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衰落中的山西民间音乐现状。本章通过对大范围调查结果的分析,说明民间音乐在有深厚传统的山西总体上表现出衰落的趋势。它表现为:民间音乐活动场合在减少;年轻人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在减弱;新的民间音乐作品难以产生;国有的相关音乐团体处境困难;不少地方民间音乐品种近年内已经消亡。但不同民间音乐品种流传的现状还是有差异。相对而言,民间器乐比民歌、歌舞、说唱、戏曲的流传要活跃一些。不少器乐乐种和少量说唱剧种的演出剧目有创新,并且有靠近城镇寻求发展的势头。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场合(如工商企业开张等)使用民间音乐。
第二章:民间音乐衰落的历史原因。本章认为,本来属于农业文明范畴的、作为小型社会内部带有伦理功能的民俗表演的民间音乐在现代化进程中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相对封闭的农业及人口生态环境被打破;现代媒体带来现代意识形态和现代娱乐方式;教育的普及瓦解了传统的宇宙观、价值观。传统社会仪式性民俗活动正在逐渐消失,民间音乐艺人的存在方式也面临嬗变。尤其是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长期受到压抑的致富愿望急剧释放,这一切都使民间音乐存在处于迅速消亡过程之中。但该课题也认为,民间音乐作为艺术,本身是具有创造功能的,是要求发展和努力寻求突破的,即使它的表现不是充分自觉。传统的村社宗族关系瓦解后,这种内在的冲动会表现的更明显。
第三章:“后现代”的积极动机。本章论述了正由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滞后的,刚好与国际上后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重叠,因此,也就遇到了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民间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良机。这就使后现代社会产生了强劲的文化交往、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的要求,产生了对文化多样性的普遍需求。于是,本来迅速消亡中的民间艺术现在成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有效文化资源,成了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后现代社会对急功近利的现代性是一种冷静的反思。美国人以我国传统民间故事《花木兰》的题材制作而成的动画大片赚取高额票房对我们是一个警醒。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