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德经》的柔性领导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517821
  • 作      者:
    王丽平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丽平,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获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在《中国行政管理》《新视野》《宏观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独立及参编著作十部。参与_:并主持国家级、部级、国家“985”“211”课题十六项。北京市委党校、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超星学术视频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绩效管理、社会保障、领导科学与艺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主要讲授课程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社会保障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展开
内容介绍
  《道德经的柔性领导力》主要收录了自胜者的“四不”之德、至虚守静、享受寂寞、拿得起,放得下、不折腾、行“不言之教”、沉静型领导、柔弱胜刚强、弱者道之用、上善若水、我有三宝、谦卑处下、“善下”的要义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接着,“固”是不知变通的意思。人的习惯,不论在思想或者行为上,一旦形成之后,就不易改,僵化而不知变通。但是时代变了,趋势变了,如果一味坚持以前老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孔子“毋固”,懂得变通,鼓励大家不断学习,因为“学而不固’’见多识广之后,可以避免顽固执著,自己的心情也会比以前开朗。
  最后,“毋我”是指不自以为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跟别人来往,很容易自我膨胀,稍微有一点成绩,就认为自己超过别人。孔子不自我膨胀,因为儒家对于人我关系首重“恕”字,“如心为恕”,就是将心比心,为人设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牵涉到别人的言论,都要谨慎为之,以免自我膨胀而否定别人,形成各种不必要的困境。
  “意、必、固、我”是连续发展的步骤,一步走错,陷于主观的臆测,坚持己见,不知变通,就很可能自以为是,把想象当做一个信念来坚持,反而看不清事理的发展。一块钱的铜板虽小,若是紧靠眼睛,也会遮蔽一切阳光。所以君子修养,主要是化解我执。因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越高,越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困局。他所见的一切,都由自己的角度出发,同时可以形成合理的系统,看起来无懈可击;面对别人的质疑,也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孔子是天资极高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努力超越自我中心的困局,“意、必、固、我”这四种毛病都没有,在修养上下了很深的功夫。他被孟子推为“圣之时者”,就是不陷于自我执著,随着“时机”改变而调整观念与行为。
  有个小寓言也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沙漠吧!”当决定越过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身体已经渐渐地消失在泥沙当中了,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浩瀚的大海了。”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因为你坚持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只要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说道。小河流从来不知道会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未有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不是等于自我毁灭吗?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一个智慧长者
第二节 一本惊世之作
第三节 道可道,非常道
第四节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第五节 圣人被褐怀玉

第一章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第一节 认识自己到超越自己
第二节 知人不易,自知更难
第三节 自知与自胜
第四节 自胜者的“四不”之德

第二章 至虚守静
第一节 享受寂寞
第二节 拿得起,放得下
第三节 不折腾
第四节 行“不言之教”
第五节 沉静型领导

第三章 柔弱胜刚强
第一节 弱者道之用
第二节 上善若水
第三节 我有三宝

第四章 谦卑处下
第一节 “善下”的要义
第二节 谦卑的含义
第三节 低调做领导
第四节 仆人式领导

第五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第一节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节 欲无止境
第三节 功成不居,功遂身退
第四节 知止而后能定
第五节 知足知止,全身保性

第六章 顺其自然
第一节 道与自然
第二节 顺其自然
第三节 师法自然
第四节 顺其自然的领导要求

第七章 无为而治
第一节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二节 “无为而治”的含义
第三节 “无为而治”:管理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