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画竹概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304802
  • 作      者:
    余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余晖,生于1947年,笔名越山人。原西泠印社主任、副秘书长,西泠印社出版社主任、主编,西泠印社社员,国家高级美术师。自幼热爱故乡的清山秀水,钟情书画。及长,就读于严州师范,毕业后即入南京艺术学院研习书画艺术。功底深厚,技法全面,擅山水、花鸟、人物,尤以写马见长。数十年来,有大量作品参加省市、全国及国际性展览。在西泠印社工作十多年来,先后与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社长共事,还曾多次随团或率团赴东南亚各国交流,颇受异国同行好评。
  近年来,潜心于书画研究和创作著述,编著有《历朝贤臣百图》《世界鸡百图》《马到成功》《牧羊女》《金鸡报春》等,其传略被列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录》《世界美术家(华人卷)》等书。任2002年出版的《中国画技法全书》副主编、主要著者,为该书撰文六十余万字,编绘图例八百余幅;编著《影画·竹子》,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
展开
内容介绍
  清代“扬州八怪”后,墨竹大家云集,技法普及且不乏创新,但是缺少技法的理论总结,近现代几乎没有新的竹谱问世。其实画竹的技法和理论是无穷尽的,不断地发掘和总结新的墨竹技法理论永远是后学的责任,“物无常形而有常理”,画竹立竿、出枝或布叶皆有其规律和法则。墨竹技法虽有个性,但无论哪种绘画都离不开普遍的美学法则。笔者认为,有许多具有共性的美学法则都适用于墨竹绘画,如穿插、呼应以及偃仰、开合,还有大小、奇偶变化等,与其他花木的技法都互为相通。《画竹概论》中所介绍的破笔、添笔和错落、收敛等组叶法,以及四位交竿、出枝法,还有S形、三角形构图法等都是根据美学规律所总结出来的。由于口诀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故笔者根据古人的技法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较全面地归纳了墨竹的立竿、出枝、圈节和布叶法诀。
展开
精彩书摘
  唐代竹画已经成为独立题材,开始出现专门画竹的名家如萧悦,他工于画竹,一色而有雅趣。这里的“一色”可能是纯用青色或绿色,而非墨色,但他已经开始对竹进行艺术抽象化,是工笔设色画竹走向墨竹画的关键一步。萧悦很珍重自己的艺术,有人求他只画一竿一枝,求了一年还未求到。有一次,他却画了十五竿竹送给诗人自居易,白居易感谢他的厚意,也赞叹他的艺术,于是写下了《画竹歌》。
  历史上画竹名家很多,画法也多种多样。北宋文同倡导“胸有成竹”,到了元代中国墨竹画到达鼎盛期。赵孟頫、管道舁、柯九思、吴镇、顾安、李息斋都是这个时期画竹的高手。赵孟頫集篆、隶、真、草书之大全,主张“书画同源,以写入画”。赵孟頫画墨竹能以飞白作石,用“金错刀”作墨竹,所画竹石,虚实结合,相映成趣。吴镇学文同画竹,用墨淋漓雄厚,所绘《老干新篁》生机勃勃,十分生动,堪称元人之冠。
  柯九思取文同画竹、苏轼画石所长,所写墨竹往往巨石古木,奇趣横生。他在《丹邱题跋》中明确提出:“写竹干用篆书,枝用草书,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有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李衍很爱画竹,少时看到别人画竹就心动,经常从旁窥看笔法。后来得到文同墨竹画多幅,于是悉心临摹,并追溯至唐代的墨竹画,获益匪浅。李息斋又曾到东南竹乡为官,对于竹的族属、支庶、形色、情状、生聚、荣枯、老嫩、优劣等作了精细观察,后又出使交趾(即今越南北部),接触到不少热带、亚热带竹类,经悉心研究,颇有心得。由于他积累了丰富的墨竹画和竹类知识,加以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故成为墨竹画的集大成者。李息斋所著《竹谱详录》共分十卷,内容丰富,规模宏巨。
  顾安,元统中出任泉州路判官,以写生得名,行笔道劲,风梢云干,深得萧悦画竹之法。顾安所绘《风竹》,竹竿挺拔,枝叶迎风舞动,刚柔相济,洋溢着丝竹的韵味,真可谓“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画竹概论
第二章 历代名家作品解析
第一节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第二节 书画相融以写入画
第三节 画竹之精气神
第四节 无法有法有法无法

第三章 “无法”、“有法”画竹
第一节 借鉴传统
第二节 宗法自然
第三节 摸索规律
第四节 多画多练

第四章 画竹要诀
第一节 立竿诀
第二节 画节诀
第三节 出枝诀
第四节 画叶诀
第五节 枝叶组合诀
第六节 出梢结顶诀
第七节 全竿竹画法
第八节 晴、雨、风、雪竹的画法
第九节 竹笋画法
第十节 半笋半竹的画法
第十一节 新篁画法
第十二节 老枝画法

第五章 墨竹的构图和章法布局
第一节 墨竹的构图形式
第二节 墨竹的构图方法
第三节 墨竹的构图、章法举要

第六章 附图解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