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西部民歌艺术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368947
  • 作      者:
    张智斌,张坚著
  • 出 版 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章 陕北民歌源流考
第一节 陕北民歌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陕北民歌与《诗经》艺术手法
第三节 陕北民歌的审美特点
第四节 陕北民歌歌词的语言艺术

第二章 陕北民歌人文探究
第一节 陕北民歌与陕南民歌之比较
第二节 陕北民歌与晋北民歌之比较
第三节 陕北秧歌的文化功能
第四节 榆林小曲探微

第三章 陕北民歌发展论
第一节 与时俱进的陕北革命历史民歌
第二节 思想解放运动与陕北民歌的发展
第三节 陕北民歌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陕北民歌与中国电影的互动传播
第五节 培养陕北民歌传承人的构想

第四章 陕北民歌演唱艺术
第一节 陕北民歌演唱对民族声乐的借鉴
第二节 “原生态”与民族声乐教学
第三节 陕北民歌演唱技巧
第四节 陕北民歌的情感表达

第五章 秦腔、花鼓、皮影解读
第一节 秦腔起源与流派
第二节 秦地民歌的特征
第三节 秦腔与秦地民歌
第四节 商洛花鼓考
第五节 华县皮影戏探

第六章 青海回族“花儿”论
第一节 青海回族“花儿”的历史渊源与传播
第二节 青海回族“花儿”的艺术特征
第三节 青海回族“花儿”的演唱风格
第四节 青海回族“花儿”的现存问题及趋势展望

第七章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探析
第一节 新疆维吾尔族概述与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概况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历史渊源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种类、内容及特点
第四节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音乐形态与演唱技巧
第五节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歌词格律与修辞
第六节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功用性与新发展

第八章 蒙古族长调与内蒙古爬山调之比较
第一节 蒙古族长调概述
第二节 蒙古族长调牧歌与内蒙古爬山调之比较

第九章 彝族民歌探究
第一节 彝族民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 彝族民歌的种类与区域分布
第三节 彝族红河州的“海菜腔”与巍山“打歌”
第四节 彝族民歌的特点与风格
第五节 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
第六节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第七节 彝族民歌的继承与发展

第十章 西藏民歌研究
第一节 西藏民歌的分布与特点
第二节 历史上的西藏民歌
第三节 西藏民歌的文化艺术特色
第四节 西藏民歌的演唱特色和伴奏乐器
第五节 西藏民歌的新发展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研究民歌对研究一个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民歌研究不仅是音乐学的内容,更可以广泛地被文史类其他学科所应用,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西部民歌艺术研究》在追溯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渊源的基础上,从民俗学、地理学、社会学、音乐学等角度对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形成西部民歌风格特点的深层原因,梳理和归纳西部民歌的地域性特征。以陕北民歌研究为突破口,在分析、总结陕南民歌、关中民歌、秦腔艺术的基础上,从人文史学角度对青海“花儿”、新疆民歌、内蒙古长调、彝族民歌、西藏民歌等其他地域的民歌艺术进行研究,探寻彼此间的个性差异和共性联系,总结其规律,并结合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特点,探求新型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模式。作者立足于音乐文献,结合实地考察,综合运用民族音乐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对西部各地民歌有深层认识及独到见解。不妥之处望读者指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