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2011毕业联合作业》:
前期准备
导演李毅对于场景要求十分严格,在拍摄前带领各主创四处看景,只为了保证各个组的工作都可以顺利进行。《豆腐》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是一个城中村安静的豆腐坊,在场景选择时,导演特意询问过录音部门屋外的交通人文噪音是否影响同期录音,直到录音组肯定问题不大时导演才定下来景。事实上,当同期的素材录制回来,做了低切处理后,屋外的噪音完全控制在可以营造一个安静的城中村的质量要求上。而豆腐坊的售卖区域是个比较头疼的场景,一方面它临街,并且是一条到了上下班高峰期经过车辆比较多的街道;另一方面,它的深处连通着两个房间,混响比较大,并且在询问美术后得知这个房间主要放置金属的货架和操作台,并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吸声用的家具。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也就意味着,如果不做任何措施,在这空间拍摄正反打时极有可能出现正反打背景环境和混响差异过大的情况。于是,在征求了摄影和美术部门的意见后,我们在这个空间的房顶上吊了两层3厘米厚的海绵,并且加厚了两个空间联通处的海绵用于吸掉这个区域一部分混响。
同期录音
同期录制时我选用了PD606录音机,442调音台,S60话筒,418话筒和莱克无线话筒。个人认为S60话筒在录制对白时音色比416话筒偏暖,更加适合这部片的影像风格。在开拍第一天,我发现饰演妈妈的演员嗓音条件不是太好,气声多于实声,和妈妈这个角色不符合,因此和导演商量后决定采用后期配音,因此为这个女演员佩戴上无线话筒拾取台词,枪式话筒则偏重拾取其他演员。但在后期时发现,这个方法并不是很好,枪式话筒拾取参考声时不仅仅拾取对白,演员对白的混响比例、环境比例和动效比例等才是拾取的意义所在。
后期制作以及声音设计
众所周知,胶片摄影机在拍摄时的噪音是让同期录音十分头疼的事情,在录制联合作业《豆腐》时正值北京的初冬,豆腐坊内没有暖气,温度比较低,摄影师和其他剧组人员都穿着厚重的羽绒服或者冲锋衣,加上空间狭小,如果再给摄影机穿上“外套”恐怕会影响拍摄,这样一来,同期声中难免会有摄影机的噪声。在后期时我并没有做降噪,而是给画面一个暖风扇配上和摄影机噪声类似的声音,用于掩盖实际的噪声。而这个暖风扇的声音也恰巧是导演要求的。在全片中很多次出现了评书的声音,作为有源音效,当画面上有收音机出现时,评书的出现是合理的。在片头黑场字幕时导演要求也要有评书,第一场的声音入时,我并没有把片头的评书拉下来,而是把它做远了,逐渐从一个声音的特写变成环境的一部分,想以此告诉观众,这个评书是真是存在的,是这个大院里有人正在听评书。同时又将其做得很远,又不想让观众注意到它,到了之后爷爷听评书时才告诉观众之前一直是爷爷在听,并且他是经常地习惯性地听评书。而之后评书的出现一般都以有源音效的形式出现,甚至在陆小洪发现赵叔叔修好了爷爷的收音机时,评书从有源音效变成了连接几场戏的桥梁,评书的延续其实体现的是陆小洪对爷爷的思念和依赖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赵叔叔的身上得到延续。这个片子比较有难度的是环境的营造。现在的北京已经很难找到城中村的声音素材,比如村中往来的生意人的吆喝,隔壁邻居做饭,村民的闲聊。虽然用了一切积攒下来的素材,但是仍然感觉不够到位。环境补录时,我利用一只416话筒和~只418话筒做了一个简易的5.0拾音,在一个废品场收录了一些搬运废品的声音用作城中村大环境的素材,又到一个小区菜市场收录了人声和市场外的小区声音用作白天时段豆腐坊外的环境,到学校操场收录来一些学校的环境。这些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素材比素材库里的要符合本片得多。在塑造人物时,有意突出了陆小洪的爸爸和赵叔叔的人物特点声音。陆爸爸出现时,总伴随他的车的怠速,哪怕是餐厅那场戏,也在镜头跳到屋外拍摄时出现了环境中机动车的发动机声。而赵叔叔则是突出他的自行车脚踏板和车轮哒哒哒的声音。由于本片把妈妈的声音完全替掉,配音演员的考虑上不仅考虑音色,也考虑到和饰演妈妈的演员的形象,因此选择了一位略带南方口音的女性。在ADR的调整上把配音演员的音色尽量往原演员的音色上靠拢,当然,比原演员的要实很多,在妈妈和陆小洪说话时更多采用原演员的气声,以突出妈妈母性温柔的一面,在和赵叔叔说话时则多用配音演员的实声,以突出妈妈独立的一面。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还是可以接受的。
纵观全片,在声音处理上我着重了环境的处理和人物ADR的处理,为的是营造一个更加人文更加真实的《豆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