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龟兹佛教艺术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501000
  • 作      者:
    王建林,朱英荣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建林: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员,从事佛教艺术研究40载。参加合作项目并获奖著作有:《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合著)(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夏鼐考古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新疆壁画全集》(合著)(1995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文物音乐大系?新疆卷》(合著)(1999年文化部优秀著作奖)、《新疆佛教艺术?线描集》(独著)(2007年国家图书出版委员会图书精品奖)等。    朱英荣:新疆大学历史系教授,1960年起在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工作近20年,1980年调入新疆大学历史系,1993年被聘为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龟兹史料》、《龟兹石窟》、《龟兹石窟研究》、《龟兹石窟漫谭》等。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龟兹文化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龟兹佛教艺术史》是一部全面而深入地研究龟兹佛教艺术的专题史著作。全书以近20万字和近150幅图片的篇幅,以龟兹石窟为基础,描述了龟兹佛教艺术从开端、发展到兴盛和衰落的全过程,详细解说了龟兹佛教艺术在社会文明交流和地理环境变迁的影响下,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文化特色,再一次证明了龟兹佛教艺术在中西文化交流和世界佛教艺术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龟兹佛教艺术的开端
  第一节  佛教与佛教石窟
  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一种文化形态。何谓文化?文化是人类生存、认识和活动的方式,是人类和自然逐渐分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适应、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当人们理性地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使之成为人类生活中比较稳定的成分吋,文化便开始产生了。正是这种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并不断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觉、认识和经验是多方面的。宗教作为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曲折反映,它当然是一种文化形态。只是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形式。生与死、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的矛盾始终缠绕着人类。这是人们在客观条件允许和范围内永远无法克服的问题。于是人们的思维就凭借着想象力脱离了正常认识轨道而转向对超人间力量的崇拜。他们在幻想中按照反比例关系编织彼岸世界。人们恐惧死亡,追求永生,但人间没有永生,于是他们便在宗教里寻求永生:人们反对丑恶、追求完美,人们逃避痛苦、追求幸福,但人生没有永恒幸福,于是他们便在宗教里寻求幸福;宗教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一切现实中所没有的希望。宗教不仅是一种观念,而且还通过礼仪、制度、寺院、偶像等一系列符号系统固定成为一种社会生活,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
  宗教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宗教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识和宗教感情。在佛教中,对佛的信仰、释迦牟尼以及后代佛教徒阐发的佛教教义都属于这一层次。第二层次是宗教文化的中层结构,包括宗教的经典、礼仪、制度等,它们是每一宗教的特定标志和形式,在佛教中即指经、律、论三藏以及僧团组织的一切礼仪制度。第三层次是宗教文化的表层结构,指一切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感情所激励,与宗教相关联以及为宗教传播而服务的文化领域,如佛教的道德、教育、史学、文学、艺术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当然,这里的每一个层次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们之间不断地互相渗透、影响和作用。例如,由对佛的信仰而有各种礼仪制度和各种以对佛的皈依为题材的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同时,这些礼仪制度和文学艺术又不断维系和增进了对佛的崇拜之情。可以说宗教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有机联系的文化系统,研究宗教文化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宗教思想、信仰理论的研究。
  佛教既然是一种文化形态,佛教石窟就是这种文化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着佛教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并发展。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住世说法45年,这被称为“法轮常转”,直到去世为止。当时他席不暇暖地到处奔走,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以摩揭陀、僑萨罗、拔沙三国为中心,东到瞻波,西到摩偷罗,宣道的范围相当广泛。所到之处,他一心讲道,教导弟子,组织僧团。他的弟子愈宋愈多,听法要有地方,修行也要有地方;加之那个地区每年有三个月左右的雨季,在那个季节里必须找地方暂住,于是就有了石窟的开凿。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龟兹佛教艺术的开端
第一节  佛教与佛教石窟
第二节  龟兹与龟兹古国
第三节  龟兹佛教艺术的诞生
第四节  龟兹佛教艺术遗迹的分布
第五节  龟兹佛教艺术的分期
第二章  龟兹佛教艺术的早期阶段
第一节  龟兹国的早期历史
第二节  龟兹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关系
第三节  龟兹与西域各国的文化关系
一  龟兹与印度的文化关系
二  龟兹与伊朗的文化关系
三  龟兹与大夏的文化关系
第四节  龟兹的早期佛教
第五节  龟兹佛教艺术早期阶段的特点
一  僧房窟的大量出现与禅法的流行
二  中原文化对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
三  西域文化对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
四  本生故事画与大像窟
五  奇诞诡怪的天象图
第三章  龟兹佛教艺术的兴盛阶段
第一节  龟兹古国的发展
第二节  龟兹佛教的繁荣
第三节  龟兹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第四节  龟兹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第五节  龟兹佛教艺术兴盛阶段的特点
一龟兹窟的大量开凿
二壁画中龟兹风格的形成
三琳琅满目的佛传故事画与因缘故事画
四丰富多彩的涅槃图
五富丽堂皇的经变画
第四章  龟兹佛教艺术的衰落阶段
第一节  龟兹古国的内忧与外患一
第二节  龟兹佛教的停滞
第三节  龟兹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关系
第四节  龟兹佛教艺术衰落阶段的特点
一  叠压重绘与僧房窟的改造
二  千佛图的大量出现
三  受汉风影响的回鹘风格石窟
四  窟形的小型化与粗劣的技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