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该要点适用于左右搠):
1.转体动作,应以腰部带动四肢转动。
2.脚之外撇与里扣,应通过转换步法,在实腿略有松动以后,是随腰转动,不能硬拧、硬扣或硬撇,呈现僵硬呆板,有失轻灵。但也应注意,出现为转换而转换的大幅度转变的转换,也是不适宜的。
3.在做弓步时,应注意虚实交换时腿下之蹬撑两劲的相互配合,不论是前腿蹬后腿撑,还是后腿蹬前腿撑,两者都必须协调,避免硬蹬硬撑,空走空出。如果下肢失控,有失协调,虽然腰部有主宰四肢之功能,但要达到上下相随,更好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和姿势,也是不可能的。因之,在太极拳的活动中,特别强调发挥整体活动的作用,也就是发挥相互配合、彼此制约的整体协调作用。太极拳是一全身运动,这与某些局部活动的运动是有区别的,这一点望认真体会。
4.弓步的做法:每当上步落脚时,先以脚跟着地,然后全脚踏实,五趾抓地,最后膝盖向前弓出。在此整个过程中,实腿之蹬,虚腿之撑,两劲之一送一接(尤其是虚腿的撑),要做到既不丢也不顶,丢者失重,顶则僵硬,均不为上乘。如能做到恰到好处,它将为转换步法的上下相随,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做弓步定势时,实腿之蹬出也如同臂之伸出,做到将展未展就可以了。过展也就是硬挺,显得僵;如果曲度过大,等劲出不来,显得有劲使不出来。而虚腿之撑,是通过缓冲作用,先以脚跟着地,继之脚板踩地,五趾抓地,然后使膝盖向前弓出,使弓出之膝盖与小腿略向前倾,以膝不过脚尖为度,加强前撑力。这样一蹬一撑,即不丢不顶,显得下盘有力而稳健。
在做弓步定势时,前小腿与膝盖如果呈垂直状,则撑劲使展不出来,而后腿也蹬不出劲来。如果膝盖过了脚尖,就会失去重心,而后腿使不出劲来。惟有使小腿与膝盖呈倾斜,以膝盖不过脚尖,才能发挥蹬撑两劲比较完整的力量。
5.左搠与右搠:右手为单手搠,右搠为双手搠。所为搠,在此是指以臂之搠劲,将对方击来之拳或掌架起,使其不得接近。但为什么左搠的弓步上身呈正直形状,而右搠之右弓步的上身却成倾斜状?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人体结构不同以及拳式与拳法的要求也不同,所以,对身法的要求也不同。如果属顺劲,当上肢两臂伸之,均为同一方向,而躯干则呈倾斜状,这时的躯干与下肢构成整体,就有助于上体力量的增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横撑抗巨力,立木顶千斤。如果不是同一方向,而是异向的,(如拳式中之右搠,两臂上下分的,而单鞭和扇通臂是分前后的)。因之躯干和下肢,只能是以腰为界,保持上身中正,不偏不倚,两者兼顾了。如果上身是呈倾斜状,势必顾此失彼,则不得力,而正直则得力,是两者兼顾合作之故。关于以上所讲几势,请习练者最好参看杨公宗师澄甫拳照,或个人亲自体验其中之道理。
6.忌臀部突出。在屈腿下蹲时,请注意收臀部,尤其是体形较肥胖的学者,更应注意。这不仅是外观不雅,主要是不得力,不舒服,容易憋气。当然也不是说瘦小的学者就可以不注意收臀。实际上胖人瘦人都一样,凡是不符合要领要求的形象都不会好看。其形象美的,动作也感到舒服,这就是顺。如果不顺,自然也就不会美,当然也就不会舒服。
7.在作左搠之右臂,极易悬肘,而左腿向前迈步时,往往偏向右侧;在做右搠时,左肘易悬起,而右腿向前迈步时,也易向左侧,这就需要注意沉肩坠肘,松腰松胯的要领及迈步的稳、准和方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