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音乐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6025901
  • 作      者:
    祁文源著
  • 出 版 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音乐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如果从河南舞阳贾湖地区出土的骨笛算起,已有八千年的历史,如果从用甲骨记事的商代算起,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一批又批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乐器、乐种、音乐作品,音乐论著等。经世代筛选,千锤百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和音乐传统。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音乐史》将中国音乐发展进程按朝代分为远古与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秦汉与魏晋南北朝、隋唐与五代、宋金与元、明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其和国成立以来八个时期。每个时期又以时代概况、乐器、作品、记谱法、乐律、乐论、民间音乐音乐教育、音乐交流以及著名音乐家等为主要内容,作了简明介绍,使大家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有了一个概括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2.昆曲
  昆山腔在明代简称昆腔,或称传奇,清时始称昆曲。据记载,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年-1572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作了重大改革。他们把“平直无意致”的唱腔改为“细腻水磨,一字数转,轻柔婉转,圆润流畅”的水磨腔;在唱法上强调“声则平上去人之婉协,字则头腹尾之毕匀。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度曲须知》);表演方面,重视身段动作的优美和歌舞的合一;伴奏方面,在以笛为主的箫管中引进了琵琶、三弦、筝、月琴、鼓、板、锣等乐器。经过这番改革,昆山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不久演出了梁辰鱼根据魏良辅设计的音乐所编写的第一个剧《浣纱记》,受到群众的欢迎,扩大了昆山腔的社会影响。这一来昆山腔便成为南曲声腔中最突出、最有影响的剧种,并从南方逐步扩大到了全国。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中说,昆山腔被士大夫带入北京后,成为玉熙宫的大戏之一。
  昆曲的音乐是在南曲基础上吸收了北曲以及唐宋大曲、金元诸官调等的滋养而形成的。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都使用曲牌,故称为曲牌体。伴奏曲牌有时又称“吹打”或“吹打牌子”。
  昆曲曲牌除单个的短小曲牌外,还有将若干个短小曲牌按一定的规律连成较长较大的套曲,或叫套数。套曲的结构一般分为引子、正曲和尾声三部分,如《牡丹亭·游园》折:由引子《绕地游》,正曲《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尾声《隔尾》组成。
  昆曲常用的曲牌有数百首,有时以音乐性质分为喜乐、哀乐、宴乐、军乐、舞乐、神乐等;有时以使用的乐器分为丝竹曲牌、笛子曲牌、唢呐曲牌等。编剧者和演唱者可以根据各曲牌本身所具有的情趣,自由选用,也可以根据新内容的要求进行创作或把旧曲牌进行发展变化形成新的曲牌。各个曲牌由于各具有不同的情趣,久而久之,使用的场所便逐渐趋于固定化。如皇帝出场多用《朝天子》;文官上场多用《工尺上》、《六幺令》;元帅升帐、出兵、摆阵、班师多用《大开门》、《水龙吟》、《得胜令》、《醉太平》等;一般摆宴、迎亲多用《小开门》、《万年欢》;法场、祭奠多用《哭皇天》;换装、跳形、打扫多用《柳青娘》、《老八板》、《哪吒令》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远古与夏商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以前)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歌曲和乐舞
第三节 教育机构和音乐教育
第四节 乐器的发展
第五节 乐律理论的形成

第二章 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西周的礼乐和礼乐教育
第三节 采风和《诗经》
第四节 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
第五节 《楚辞》中的“少歌”、“倡”及“乱”
第六节 乐器
第七节 音乐作品
第八节 儒、墨、道三家对音乐的态度
第九节 音乐理论的发展
第十节 著名音乐家

第三章 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公元前221年-581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西汉的音乐机构——乐府
第三节 鼓吹乐、相和歌及清商乐
第四节 汉百戏
第五节 与西域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六节 佛教和佛教音乐
第七节 乐器
第八节 音乐作品
第九节 记谱法
第十节 乐律研究和音乐论著
第十一节 著名音乐家

第四章 隋唐与五代时期的音乐(581年-960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曲子和诗歌
第三节 宫廷燕乐
第四节 唐代的音乐机构和乐工
第五节 与亚洲各国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六节 乐器
第七节 音乐作品
第八节 记谱法
第九节 官调和理论著述
第十节 著名音乐家

第五章 宋金与元时期的音乐(960年-1368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市民音乐的发展
第三节 词调、唱赚和散曲
第四节 说唱音乐
第五节 歌舞大曲的演变
第六节 戏曲音乐的兴起
第七节 乐器
第八节 音乐作品
第九节 记谱法
第十节 音乐理论著作
第十一节 著名音乐家

第六章 明与清时期的音乐(1368年-1911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
第七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1912年-1949年)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音乐(1949年-1999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