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品逸.2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410217
  • 出 版 社 :
    广西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品逸26辑》从2007年始,已出版25辑;刊录中国历代优秀的书画作品,以清新、自然、优美的文字,为读者传达《品逸》对中国传统水墨的一种认识与深度。同时推介当代与“逸”字贴切的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充分体现《品逸》的“品”与“逸”,毫无保留的呈现给广大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诗与中国画(一)
  这不是一篇文艺批评,而是文艺批评史上一个问题的澄清。它并不对中国旧诗和旧画试作任何估价,而只阐明中国传统批评对于诗和画的比较估价。
  当然,文艺批评史很可能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学者们要集中心力,保卫专题研究的纯粹性,把批评史上涉及的文艺作品,也作为千扰物而排除,不去理会,也不能鉴别。不过,批评史的研究,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批评。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也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也是当时一种文艺风气的表示。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们阅读当时人听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迫使它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桕反栢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也有弹性,因而不得不变,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批评史上这类权宜应变的现象,有人曾嘲笑为“文艺里的两面派假正经”,表示传统并不呆板,而具有相当灵活的机会主义。它一方面把规律定得严,抑遏新风气的发生;而另一方面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于因对抗而地位摇动。它也颇有外交老手的“富于弹性的坚定”那种味道。传统愈悠久,妥协愈久,愈不旨变,变的需要愈迫切。于是不再能委曲求全,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栢反徊成的表现。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栢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更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
  ……
展开
目录
〔画道幽微〕中国诗与中国画(一)
〔东方博古〕
〔故人散佚〕论道一家言
〔翰香片玉〕江村风光最入时
〔材质流考〕唐墓壁画中的山水图式——兼及美术考古对于鉴定学的意义
〔言以文远〕快意斋论画
〔国宝钩沉〕溪山雨意图——志宏谈国宝
〔画人琐记〕我的家学经历
游人“践踏”的威尼斯
〔品逸轩台〕较高文化后趋同的价值取向——画家谈收藏
〔大道于斯〕意写大家石虎
象论
笔篁篇
〔道艺聚雅〕医药之功
深呼吸
〔品逸链接〕展览/市场/新闻/文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