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美术馆:作为美术馆的“声音”(总第4期)》第四期以“作为美术馆的‘声音’”为主题,主要指向于两个向度的思考和讨论:一是探讨一种当代艺术较难识别和辨认的门类或“品种”——“声音实践”(或“声音艺术”),它们在与美术馆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一系列知识累积和学术探讨。这一板块主要围绕“声音”展开讨论,通过诸如:什么是“声音艺术”;美术馆与“声音艺术”的关系;“声音”在空间与时间之间的实践;东方与西方对“声音”的不同理解,以及“声音”与政治、身体等的关系。
通过多重视野的展开,从一门“新学科”的意义上去探讨一种未被定义,或即将被定义的艺术门类的可能。
而恰恰在近年来,“声音”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新热点,已经有多家西方重要美术馆推出或正在策划有关“声音”或“声音艺术”的大型展览(包括回顾性展览)。在此背景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也将针对“声音”启动一些小型展览项目和小范围讨论会,旨在探讨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另一种有关声音的历史与实践”。《大学与美术馆》收录的一批关于“声音艺术”的研究性文章,包括国外相关译文,将作为这一新学科专题研究的一个背景和基础文本。
二则是“作为美术馆的‘声音’”,“声音”作为文化的立场、态度、载体,在当代文化语境的公共美术馆中,应该如何成为社会和公共空间、公共场域、公共性建设的一种可能。即如何发声,或者发出怎样的“声音”,或如何共构多元的“公共声音”场等等。因此,我们在“美术馆文化”、“公共教育”、“新学科”、“研讨会”等板块中展开葙关的讨论。
其中,我们着重选取了一批讨论当代美术馆的公共性的文章,以及探讨本土美术馆展览展示与空间转换过程中的话语方式转变的研究成果,并以此来发出独特的“声音”。诸如:在“美术馆文化”板块中,我们特邀作者根据本期主题,从美术馆事业与建设公民社会的内在联系的角度切入,探讨在美术馆文化价值的多重声部中,应如何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如《美术馆的声音:通向公民社会的人文号角》等,在“公共与教育”板块,我们选取了反思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相关文章《反思判断思维及其在美术馆教育中的角色》;在“研讨会”板块,我们将“博物馆与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完整地呈现出来;在“美术馆文化”板块,我们还选取了两篇国内青年学者对本土美术馆、博物馆空间转换与展览呈现的最新研究成果:《被展示的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视觉叙事研究》和《中国美术馆:建筑的空间与文化的经验》。
作为公共空间和文化场域的美术馆,应该有“声音”的立场,有对待“声音”的态度及面对新学科的探讨和实践的精神。我们共同努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