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舞台上的新中国:中国当代剧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4039259
  • 作      者:
    高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高音,女,本科、硕士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戏剧现实--理论与实践。2007年入选北京市文艺百人工程。近年来的专著有《北京新时期戏剧史》。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北京好人>对布莱希特的当代阐释》获第26届田汉戏剧奖论文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舞台上的新中国:中国当代剧场研究》旨在把对演出史的研究置于社会历史的现实中。依据产生戏剧的历史条件来分析戏剧,勾画出植根于历史和现实的中国话剧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的线路。
  舞台上的新中国是一个反映社会主义思想、生活和社会主义道路和蓝图*无前例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艺术现场,也是一次对历史进程的生动注脚。
  伊格尔顿说,一切文学批评都是政治批评,作者想接着他的话往下说,政治是身在其中的社会主义戏剧的*大现实。
展开
精彩书摘

“双百”方针提出后,也出台了一些为繁荣创作提供的制度的保障,北京的戏剧演出日趋活跃。“剧本创作是戏剧运动的中心环节,它的繁荣程度是戏剧运动发展程度的最准确的标志。”。《剧本》月刊1957年一年发表的全部多幕话剧都被搬上舞台。在1957年的北京舞台,轮番上演着《上海屋檐下》《北京人》《沙恭达罗》《玩偶之家》等“五四”以来的优秀剧目和国外的经典剧目。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例,全年演出14个剧目,演出场次最多的依次为《骆驼祥子》(72场)《虎符》(66场)《带枪的人》(65场)《日出》(52场)《风雪夜归人》(50场)《北京人》(41场)《布谷鸟又叫了》(39场)《名优之死》和《潘金莲》(37场)……
1957年小说《骆驼祥子》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舞台。亲近底层的老舍作品第一次迎来了真正的最广大的底层观众。《人民日报》报道了北京西四三轮工会包场的实况,记录了剧场门前出现的这个亘古没有的奇特景象:
三轮车特别多。其中有不少是平板三轮车,也有不少客运三轮车,车上坐的是穿新衣的观众。到剧场门口,观众进去了,蹬车的也进去了。剧场内的情况也和往常不一样,观众反应特别热烈,不时发出赞许的声音:“够样!”“是那么回事!”舞台上一个小动作或是一句台词,都引起了与平常大不相同的反应。戏散了,许多观众没离开剧场,却到休息室去了,演员们也去了,座位不够,大家四处找椅子、凳子及一切可以用来当座位的东西,休息室顿时挤得满满的。一个观众站起来说:“今天来看戏的,都是祥子。”话声未落,笑声四起,因为今天是西四区三轮工会包场。……
1957年1月26日的《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上海屋檐下》的导演金山致青年观众的短笺,从中可以看到剧作家、导演和观众之间无形中存在的两个时代的对话。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舞台上的新中国
第一节 伟大的开始
第二节 新主题、新人物、新观众、新生活
第三节 工厂戏剧与过渡时期的舞台现实
第四节 舞台上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第二章 《明朗的天》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第一节 新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
第二节 曹禺的知识分子理想、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明朗的天》的前世今生
第四节 我们的生活马上就是我们的戏剧——舞台上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

第三章 观念与表现——百花时代的戏剧生活
第一节 话剧的节日——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
第二节 百花运动中的戏剧呈现
第三节 “双百”方针与艺术民主

第四章 乐观主义的戏剧乌托邦——从两报一刊看北京舞台的跃进年代
第一节 常规与例外——苦干一年作品上万
第二节 “两结合”原则与《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第三节 群众戏剧创作运动与时事剧的集体创作
第四节 城市人民公社——首都剧场的新景象
第五节 彻底工农化——根本实现工农兵方向

第五章 毛泽东时代的现实和任务——60年代的戏剧春秋
第一节 戏剧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二节 舞台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节 现代戏——斗私批修的一枚利器
第四节 舞台上的红色接班人
第五节 教育——社会主义戏剧的共同课题
第六节 两个世界两种戏剧

第六章 “真理标准”、《伽利略传》与布莱希特
第一节 舞台上的拨乱反正与真理标准的讨论
第二节 新时代不加粉饰的图像
第三节 方法与态度——被中国演出的布莱希特
附录: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