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二人转的行业习俗
行业习俗是戏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是一种职业的集团,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而自然形成的。宋代就已经有了这种“行”的概念,如耐得翁《都城纪胜》一书中“诸行”一条记载:“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行业的习俗是行业产生以后渐渐发展出来的产物,也有书籍把它称为行帮习俗,如乌丙安的《民俗学原理》把行帮的习俗归人“社会群落的民俗系统中”。行业习俗是属于一个行业内部的所有民俗事象。如果把戏曲艺人的从业作为一种社会行业存在的角度来看,那戏曲的行业习俗就是艺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渐约定而俗成的一系列民俗事象。鉴于二人转的剧种个性,这里把它的行业习俗分为行业崇拜、行业语言和行业传承三个部分。第一节二人转的行业神灵崇拜
一、二人转行业崇拜研究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行业崇拜是从事相同职业的一个共同的行业群体人员内部的一种神灵信仰,它是行业习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行业神的确立与祭祀是行业崇拜的主要表现方式。行业神是指各个行业所信奉的行业祖先神或行业保护神。中国的传统社会素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的俗语,讲的就是传统社会之中各种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祖先这一现象。行业神与社会上其他被供奉的神灵有着显著的不同,它的特殊性在于这个神是特定的行业崇拜的神,不是行业以外的人崇拜的神。这种神仙崇拜亦不同于宗教意义上的崇拜,它的产生大都是以该行业的创始人,即行业祖先的身份和面目而出现的,如造纸行业的神是造纸术的创始人蔡伦;造酒行业的酒神是传说中酒的发明者杜康;木匠行的祖师是传说中锯的发明者鲁班;在小说话本中抽过龙筋的顽童哪吒就成了丝带业的祖先,等等。在中国戏曲伶界内部,这种行业崇拜表现为戏神崇拜。明朝万历年间,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写过一篇《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这篇文章就是为江西省宜黄县的海盐腔艺人所供奉的戏神清源师所写,这也是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最早的关于戏神的文献记载。文中提及“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灌口县二郎神)也。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流此教于人间。讫无祠者。子弟开呵(宋杂剧和金院本在演出之前的一种介绍剧情的程式)时一醪(浊酒祭祀的意思)之,唱哕哩嚏(小调名)而已。予每为恨。诸生诵法子L子,所在有祠;佛老氏弟子,各有其祠。清源师号为得道,弟子盈天下,不减二氏,而无祠者,岂非非乐之徒,以其道为戏相诟病耶”o。这段文字是在记述宜黄县修建清源师庙的原因,同时也破天荒地把“清源师”这位伶界的戏神与儒教的先师孔子、佛教的佛祖和道教的神祇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明清两代戏曲艺人业内确立的戏神有二郎神,昆曲戏班供奉的唐明皇李隆基、后唐庄宗李存勖、天神翼宿星君,福建闽剧供奉的乐工雷海青、田公元帅,湖南祁剧供奉的焦德,民间目连戏演出供奉的“老郎星君”、“金花大姐”、“梅花二娘”等。戏曲行业内部的戏神供奉并无统一标准,诸神的来历和谱系十分混乱,这种混乱的产生固然是戏曲行业的组织分布与演出活动较为分散有关,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由于各地各种民间戏曲在起源与流变等方面都有其复杂性与独特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