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德彪西《佩利亚斯和梅利桑德》与贝尔格《沃采克》和声比较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927397
  • 作      者:
    姜之国著
  • 出 版 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探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音乐中和声思维发展的轨迹是我们理解20世纪以来和声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承袭“色彩性弱功能”的印象主义和声与承袭“力度性强功能”的表现主义和声所走过的不同道路是这一时期和声发展的两条最重要的轨迹,同时这两条轨迹亦是古典大小调体系和声发展到一定程度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从量变逐步积累到质变突破自身局限性。
  《音乐博识学位论文系列:德彪西(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与贝尔格(沃采克)和声比较研究》试图通过对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的代表性歌剧——德彪西的《佩里亚斯与梅利桑德》与贝尔格的《沃采克》的和声研究来管窥古典大小调体系和声瓦解后和声发展的两条不同轨迹,并通过比较研究进一步探寻这两种轨迹的历史继承性以及创新思维特征与技法特征。
  本文以尤.霍洛波夫有关20世纪和声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为基础,对这两部歌剧的和声作分析研究及比较,同时对于《沃采克》的分析论述中结合采用了阿伦.福特的音级集合理论。在对和声材料作分析吋,又借助于刘康华在霍洛波夫理论基础上对“20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的提法和分类法。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历史继承性的比较
  虽然20世纪音乐比任何时期都更加个性化、多元化,但在和声结构深层的逻辑思维方面,20世纪和声与传统和声却有着一脉相承性,即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血源关系(尽管在风格上与具体的音响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历史继承性首先体现在音乐作品的音高关系体系中具有结构意义的基础性音高材料——“基本结构成分”上。
  在尤.霍洛波夫分析体系的理论基础上,刘康华教授将20世纪音乐作品的音高关系体系中具有结构意义的“基本结构成分”,进一步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l、和音——特定结构的音的纵向集合体;2、音组——三个音以上的音程集合体;3、音列——特定结构模式的音的横向集合体;4、音响——包括音高在内的多种音乐参数(音高、音色、发声法、力度、节奏、时值等等)综合而成的音响集合体。”
  《佩》剧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就是上述四种类型中的“音列”,而《沃》剧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则是“和音”(不协和的和音)。
  首先,“从广义上讲,古典调性体系本身就是一种中心和音技术。它是以协和三和弦为中心的相互关系体系。由于协和三和弦只有两个(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因而产生了体系的基本’名称——大、小调体系。””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古典调性体系又是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基础之上,即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因此也可以说,古典调性与一定的调式音列有关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
二、国际、国内对这两部歌剧研究的已有成
果以及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三本文对于这两部歌剧作和声分析及比较
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两部歌剧的创作及戏剧与音乐结构简述
第一节  两部歌剧的创作简述
第二节  两部歌剧的戏剧与音乐结构简述
一、(佩)剧的戏剧与音乐结构简述
二、《沃》剧的戏剧与音乐结构简述
三、两部歌剧的结构与剧情对照表
第二章  两部歌剧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之妍究及比较
第一节  以音列(调式音列)为基础的(佩)剧和声基
本结构成分
一、《佩》剧音列的多元化形态——多元化调

二、调式和弦的色彩性处理
第二节  以和音(不协和和音)为基础的《沃》剧和声
基本结构成分
一、全剧中心和音的设计及其在剧中重要结
构部位的呈示
二、受中心和音控制的多元化结构和弦
三、由中心和音衍生的音组与音列
第三节  两部歌剧和声基本结构成分之比较
一、历史继承性的比较
二、创新思维特征与技法特征的比较
第三章  两部歌剧“和声材料相互关系”之研究及比较
第一节  以“音列”为中心而衍生的《佩》剧中的和
声材料相互关系
一、调式音列控制逻辑
三、功能关系控制逻辑
四、对位化思维控制逻辑
第二节  以“和音”为中心而衍生的《沃》剧中的和
声材料相互关系
一、和弦或和音控制逻辑
二、对位化思维控制逻辑
三、调式思维控制逻辑
……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附录二:《沃》剧的人物与剧情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附录三: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