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意象思维由诸多因素构成,在诸多因素中首要的是气。画有六法,第一是气韵生动。气是什么?在传统意象文化中,气不是空气,气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本体,它往往被称之为元气。它能被感觉,却不容易被认识并表述。气是内在生命力,或叫作生动感。不只是人和动物,自然万物都存在着这样的生命力和生动感。气是活动的,动则成势(气的趋向),因此写意象首先是写气、写气势。
[气]传统文化是气文化。古人以为,开天辟地,先有混沌之气,清气(阳)无色无形上升为天,浊气(阴)有色有形下降为地,而后天地运行不止,也即阴阳之气运行不止。气之运行,在天无形有象,在地依形为象。天象称天文,地象称地理,文理乃气运行之迹。天地气之运行主要体现为太阳、太阴即日月的运行及周期。日月运行周期有一年、一季、一月、一日、一时,又分为二十四节,七十二候。观天地气之运行,知天地之气象。知天地之气象,即知天地之意。古人讲天人合一,知天地之意也即知人自己如何生活。
天人合一,有最生动之比喻,所谓宇宙大人身,人身小宇宙。古人以为人也是气化的,支撑人生命之本的是气,元气(正气、元神)。气也分为阴、阳,在人体内又被具体为脏气。人之元气在体内应合天地四时、节候之气,子午流注,沿人身十二正经,并奇经八脉运行(见《养眼篇·经络脉象注释》)。人体元气运行呈现之象称为气色、气质。传统医学讲望、闻、问、切,望即在于看人元气的运行状态。对古人而言,气是生命之本。在古人看来天有天气,地有地气,天地有氤氲之气;人有人气,物有物气,所以画才有气韵生动说。
无论天地人,气之变幻规律是相生相克,此消彼长,至极必返的。古人有辨证的识气、识象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即是辨气的智慧之书,八八六十四卦,化出无限卦,演天地人之无限气象。
艺木自然也在这气文化之内。曹丕说过文以气为主,文章有文气。可用文气说画气,画之气讲气韵生动,气在笔墨之间。气形成气势,势在笔墨提按转折,所谓笔笔生发,起承转合即说此理。古人说写生,即是指写生气;写神,是指写神气;写真,是写真真切切之气。李成、范宽虽为师生,然而其画笔墨气象却极为不同,可见完全不同的气度。仔细看董源、巨然师生之画,也可得出同样结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