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花儿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7377
  • 作      者:
    刘明,刘同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明,回族、籍贯北京、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宁夏区委会七届委员、文化出版专委会副主任,民进宁夏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宁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宁夏大学阿拉伯音乐研究所所长、宁夏大学文化建设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曾先后赴美国、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日本交流访问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现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理事;中国管乐学会理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编委;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青联委员、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宁夏第六届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音乐家协会理事、管乐学会副会长;宁夏高教学会理事。
  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支持出版学术著作《世界伊斯兰体系下的中国回族音乐》、独著《小号演奏艺术曲集》、执笔广东省中小学实验教材——九年义务教育《音乐》1-12册教科书、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宁夏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现主要从事音乐表演及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花儿”,是主要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是黄土地上的山歌民曲。自从“花儿”诞生以来,它就真实记录着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命运,演唱着来自辽阔土地上的情感。《宁夏大学优秀学术著作丛书:中国花儿教程》立足于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力图从西北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处挖掘整理文化瑰宝,从花儿的定义、类别、民族地域属性、传播流布状况、民俗价值、历史、人文、艺术价值、保护与传承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将已试教两年多的《花儿十讲》重新修订整理,编成了一部具学术性、知识性、欣赏性、实用性并重的花儿教程。
展开
精彩书摘
  二中国民歌的概念
  民歌是音乐和文学结合的产物,曲谱(音乐)与歌词(诗词)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任务。中国古代有“以言为本,以声为用”的说法。“言”及“诗”和“歌”严格地说是两种不同体裁、艺术形式的概念,但经常会被混在一起,出现概念、定义或结构形态方面的含混不清或误解。把《诗经》单纯称为“古诗选集”或“诗三百首”是不完整的,中国历代的诗词、歌、谣(包括乐府、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大都是协乐文学,是诗和歌相结合的“诗歌”或“诗乐”,是用依谱“度曲”、“填词”、“作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如《清平乐·六盘山》,是按照古词曲牌《清平乐》的格式创作的歌颂红军长征胜利的诗歌,《阳光三叠》本是用《阳关曲》的曲牌,填词的带有序、尾的三段体的大曲(详见《琴曲集成》),并非是七言四句的“豆腐干体”的七言古诗。只从文学角度着眼,用废谱留词的方法记录民歌或依谱填词的艺术歌曲传统习惯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这与唐代因科举制度的需要,制定出讲究平仄、对仗、句式、格律的严谨的纯文学律诗,作为标准化、正规化的诗体供学子学诗、应考而用,从此把上述民歌体、楚辞(离骚体)、古体、乐府体、宋词、元曲的长短句体等都称为“诗余”,与作为供文人学士和社会各阶层怡情娱乐的时调俗曲有一定关系,再加上我国古代记谱法不规范、不普及等,都可能是造成“重词轻声”、“废谱留词”弊病的历史原因。
  三中国民歌的形成与创作演绎方式
  民歌是一切音乐体裁形式最早的源头和形成发展的基础。中国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建立官方大乐署开始,就把“采风”、“采诗”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历代的文官武将大都将民歌规范加工,在迎宾、饮宴、娱乐等场合使用。最早的民歌是原始人在劳动生活中发出的感叹和呼喊,把各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自然声音,组合成既规模化又有随意性的腔调,就形成了“腔民歌”,花儿和各民族地区传唱的山歌和劳动号子,大都保留着这种在山野田间即兴填词应答对唱的特征。
  ……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序章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民歌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与哲学思想
第四节 中国民歌的独特形态特征

第一章 花儿的名称、属性及其传播流布情况
第一节 花儿的名称与民族地域属性
第二节 花儿的源流与花儿采录整理的历史状况
第三节 花儿的分类

第二章 广泛传唱的河湟花儿及其音乐、文学、民俗特点
第一节 河湟地区的人文环境与河湟花儿的形成发展
第二节 河湟花儿的调式与旋法特点
第三节 河湟花儿的曲式特点及其发展变化

第三章 老的生殖崇拜与花儿会
第一节 花儿会考源
第二节 具有独特色彩韵味的羌藏花儿与青海花儿会

第四章 花儿族中的一支靓丽奇葩——陇山(六盘山)山花儿
第一节 陇山(六盘山)山花儿的历史源流及传承发展概况
第二节 陇山(六盘山)山花儿的音乐文学特征

第五章 花儿歌种的保护开发与演绎发展
第一节 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第二节 民歌花儿的开发利用和创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