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多景楼诗帖
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岗诗
致知府大夫尺牍
竹前槐后诗卷
行书三札·长至帖
行书三札·韩马帖
行书三札·新恩帖
行书三帖·岁丰帖
行书三帖·逃暑帖
行书三帖·留简帖
淡墨秋山诗帖
彦和帖
章侯帖
粮院帖
臈白帖
穰侯出阅诗帖
紫金研帖
烝徒帖
甘露帖
乐兄帖
德行帖
衰老帖
王略帖赞
褚临黄绢本兰亭序跋赞
真庥帖
内容摘要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淮阳外史、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有“米襄阳”之称。长期居润州停(今江苏镇江)。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马北宋四家之一。
米芾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大概姜夔所记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暑研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