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甲子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0100686
  • 作      者:
    《甲子园》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甲子园》的演出为北京人艺60华诞画上了圆满句号,实现了一个甲子的完美收官。《甲子园》一书呈现给大家的不仅是精彩的演出花絮更是演出之外绝妙的延续。
  
  

展开
内容介绍
  《甲子园》对这部戏排演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这本书文章中的作者有这部剧的编剧、导演、作曲、舞美、演员、幕后人员以及剧评家们。阅读《甲子园》,让人深深体会到北京人艺“戏比天大”“一棵菜”精神在今天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在北京人艺的甲子之年,大家因为爱走进了《甲子园》,而《甲子园》又唤起了更多人的爱。
展开
精彩书摘

  神秘又真实的姚半仙
  朱旭
  一切都是从鸿门宴开始……
  2012年6月初,电视专题片《人民的艺术》在首都剧场前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各位老艺术家尽显风采,我也说了一段《哗变》的台词,和平院长觉得我底气挺足,第二天就在食堂二层设了宴。明知道是鸿门宴,我还是来了,我倒要看看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席间,了解到是何冀平的剧本,角色是一个精通《易经》的老头叫“姚半仙”,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当即答应演出。因为我很喜欢何冀平的戏,之前没有合作过,这次是我第一次演她的戏,所以曾经四次说要告别舞台的我又食言了。这是我继2003年《北街南院》,2005年《屠夫》,2008年《生·活》,2011年《家》之后,又一次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
  体验生活,再续前缘
  姚半仙与我之前演过的角色都不同,唯一类似的是1991年在电影《清凉寺的钟声》中饰演的一苇法师。但当时对佛教不大了解,心里多少有些不恭敬,直到去广济寺体验生活,与法师和居士们聊天才解除了误解。他们为人和善,与我结缘,送了我很多相关书籍,我越看越上瘾,对中国佛教肃然起敬。我了解到中国佛教与外国宗教不同,佛教中的“劝善”非常高明。他讲种下什么因必然结出什么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善因必有善报,种下恶因必有恶报,现世不报来世再报。这就不需要上帝和真主操劳了,完全由自己决定,这就是“自觉”了。过去没接触过《易经》,但很巧,在我决定饰演这个角色的第二天,就在报纸上看到介绍《易经》书籍的报道,我直奔新华书店。可是相关的书籍种类太多,左挑右选买了《易经的奥秘》和《图解易经》。随后,郑榕又送了我一本《易经译注》。看这些书真的很长学问,但是再往深了看就看不懂了,也记不住了。几经周折,我找到两位《易经》大师。通过与大师的对话,我知道《易经》是研究天地之间变化,由伏羲的八卦到文王的六十四卦,把天地间以人为代表的万物放在其中。天人合一,这不是信口胡来封建迷信。苏东坡的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在想苏东坡是不是也研究过《易
  经》呢。正是《甲子园》这部戏让我再续前缘,对《易经》有了一些了解,让我想明白许多道理,知道识时之义,知时之行,要与自然发展相协调,不能违背,大概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也是这个道理吧。
  我读姚半仙
  初读剧本我就很喜欢姚半仙这个人物,神秘又真实、寡言却幽默。说他神秘,因为张嘴闭嘴都是《易经》,戏中的第二句台词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中无所求则无挂碍,无挂碍则无恐惧”,乍一听听不懂;说他真实,因为他爱吃炸酱面,说起怎么炸酱激动得两眼放光;说他寡言,因为他很少和别人掏心窝子地说什么,大多时候沉浸在《易经》中,手拿罗盘找方位。在大家眼中姚半仙这个人物很玄乎,我倒觉得他更像普通人,因为他所表达的情感和是非观念显而易见。剧中姚半仙虽然有个浑不论的儿子,但对孙女的感情并不因此受扰。他在黄仿吾那存的零花钱都留着给孙女买书本买可乐,这种祖孙情让人心疼。在人物造型上,我参考了其中一位我拜访过的风水先生,也贴了假发,戴着小盖儿帽,还专门蓄了胡子,但是由于我更想把姚半仙表现得像个普通人,就在头几场之后省去了假发,我觉得这样更接近我心中的姚半仙。
  通过姚半仙这个人物我也思考了很多。首先,我觉得他和我现在的状态有些相似,“心中无所求则能无挂碍”。再延伸到其他人和这个社会,每个人对生活状态都有满意和不满意,生活就是这样,可有些人好像对什么都不满意。最近看新闻,国际航班上的打架事件,让我匪夷所思。还有,长假期间有些景区的垃圾大量堆积,看到这些报道我有些心痛。有位先生在媒体上用“法不责众”来谈这件事,我觉得有点文不对题,这不是法的问题,而是德的问题。我们讲法制但不能乱用,有些野蛮执法的行为就是用错了地方。我喜欢《甲子园》是因为编剧何冀平用感情触及德的问题。剧中陈爱林最后说出“把爱还给应该爱的人”时,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这句话说到当下人们的心坎里了。姚半仙这个人物在世俗的看法中很玄乎,常常和骗子连在一起,其实不然,他有他的道德标准——“逆天道,要遭天谴”。剧中也有这样的台词,我的宝贝儿子说,“大热天的,连罐饮料都没有,也不开空调。真会过
  日子,你是怕费电。你忘了,这儿不是咱家,你交着钱呢,要是我,24小时全开着,不开白不开。你都这么大岁数了,省钱干吗?带棺材里去啊。”我这个儿子他是坏人吗 ?他还升不到坏人的等级,法也不管这个。他只是在德的方面欠缺了那么一点,这是需要引导和劝说教育的。我常想,这类问题应该在小学三年级以前解决,说到这里似乎有“师之惰”的问题了,但我绝不赞成因此把小学教师揪出来批判斗争。这个历史毒瘤和现在的一些现象不能说没有关系,我常听人说,现在素质问题是个大问题,可是素质表现都是那么一小点一小点的,所以我赞成说这是个大工程,《甲子园》在这个大工程中尽了一些力。
  传承与合作
  虽然今年我已经82岁了,但在几位老同志里仍算小老弟,朱琳、蓝天野、郑榕都是老哥哥老姐姐。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大家又在一起排戏、演出,就像过节一样,非常高兴。跟天野,那真是一辈子的缘分。1949年,19岁的我第一个戏就是跟他合作,在《生产长一寸》里演师徒,那还是在华北大学文工二团的时候,直到剧院排《家》,我俩又合作了一把。与郑榕,虽然合作不多但默契颇深。两版《屠夫》都是我们俩演的,连角色都没变。2005年正赶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郑榕跟马书记提出复排《屠夫》,我由此突发奇想把首演的演员都找回来,就这样大家又凑在了一起。与朱琳的合作数不胜数,《刘介梅》《三姐妹》等等。和吕中除了2003年剧院排的《北街南院》,在影视剧上也有合作,比如电影《高楼边》、日本电视剧《大地之子》。和徐秀林这是第一次合作。王姬曾经在《红白喜事》中演我儿媳。《甲子园》里真正有对手戏的是何靖和雷佳。这是头一次跟雷佳合作,何靖是第二
  次了,上一次是2005年版的《屠夫》,也演父子,很有缘分。
  至于传承,真的不敢说,岁数大了,自顾不暇,我们已经担不起传承的担子。新来的5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希望他们在语言、台词上多注意,多听听骆玉笙的京韵大鼓,对台词发声有好处。
  《甲子园》是一部有着北京人艺风格的好戏,并不是因为有了我们的加入,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部高质量的作品,这次演出经历让我收获颇多,我很满足。
  ……

展开
目录
张和平 序
甲子园 岁月的过往 生命的刻痕
何冀平 我写《甲子园》
任鸣 《甲子园》导演阐述
唐烨 欲渡黄河冰塞川,亹亹不倦甲子园
王立平 感恩人艺情,还愿《甲子园》
孟彬 无声的伴奏
崔博思 光的无限力量
甲子园 人有缘 相邀百年
朱琳 能在舞台上转一转,我很满足
蓝天野 曾经沧海难为水
郑榕 向《甲子园》敬礼
朱旭 神秘又真实的姚半仙
吕中 《甲子园》,呼唤人性爱的回归
徐秀林 《甲子园》,给我温暖给我爱
王姬 《甲子园》,让我重回娘家
濮存昕 将新生命赋予老角色
龚丽君 走进《甲子园》
张志忠 亲历《甲子园》
蓝盈莹 万物更新启动
甲子园 孕育未来 梦想与新生
陈建功 “人艺”一甲子 惊艳《甲子园》
张永和 倏忽人艺逢甲子 幸睹五世《甲子园》
何西来 沧桑甲子园
夏波 从《甲子园》的“现实精神”谈起
黄维钧 天地相接 扶摇而上
邹红 老树新花,枝繁叶茂
彭俐 何人不起故园情?
徐健 真正的艺术来不得半点投机-访北京人艺导演任鸣
刘平 “甲子园”里品人生
杨道全 人性关爱主题与甲子文化景观的双重成功
田兵 七观《甲子园》
甲子园 把爱还给应该爱的人
甲子园保障小组 我奉献 我享受 我快乐
吴畏 “甲子园”中的背影
《甲子园》大事记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