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三和弦与减三和弦的紧张度及其释放
在和声理论中,“紧张度”(tention)一词源自于对不协和和弦的属性描述,“不协和”(disonance)一词主要是指和弦在静态、孤立的条件下所呈现的音响特征。紧张度一般用来描述和弦连接的过程中、动态条件下所呈现的音响特征,它需要“释放”(relief)到一个和协的、稳定的(stable)的和弦——如用在“音调的紧张度的释放”①这样的表达中。由此而得知,紧张度是对不协和和弦的动态描述,与不稳定(unstable、active)同义,要求“解决、释放”(resolve、relief)。调性音乐的语境中,所有不协和和弦都具有紧张度,要求释放与解决,通常是进行到一个协和的大三或小三和弦。
传统和声理论描述增三和弦、减三和弦不协和的原因是由于其包含有不协和音程,这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成立的,然而却无法解释一些特殊的现象。如在十二平均律中,增三和弦在一个指定的调式中是不协和的(如大调),因为其中包含有增五度,但是如果将增五度替换为等音程小六度时,这个解释似乎就无法应对。实际上,这是由于增五度与小六度的等音程转换只能发生在十二平均律中,而平均律的增五度比纯律小六度要大27.5个音分,即两个音程实际上是不相等的。但是,即使是明确了这个区别,我们还是无法明白,无论在纯律还是平均律中,增三和弦与减三和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其根音、五音围绕着三音构成了等距离音程,在增三和弦中这个距离是大三和弦、在减三和弦中这个距离是小三度。那么,为什么如此对称、平衡的频率组合却被听觉感知为不度,紧张呢?这个问题仍然由复合音的自然谐音列来解释,我们看到谐音列的结构是如此排列的:基音一第2谐音为八度、第2~3谐音为五度、第3~4谐音为四度等等,即各谐音之间的音程距离呈递减关系,也就是说,听觉将这种泛音距离呈递减关系的复合音感知为和谐,而不是泛音的等距与平衡分布。同样的例证来自于视觉,我们在夜晚看到道路两旁物理间距相等的一串路灯,在主观的视觉感知中却是间距由疏至密的排列;而同样是相邻频率之问差值相等的谐音列,在主观听觉上却是音高间距由宽至窄的排列,也就是说,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其主观感知到的结构渐变,实际上暗示着感知对象的有序与统一:体现在视觉上,逐渐接近或分离的两条线段、逐渐加密或扩张的一系列位点,让我们感知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具有一个规则而统一的结构;体现在听觉上,逐渐变窄的音程距离让我们感知到了一系列音高的统一,这些音高如果是纯音,它们统一于基音;如果是复合音,它们就统一于根音。即,音程距离的递减或递增,让我们的听觉感知产生出“和谐”与“协和”的结果。再举一个最典型的反证实例:我们知道白噪声的各泛音频率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而听觉却根本无法感知其音高,更谈不上和谐与协和的感知;粉红噪声亦是如此,其各泛音频率在对数坐标内呈均匀分布,同样无法感知其音高与和谐度。由此而观察原位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可知其根音上建立的两个相邻音程的结构就是呈递减(如大三和弦为大三度+小三度)或递增(如小三和弦为小三度+大三度)的排列,而大小三和弦的转位也是这样,即第一转位呈递增排列(小/大三度+纯四度)、第二转位呈递减(纯四度+大/小三度)排列,这恰恰是感知为和谐与协和的关键。
和弦中的音程如果呈等距排列(intervallic equidistance)就会产生紧张感的现象已经被认识(Leonard Meyer,1956)。如扎里诺早在16世纪时就指出:“和声的良好效果不在于统一感,而在于差异感,要从变化中,即不同音程的结合求统一。①Meyer认为,“两个毗邻的等距音程在感知上产生一种音调‘模糊’或‘紧张’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