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国文人的京剧记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4039716
  • 作      者:
    曹其敏,李鸣春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旨在将中国戏曲丰厚的资源加以全面地开发、整合、包装、营销,使其规模化、系统化、产业化。在融文献性、学术性、典藏性于一体的宏观编辑理念的观照下,力争使这《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民国文人的京剧记忆》既能成为展现中国戏曲艺术魅力的窗口,彰显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的平台,又能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牌。
展开
精彩书摘
  李洪春门弟子众多,最著名的有十三太保,各个都是咋咋呼呼、七个不依、八个不饶的角色,剧评人景孤血、吴逸民看李洪爷词气亢厉,剑戟森森,弄得段鸿轩嗫嚅趦趄没法下台,照这样一直论战下去终非了局,可是景、吴二位跟梨园行渊源较多,又不愿意开罪李洪春。有一天大家在来今雨轩晚餐谈起此事,赵子英挺身而出,愿意把李、段二位所结的条子加以化解,不知是什么缘故,往返关说,不但没调停好,赵、李两人反而说僵,甚至于有人从中煽风架势,李、赵二人,一伶一票,也变成剑拔弩张情势,后来还是经警界的两位甘草人物延少白、吉世安出面调停,才把这桩老爷公案息争摆平。
  皮黄班起先原本不禁演关戏的,据老伶工王福寿(外号红眼王四,对戏里规矩知道得最多,连谭鑫培、萧长华等人一进后台,看见红眼王四都赶快避开,免得他出语讥讽,当面受窘)说:“在乾嘉年间,有位擅长红生戏的米喜子,在一次春节御史国拜,演堂会戏,特约米演《战长沙》去关公,他上装时只勾勾眉子,画画鼻窝,既不揉红也不抹朱砂,临出场前呷下两口白干酒,出场用袍袖遮脸,走到台口把水袖往下一抖,台下观众满堂起立,大家都说,活似关公显圣,骤然一惊,所以悚然离座。”此后虽然宫廷跟昆弋照常上演关公戏,可是皮黄班的关公戏从此就禁止上演了。
  到了同治末年,程长庚担任三庆班掌班老板时,为了跟四喜班打对台,曾经重排全本((三国志》,叶福海(喜连成老板叶春善之兄)在广德楼演《刀会训字》,因为前台管事得罪该管厅上的老爷们,说他们故违禁例,非要把班主程长庚带走法办不可,后来经前后台大众苦苦哀求,最后还是把管事的徐二格带去责罚一番才算了事,从此皮黄班又有若干年不敢演关公戏,直到现在各戏班演《白门楼》只上张飞不上关公,就是当年留下来的老例。一出《临江会》有二三十年不上关公,拿张飞来代替,萧和庄说:“程大老板唱《临江会》就饰张飞,后来才归穆凤山饰演,到了光绪中叶,禁令日久,渐渐松弛,皮黄班才有人敢演关公戏,可是《走麦城》仍在禁演之例,官厅固然禁演,而梨园行人也认为渎犯武圣没人愿意饰演。”
  ……
展开
目录
壹 槛外人 忆
“伶界大王”谭鑫培
京剧大宗师杨小楼的风范
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以外谈梅兰芳
沉痛中的怀念——再谈梅先生
聪明而浑身是戏的周信芳
谈周信芳的《四进士》
不难相与的盖叫天
戏剧革命世家——夏氏兄弟
出色当行的后台经理——谢月奎

贰 包天笑 忆
春柳社及其他
缀玉轩杂缀
姚玉芙一故事

叁 唐鲁孙 忆
燕京梨园杂谈
梨园识小续录
燕京梨园知味录
中国旧式戏园子里的副业
故都茶楼清音桌儿的沧桑史
民初在故都城南游乐
戏里的护背旗
跷乘
从龚云甫想起几位老
言菊朋的凄凉下场
记名琴师徐兰沅
从北平几把好胡琴谈到王少卿
《巴骆和》忆往
看电视《雁门关》忆往
从忠义剧展谈关公戏
故都梨园三大名妈
赛金花给戏院剪裁

肆 邹苇澄 忆
“四大徽班”与京戏
四海一人谭鑫培
戏品

伍 高拜石忆
京剧群英录——燕云菊影记同、光
京剧大王——梅郎世家
唱戏丢了乌纱帽——伶隐汪笑侬佚事
文人追星族——罗瘿公凄凉终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