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点绛唇·感兴(雨恨云愁)
江南春(波渺渺)
相思令(吴山青)
苏幕遮·怀旧(碧云天)
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雨霖铃(寒蝉凄切)
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海潮(东南形胜)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菩萨蛮(藕丝衫剪猩红窄)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
踏莎行(小径红稀)
山亭柳·赠歌者(家住西秦)
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
踏莎行(候馆梅残)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桂枝香(登临送目)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沁园春(孤馆灯青)
……
内容摘要
关于词的起源,学术界说法很多。叶嘉莹女士在《灵溪词说·论词的起源》中说:“所谓‘词’之为义,原不过指唐代一种合乐歌唱的歌词。”“是自隋代以来伴随着这种新兴的音乐(指唐代集南北汉胡多种音乐之大成的音乐)之演变而兴起的、为配合此种音乐之曲调而填写的歌词。”中唐以后,众多文人开始用这种新体歌词进行创作,“词”逐渐形成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入宋以后,词的写作兴旺起来,词的意境、形式、技巧都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最终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形式,赢得了与诗相当的文学地位。本书遴选宋词中的经典名作,点评、注解,并约请当代书画名家配以传达诗情画义的书法、绘画作品,三者一体,实现了极好的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