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927359
  • 作      者:
    赵光著
  • 出 版 社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赵光,作曲家、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962年生于中国鞍山,198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攻读作曲及作曲理论,先后从师赵晓生、朱践耳、陈铭志、林华、严庆祥等教授。198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复调、赋格及作曲课程的教学工作。2000年考入并攻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学位,师从赵晓生导师。
  代表作品: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歌《致世博》,《升上海世博会旗主题音乐》,管弦乐《墨意》,交响组曲《上海印象》,交响组曲《大江东流》(与周湘林合作),室内乐《弦乐协奏曲》,《冥想》(为女高音、小提琴、大提琴和击鼓手而作),弦乐四重奏《斯布阿娜瓦》,舞剧《中华鼓舞》,青乐剧《六租惠能》,大型情景景观剧《印象刘三姐》(部分音乐创作),《太湖明珠》——2002年无锡国际电影节歌,《美丽就在你身旁》上海国际服装节歌,流行歌曲《我是天真》,《焰火》等。
  1995年担任沪港粤歌手总决赛评委。2001年担任全球华人歌手总决赛评委。2003年10月和2005年12月受聘担任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金唱片奖评审委员会委员。2004年和2006年应中国中央电视台之邀担任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2007年受聘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评委。
  获奖与演出:交响组曲《大江东流》(与周湘林合作)荣获《第十三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大型作品)文华音乐创作三等奖。歌曲<东方唱想》荣获1991年上海亚洲音乐节作品比赛银奖,歌曲“冥想》和《我是天真》同时荣获1999年上海亚洲音乐节“世纪风”中国原创歌曲大赛金奖。
  《弦乐协奏曲》首演于1988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交响组曲“上海印象》首演于200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舞剧《中华鼓舞》首演于2007年上海国际音乐节开幕式。管弦乐《墨意》首演于2009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弦乐四重奏《斯布阿娜瓦》首演于2002年10月18日日本国际现代音乐节、次年6月在韩国东亚现代音乐节再演,此后又分别在欧美多个国家多次演出。
  《致世博》——中国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歌于2010年4月30日在该博览会开幕式上首演,并于当年7月13日由指挥家余隆率领上海交响乐团赴纽约,由黄英、廖昌永演唱,再次献演于纽约中央公园,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纽约时报著名资深乐评人安东尼·托马希尼(Anthony Tommasini)于2010年7月14日在该报撰文评论道:由赵光创作的《致世博》主题歌具有新浪漫主义风格,深受观众喜爱,甚至可将作曲家比作中国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
展开
内容介绍
  《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以数理逻辑剖析研究朱践耳作品中的技法特征,展露朱先生在作曲新技法探索中的发展轨迹,以作曲家对数字“三”的偏爱及具体运用于创作中这一“局部”现象作为切人点,进而从中寻觅出属于践耳自己的某些创作行为习惯、思维特征,最终揭示出他个人创作风格中的某些独特之处。探索出朱先生在适合中国文化传统并结合时代作曲新法结合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展开
目录
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
绪论
一、朱践耳创作技法中的数字“三”之文化背景
二、目前有关朱践耳作品研究的成就
三、就目前研究成果中的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第一章 朱践耳创作技法中的数理逻辑的文化基础——数字“三”的文化内涵、数字与音乐的关系
一、数字“三”的文化内涵
二、数字与音乐的关系

第二章 “三音动机”在朱践耳作品中的结构性意义
一、作为情感的表达及某种场景的表现
二、三音动机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章 “核心三音列”在朱践耳作品中的结构性意义

第四章 朱践耳音列逻辑中数字“三”的综合运用——“三音动机”及“核心三音列”间的相同、相异;及其派生关系
一、传统技法创作时期的“三音动机”
二、交响曲系列创作与其他作品之间,“三音动机”的异同比较
三、“核心三音列”的语调化特征及其变异、派生和交汇

第五章 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作品中的象征性意义
一、东方文化影响下的“象征性”意义
二、语调化“核心三音列”的象征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博士论文、专著类
二、论文类
三、评论报道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