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英国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 in England)
到16世纪中叶,所有的北欧国家都掀起了清教徒运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思想已经传到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在加尔文的忠实信徒约翰·诺克斯牧师的宣传下,新教教义在苏格兰得以确立,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苏格兰长老会主义(Scottish Presbyterianism)。
在英格兰,则是威克里夫的影响力更大一些。此外还有一些对宗教改革问题自由发表言论的人文主义者。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长达四个世纪的英国反抗罗马教皇的斗争。
英国与教皇的决裂始于亨利八世。当时,亨利八世决定不让教皇插手自己的婚事。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西班牙王室公主凯瑟琳,她给亨利八世生了几个孩子,却大都夭折,只剩下一个女儿。亨利八世很想有一个男性继承人,于是请求教皇允许他与凯瑟琳离婚。在遭到拒绝后,亨利八世自行宣布自己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并与凯瑟琳的侍女安妮·博林结婚,而教皇拒绝承认这次婚姻的合法性。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标志英国正式与教皇断绝一切关系。接着,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承认这次离婚的合法性并保证安妮子嗣有王位继承权。在经济上,法令还明确规定每年的收入不再上缴给教皇,而归王室所有。最重要的是,一个新教派确立了,即英国国教(Church of England或Anglican Church)。国王才是英国国教的最高领袖,而不是教皇,这样一来所有外国对英国的干涉和控制就结束了。
英国国教规定,每个英国人必须向教会最高机构起誓,否则将被定为叛国罪,并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教会仪式方面,英国国教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在做祷告和进行其他仪式时不再使用拉丁语,而采用英语等。
英国国教采用了《圣经》的英文译本。宗教事务代理人兼国王的首席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采取了进一步与教皇决裂的措施,关闭了隐修院,收缴原先属于隐修院的土地,进行了教会改革。
因此,英国的宗教改革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简单的关于信仰和《圣经》解释的问题,而是一场反抗教皇最高权威的运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