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贝多芬在中国:西方古典音乐接受问题个案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0964975
  • 作      者:
    张乐心著
  • 出 版 社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乐心,1975年生,音乐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项目主管。自幼喜爱音乐,199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2002年获该院西方音乐史专业硕士学位,导师钟子林教授;毕业留校后,在于润洋教授的指导下继续攻读西方音乐史专业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获2010年度“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研究领域主要为西方古典音乐、中外音乐交流和流行音乐等,先后发表《比包普——美国现代爵士乐的开端》、《关于中国贝多芬接受历史的几个问题》、《有关音乐接受差异性及成因的探讨——以傅雷对贝多芬的接受为例》、《“诗意地栖居”——论作曲家高为杰的艺术理念》、《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典范——论于润洋对马克思辩证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建国后至文革期间贝多芬在中国的被接受状况研究》等论文多篇,编著《西方通俗音乐指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还撰写过多篇音乐普及类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贝多芬在中国:西方古典音乐接受问题个案研究》以哲学释义学、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音乐接受”这一独特的视角,对贝多芬在中国的被接受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分析。
  “绪论”简要论述作者对音乐接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正文分别阐述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六个不同历史时期中,中国人对贝多芬的接受概貌、中国人“期待视域”的基本特征,并分析接受概貌形成的深层原因;“结论”从更广阔的视角,对中国贝多芬接受历史给予整体性的总结。
  《贝多芬在中国:西方古典音乐接受问题个案研究》可作为音乐专业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的教师、研究人员及学生从事相关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参考资料,也适合对贝多芬音乐、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和音乐史有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二、中国人引入贝多芬的主要动因分析
  如笔者在“绪论”中所述,作为接受行为内在动力的“需要”是有着多个层次、多种角度的。因此,要判断贝多芬被引人中国的主要动因,就要寻找出20世纪初中国人多重需要中最为根本、最为急迫的需要。
  现代美学思想认为,美是音乐的本质属性,在音乐审美与实用这两大需要中,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是音乐核心的、本质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满足人的实用需要只是音乐附属的,非本质的、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在对艺术作品的接受中,接受主体应以审美需要为主要动因,实用需要为次要动因,但情况在贝多芬传人中国之初时却并非如此。如笔者在本章第二节的“音乐维度”中所述,在中国,自古以来“重实用”、“轻审美”、希望通过音乐达到某种功利性目的的观念都占据着统治地位,20世纪初,虽然对音乐的实用需要的具体内容有所变化,但“实用”高于“审美”的状况并未有所改变,社会作用仍然是判断音乐作品价值的最重要标准。而在社会一人文维度,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外患内讧,祸在旦夕”危急现实的激烈碰撞,又使“保种救国”成为当时社会压倒一切的核心需要,各类社会行为都必须为满足这个需要而运转,音乐生活自然也不例外,文化救国、音乐救国之说在此时均十分盛行。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李叔同、鲁迅在此时将贝多芬引入中国,其首要的、根本的动机并非出于审美的需要,而是希望贝多芬及其音乐能够满足“唤醒国民”的音乐实用需要和“保种救国”的社会核心需要。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有关音乐接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
1.近代哲学一美学思想对艺术作品与接受者关系的认识
2.“接受”对于音乐作品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3.对音乐接受若干核心概念的界定及作曲家个案研究框架的构想
4.音乐接受中的多样性与同一性
二、有关音乐接受及贝多芬接受的研究现状
1.音乐接受的研究状况简述
2.贝多芬接受的研究状况简述
三、贝多芬在世界的被接受状况简述
1.西方社会对贝多芬的接受
2.苏联、民主德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贝多芬的接受

第一章 大变局中的相遇
20世纪初至新文化运动前的中国贝多芬接受(1906~1915)
第一节 接受概貌
一、接受过程
1.出版类成果情况
2.作品演出情况
二、接受特点
第二节 中国人的“期待视域”特征
一、社会-人文维度
1.由“华夏中心观”到“全面学习西方
2.改造国民性思潮
3.“保种救国”社会核心需要与“知耻而后勇的社会心理
二、音乐维度
1.音乐审美经验的初次扩展
2.由“平和恬淡”到“雄壮简明”的音乐审美需要
3.由“以礼制乐”到“唤醒国民”的音乐实用需要
第三节 接受概貌分析
一、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接受贝多芬的必要条件
二、中国人引入贝多芬的主要动因分析

第二章 热潮渐涌
——新文化运动至抗日战争前的中国贝多芬接受(1915~1937)
第一节 接受概貌
一、接受过程
1.出版类成果情况
2.作品演出及教育情况
二、接受特点
第二节 中国人的“期待视域”特征
一、社会一人文维度
1.日益开放的文化观念
2.追求个人的进一步解放
3.“启蒙”的社会核心需要与激情和苦闷相交织的社会心理
二、音乐维度
1.西方音乐审美经验及音乐知识的进一步丰富
2.“丰富表情”的音乐审美需要
3.“促进启蒙”的音乐实用需要
第三节 接受概貌分析
一、中国人开始对贝多芬音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接受
二、对内涵阐释与价值评判的成因分析

第三章 战火映照下的潜流
——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期间的中国贝多芬接受(1937~1949)
第一节 接受概貌
一、接受过程
1.出版类成果情况
2.作品演出及教育情况
二、接受特点
第二节 中国人的“期待视域”特征
一、社会一人文维度
1.西化潮流的式微
2.“尚力思潮”的回顾及发展
3.“实现民族解放”的社会核心需要与悲壮坚毅的社会心理
……
第四章 从巅峰到谷底
第五章 波澜壮阔
第六章 贝多芬在21世纪的中国

结论
一、东西文化交汇中的中国贝多芬接受历史
二、传统与现代文明更迭中的中国贝多芬接受历史
三、深刻体现音乐内涵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中国
贝多芬接受历史
附录一 中国贝多芬接受大事记(1906~2000)
附录二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简介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