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篇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既是自己血脉的传承,也是家族希望的延续。毋庸置疑,我们都爱孩子,对孩子也抱有期望,希望孩子能够飞得比我们更高、过得比我们更好;我们愿意付出全部的心血,为孩子铺就一条更平坦、更宽阔的人生之路。但请父母记得,每一个人,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他们的生命旅程,必须靠自己独立行走,没有人能够代替和包办。父母永远都只能是引路人,引领孩子的成长,而非取代孩子的人生。孩子和我们一样,只能用自己的双手开创自己的未来。
信任孩子,孩子才能独立
“女儿上大班了,还不会自己穿脱衣服。在家有我们帮忙,幼儿园有老师帮忙。主要是担心孩子穿不整齐,或者把衣服弄坏。以后上小学了,孩子怎么办啊?”
在学龄前和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很多家长非常关注,但往往又不知所措的话题。正因为很多人担心小孩子做不好自己的事情,甚至还会给大人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就把孩子的事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说到底,就是很多家长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总是怀疑孩子的成长动力,一直把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嘴里”。于是,我们就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怪事:熟背唐诗、会读英语课文的小学新生,却连系鞋带这么一件最不起眼的小事都不会。
2012年9月3日,《半岛都市报》记者来到洮南路小学一年级(1)班,这个班里面有35名刚刚迈入校园的孩子。为了解孩子们掌握的生活技能情况,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记者在这个班级进行了简单调查。调查发现,该班35个孩子中有21个孩子不会自己整理文具、28个孩子不会自己包书皮、20个孩子不会自己剥鸡蛋皮、26个孩子不会洗碗、24个孩子不会自己洗脚,只有几个孩子会看钟表时间。最令记者惊讶的是,班上35个孩子没有一个会系鞋带。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原本应该在学龄前就已经熟练掌握。只有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很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独立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我们绝不能简单照搬某个理论或别人的经验,而是首先要充分了解和信任自己的孩子,探索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但大多数家长却总喜欢大包大揽、越俎代庖,从吃穿住行,到玩什么、怎么玩,学什么、怎么学,很少没有家长的干涉甚至包办。我曾经在饭桌上看到一位家长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当大家一落座,她的话题,就一直在孩子身上打转:“宝贝,这个蔬菜,你要吃,你看你头发偏黄,就是蔬菜吃得少。”“宝贝,这个鱼你要多吃点,对你的学习成绩提高有帮助,你看你的数学老是拖后腿,你们班上那个第一名到底是怎么学的,你要多向别人请教。”“宝宝,这个油炸的东西你不能吃,你看你都上火了……”我不知道,如果大人听到这些话,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但我相信,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一定会觉得,最好不要有自己的想法,最好大人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一旦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那么他就很难独立了。即使在生理上长大成人,他在心理上仍然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这就难免出现,孩子上了大学竟然还把日积月累的脏衣服寄回家,让大人帮忙洗等类似的极端案例。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并不在于孩子,而恰恰在于父母。因为我们很少给孩子成长的机会,没有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从而使他的独立性一点点丧失。
要让孩子能够尽早独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首先,要允许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一旦具备独立思维,孩子的很多行为自然就会独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立思想比独立行为更为可贵、更为重要。但独立思维绝非短时间内就能形成,这跟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大人自身能否独立思考等方面密切相关。
女儿伊伊上大班时,有一天早上,我送她上幼儿园,让她把书包像往常一样背上。她突然把书包放到一边,对我说:“书包里面什么都没有,干嘛要背去呀!”我转念一想,是啊,以前确实书包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却一直让她每天背来背去。而且幼儿园老师以前在家长会上提到过,书包可以不用背到学校。伊伊说出来的这一句话,看似是突发奇想。其实不然,因为我们平时在家,就比较尊重她的想法,也鼓励她跟大人讨论一些自己能够理解的话题。所以,如果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蹲下来平等地跟孩子对话,那么,孩子自己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多,独立思维自然而然就会逐渐形成。
其次,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确实应该无私地爱孩子,但是这种爱,绝不是大包大揽,更不是帮孩子做出每一个决定。孩子的人生只能是自己做主,任何大人都无法代替。否则,他的人生将留下很多遗憾,甚至会是残缺的。自从伊伊上幼儿园以后,我们对她的原则就是,凡是自己能够做主的事情,最后决定权都在孩子自己手上。每当遇到一些孩子能够自己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总是首先鼓励她去试着自己解决。如果她实在想不出办法,我们就帮忙提供几个办法,供她自己思考和选择。等到孩子尝试了,如果还是需要大人的帮助,我们就让她指挥大人该如何帮助她。通过这些方式,孩子就会明白,这件事情始终是她自己的事情,而非家长的事情,她需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最后,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鼓励孩子的独立行为。其实,孩子的很多事情,四、五岁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自己完成,比如穿衣脱衣、系鞋带、洗澡、吃饭、擦屁股、背书包等等。但是,很多家长因为不相信孩子能够自己做好,往往就包办孩子的一切,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做法,给孩子传递了一个错误信号,他是有靠山的,一切都可以由家长来帮他搞定。长此以往,孩子怎能学会自立,又何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伊伊在三岁多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提出要帮大人洗碗,我们全家都鼓励和支持。当时提出洗碗,是因为孩子在观察大人洗碗的过程后,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主动提出来。如果此时遭到我们的拒绝,一颗宝贵的好奇心和探究心可能就会被无情扼杀。当伊伊提出来后,我们就一起和她回忆大人洗碗的整个过程,先要怎么做,后要怎么做,然后再让她实际操作。这样一来,她就非常清楚洗碗的每个步骤了。同时还告诉她,如果不小心摔坏碗也没有关系,但不要用手去碰这些碎片,要赶紧让大人来帮着清理。有了这些引导,伊伊非常开心地开始了她的第一次洗碗,外婆就在旁边看着孩子,偶尔提醒她该如何操作。用了不到10分钟,伊伊就洗好了碗。外婆很开心地告诉我们,她还洗得挺干净的。很多人都会觉得,让这么小的孩子洗碗,有些不可思议。一是,孩子这么小肯定洗不干净,到时候大人还得再洗一次,太麻烦;二是,孩子这么小,如果失手把碗摔坏了,割破了手,岂不心疼。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归根结底是大人不信任自己的孩子,不放心让孩子多做尝试。当然,也有部分家长,常常矫枉过正,走入另外一个极端。一提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认为应该撒手不管,一切都让孩子自己来。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却得不到家长的援手,孩子需要安全时却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孩子需要指引时却看不见大人的身影。
美国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认为,孩子需要经历3个9年期才能成为健康、独立的成年人:第1个9年,孩子处于对父母完全的信任和依赖中,父母的责任是要对孩子完全承担起责任;第2个9年,孩子学会信任自己并日益独立起来,父母的责任是维持一种控制力,但也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第3个9年,孩子变得独立自主,父母需要退到幕后,但仍然要为孩子提供支持。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并且,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会有所不同,家长承担的责任和放手的程度也都不同。
让孩子独立,从培养自尊开始
“我家孩子被老师认定为差生,这可怎么办啊?”“老师总说孩子不聪明,其他小朋友也经常看不起他,真烦啊!”家长类似这样的忧虑和抱怨,我们会经常听到,的确,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他自己也不会认可自己,长此以往,甚至会演变成人生的悲剧。曾经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13岁的宁夏小女孩在小学毕业典礼的当天上吊自杀了。孩子在遗书中写道:“爸爸、妈妈,我是个差生、我没考好,我上不了重点中学。”一个13岁的少女,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从遗言来看,她完全不认可自己,甚至没有发现自己的价值,轻易就否定了自己。
爱孩子,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而要想成为独立的人最需要具备的品质就是自尊。自尊,是每个人幸福的基础,当然也是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关键。什么是自尊呢?自尊是对自我的一种态度,是对自我的价值、重要性,成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拥有高自尊的人,常常具有下面这些特质:有良好的自我认同,有充分的安全感,能够确认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弱点也能适当接纳;有很好的自主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够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有热情,敢去尝试,不怕犯错误,总能从错误中获得经验,从而更加肯定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寻找各种解决办法,也会坦然寻求别人的帮助;性格真实、坦然,不会扛着沉重的面子,敢于表现真实的自我,在与人交往中,也容易产生同理心。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高自尊和快乐正相关,越是自尊高的人,越容易感到快乐和幸福。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首先就要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
与此相反,低自尊的人安全感差,依赖性强,他们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同,把自己的价值等同于别人的认同,就像“白雪公主”中的王后,总是把自己是否美丽归结于魔镜的评价。他们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自己,在生活环境中看到过多的负面因素,总觉得自己不行。他们也想做事,但总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总是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正因此,他们很少有自己的看法。嘴里总是挂着“某某说”,如“妈妈说”“爸爸说”“老师说”。即使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也不敢坚持。他们在人际关系中通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积极情感,更不敢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或态度;他们内心里有极深的不安全感,为人处世会有过度的防御,或者可能会通过追求完美,以满足自己无意识的安全需求;他们很在乎面子,不敢真实面对自己。然而,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一味地赏识和赞美孩子,就能让孩子培养出高自尊。所以,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们总能听到不分青红皂白的赞美,比如,“噢,你太棒了!”“你真厉害!”“你真行!”等夸赞之词。其实,长此以往,非但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会把孩子教育成自负、自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自尊,绝不是靠空洞的心理强化产生的。脱离了实际的、夸张的,甚至是虚假的赞美,就如同“捧杀”。不仅没有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反而让孩子错误认识和判断自己,逐渐变得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
那么应当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自尊呢?首先要让孩子成为言行一致的人。真正的自尊只存在于真实的行动、真实的实践之中。高自尊的人,对自己是认可的,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或者与别人的比较来获得价值感。因此他们极为重视自己的言行,并力求一致。他们也不需要把自己伪装起来讨别人喜欢,不需要成为另外一个人,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孩子常常撒谎,言行不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向公众表明他说的话无关紧要,大家不必相信和在意他的话。久而久之,他也开始不相信自己,进而觉得自己不够好,更需要通过包装、夸张,来变成另外一个人,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要让孩子了解自己,并自我接纳。成长的目标,就是成为自己,当然是一个真实的自己。而我们如今的教育,总是讲“好”,要求孩子做“好孩子”,而忽略“真”。如果失掉了“真”,“好”就会变成一种强制和虚假。孩子将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忽略自己的需求,牺牲自己的观点,只为换取别人的好感和好评。其实,每个人都会存在缺点和劣势。我们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同时也要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勇敢面对来自环境的贬损因素,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误、缺点而过分苛责自己,也不会用别人的负面评价来定义自己,能综合自己的经验,更全面、真实地看待自己的“好”和“不好”。同时,我们还要告诉孩子,因为我们是人,所以我们能体会到各种情绪,既有快乐的,也有痛苦的。当经历痛苦的情绪时,不要压抑,要接受它们,体会它们,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排解它们。每个人都不需要戴着面具生活,按照别人的评价来主导自己的情绪。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最后,还要让孩子认识到生活是有目标的,自己是有使命的。能够设定自己的目标、感觉自己有责任的人,对自己的价值更为认可,他们做事情的动机不是为了获得掌声和赞美,而是从内心深处迸发的对这件事情的渴望和热爱。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独立的人,才是社会的栋梁和家庭的依靠。
哈佛大学曾经针对一群条件相当的年轻人,进行过一次关于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令人非常吃惊!那27%的人过得很不如意,工作不稳定,入不敷出,常常怨天尤人;那60%的人大部分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事业平平;那10%的人都是各专业、各领域的成功人士,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事业有成;那3%的人全部成为了社会精英和行业领袖。由此可见,清晰长远的目标对一个人的成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断奶”
“儿子快十岁了,成天还要我陪着才能入睡。有几次,我把他哄睡着就回自己房间睡觉,结果半夜他突然醒来大哭。我于心不忍,又陪他睡一起。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让他独自睡觉。”
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完全可以独睡,很多事情完全可以自理。但很多时候,由于孩子从小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就会对父母过于依赖。而到了孩子本该“断奶”的阶段,很多父母也舍不得孩子从自己身边分离,。与其说是孩子过度依赖父母,倒不如说是父母自己不愿意让孩子“断奶”。陪着孩子睡,自己才能睡得香;喂着孩子吃,自己才能安下心;围着孩子转,自己才能闲不住。
曾在媒体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爱极了孩子的母亲,从儿子出生后就和孩子在一个床上睡觉。一睡就是十九年,直到儿子考上大学,而孩子的父亲则被撵到另一个房间里。虽然这种极端的事例不多见,但现实生活中,不愿意放手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很多父母从小就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做法,从性质上跟这个事例无异。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父母都是这样做的:5岁,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父母都很乐意替孩子的人生做主。很多人还把这样做解释为“我太爱孩子了,舍不得让孩子受苦受累”“我都是为了孩子好”等,并说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因此,他们才把孩子人生的每一步都安排好。殊不知,这样做,很可能剥夺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利。很多选择,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父母的考虑。因为他们始终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希望能够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些做法,基本上都会被父母冠以“爱孩子”的美名。然而,这种看似对孩子的爱,却有可能演变成一种伤害。不仅害了父母自己,而且害了孩子一生,甚至害了一家人。
一个总是依附于父母的人,永远都无法学会独立面对社会,更无法自己独立生活,最终失去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过度的爱,其实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害。其实导致父母不愿对孩子放手的原因,既有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客观因素,更有很多人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的心理因素。深入分析,其实就是很多父母自己不愿跟孩子一起“断奶”,希望通过孩子的依赖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感,通过对孩子的呵护来寻找成就感。
女儿伊伊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纠结。心里总是对孩子一百个不放心,老是为孩子到了幼儿园会不会自己吃饭、午睡会不会穿脱衣服、会不会生病感冒、上厕所会不会擦屁股等事情操心。但没过多久,我们发现伊伊以前在家不会做的事情,在幼儿园很快就学会了。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往往都能做得很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往往比家长想象的更强。有一次,我参加伊伊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有机会观察孩子们的午餐过程。当天的午餐,有一道菜是虾。平时在家里吃虾,我们都会给伊伊剥好壳,因为孩子一直说自己不会剥。可是那天,老师不允许任何家长帮忙给孩子剥壳。最后我发现,班上每个孩子都知道吃大虾得先去头,再去尾,最后剥掉壳。令我吃惊的是,班上34个小朋友,没有一个不会自己动手剥虾的,哪怕是平时在家吃饭不乖的孩子。回家的路上,我好奇地问伊伊,怎么在幼儿园会剥虾,在家还要我们帮着剥。伊伊做了个鬼脸,略带娇气地回答:“我自己剥还是挺累的啊,不小心还会扎着手的。而且外婆一直都给我剥了壳,我再吃的呀!”看来,在孩子心里,任何事情,只要能寻找到靠山,就不愿自己动手。长期这样做,孩子就容易养成一种依赖心理,在心理上难以跟父母“断奶”。但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如果我们不跟孩子一起在心理上进行“断奶”,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屁孩”。
曾经有人戏称,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从孩子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的每一个阶段,没有父母不操心的事情。但是孩子们往往却并不领情。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上娇气十足,在性格上我行我素,在人际交往上自我中心,在面对挫折时不知所措。
曾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打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只是因为父亲没有及时给他一百元压岁钱;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整日游手好闲,完全靠“啃老”度日。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自动提款机。既然有了提款机,还需要出去工作吗?父母变成了溺爱的父母,孩子变成了忤逆的孩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然,这些都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但由于父母的娇生惯养,导致孩子脾气暴躁、依赖性强、性格孤僻的现象,则比比皆是。
有一次,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我这里咨询。孩子成绩很差,父母担心孩子不能考上高中,所以想让我跟孩子谈谈,让他有点紧迫感,努把力至少能考上高中。孩子是随着父母一起进来的,有一个大书包爸爸始终拿着。坐了一会儿,妈妈想起来孩子没有吃早饭,于是忙不迭地去附近的肯德基给他买吃的。孩子很内向,问一句答几个字,有时候根本就沉默,只有爸爸在一旁替他回答。早饭买来了,孩子有了点笑脸,又立马问妈妈,有没有买烤鸡翅。妈妈连声说:“对不起,我忘记了,对不起”!听到这里,孩子一脸怒气,推门而出,妈妈也马不停蹄地紧跟着出去安慰孩子。剩下爸爸很尴尬地看着我,赶紧跟我解释:“这个孩子我们操了很多心,只是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做。毫不夸张地说,冬天的衣服我们都是要捂暖和了,才给他穿。起床后洗脸水打好,牙膏都是挤好的。我们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为什么他就是不理解呢?”
这位爸爸的困惑,其实也是很多家长的疑惑。为什么孩子不能理解我们的一番苦心?为什么父母做得越多,结果却适得其反呢?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一个观念:孩子是你生的,但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父母常常把孩子当成完全属于自己的宝贝,把孩子当成是生命的延续,认为孩子是要继承我们的意愿,弥补我们生命中的遗憾的。于是,我们对孩子就有非常多不合理的期望。事事都要大包大揽,对孩子无微不至,怕他经历父母经历过的曲折,怕他吃了父母吃过的苦,怕他承受不起风雨,也让他肩负了父母过多的期望。最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不能担负责任,事事依靠父母,甚至不快乐、不幸福的人。
蒙台梭利曾这样说:“每一个独立了的儿童,他们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他们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虽然孩子需要母亲怀胎十月,靠父母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但是孩子作为独立的人,应该是拥有独立人格,并能承担自己责任的人。就像《圣经》里面所说:“你们要知道,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他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你们只是负责照顾。”如果我们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不要试图去霸占他。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旁观者,我们需要为他们的成长鼓掌,我们需要扮演好一个指引和陪伴者的角色。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不能依靠任何人,他只能依靠自己。他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能像我们一样,一步一步,曲曲折折地走向成熟。
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读懂孩子
“我家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平时总喜欢跟同学争论一些问题,偶尔课堂上还会引起争执,惹得老师经常向我们反映。我们觉得,孩子们争论的这些问题不是太幼稚,就是太无聊,对学习也没啥帮助。很多时候大人批评他,他还老是不高兴。我该怎么引导呢?”
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同学之间发生点小争执或者轻微的动手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进入学校,面对的是集体生活,既会遇到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也会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同学和老师。这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也是学会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必要过程。如果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出现争吵,甚至打架等举动,我们先不要急着给孩子们贴上“不听话”“欺负人”等标签,更不要粗暴干涉孩子之间的事情。否则,我们就可能把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搞得满城风雨,给孩子常来不必要的伤害。
2012年,《大河报》刊登了一则题为“同桌两个娃娃,嘴仗打出国际问题”的新闻:据郑州一位家长反映,孩子在小学有个外国小同桌,上课时说将来当上国家领导人,就占领中国,孩子因此和她吵架。班主任让孩子写检查、向对方道歉……这件事情,当时在微博上引起热议,既有谴责班主任小题大做的,也有批评家长不该过度保护孩子的,当然还有力挺家长坚持不让孩子认错的。
看完整个事情的经过,我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无论班主任还是家长,只要回到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视角,或许就不会上升到“国际问题”的高度了!对于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上述争执与其上升到爱国主义和“国际问题”的高度,倒不如把它当作两个懵懂孩童之间的一场玩笑,只是因为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搞成了一个“国际玩笑”而已。
从本质上来看,这跟两个孩子互相之间骂脏话没有太大差异。而作为成年人,首先需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也要有更多了解。其次,还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并把握好处理事情的原则和尺度。班主任完全可以先跟外国女孩详细交流,搞清楚她当时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然后再引导她认识到,这样说会牵涉到政治敏感问题,避免下次再脱口而出类似话语。同时,也要让中国孩子认识到,这只是外国同学的一句玩笑话,并理解和肯定他爱国的本意,引导他摒弃前嫌,跟同桌友好相处。双方的思想工作做通之后,再鼓励两个孩子自己解决先前的纷争,恢复彼此的同桌情谊。至于他们通过何种方式,老师其实完全可以放手,没有必要一定让中国孩子写检查和道歉。同样,作为家长,更需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并鼓励孩子自己面对和解决同学之间的事情。家长需要肯定和鼓励孩子的爱国情怀,但不至于鼓动孩子不要跟对方道歉,甚至强化孩子之间的对立,这样做就显得有些越俎代庖了。同时,我们不要用成人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去取代孩子的思考和判断。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很多时候跟成年人的判断大相径庭。
我家伊伊的很多爱好,就让大人有些看不懂。她每次出门,最喜欢捡拾地上的树叶和石头,常常把这些分文不值的东西,当作心肝宝贝带回家。为此,她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盒子来装她捡来的这些“宝贝”。而爱干净的外公,往往看不惯伊伊的这些举动。有一次,大扫除的时候,外公把伊伊收藏的这些东西扔进了垃圾桶。伊伊知道后,跟外公大哭大闹了一番。一边哭一边指责外公:“我的东西,你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允许,就把它们扔掉了呢。你赶快去垃圾桶捡回来。”等外公下楼去看的时候,这些“宝贝”已经被清洁工拉走了。伊伊只好作罢,但我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的伤心和气愤。外公整理房间,也是为了家庭环境的整洁和干净。可惜的是,他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凡事应该由大人说了算。但即使是孩子,也有了独立的意识,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也希望获得尊重。当我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并没有责怪孩子。我只跟伊伊说,为了家中的环境卫生,以后捡来的树叶和石头,都要清洗一下再放进盒子珍藏,并且让她告诉外公,哪些东西是不要随便扔掉的。最后,我还和伊伊用捡来的树叶做了一幅很漂亮的粘贴画。这件作品让外公大吃一惊,连忙感叹,原来树叶还可以做成如此精美的手工作品。通过这样的做法,我相信老人家也会逐步改变一些固有的看法,慢慢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待孩子。
要想读懂孩子,我们还需要掌握孩子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每一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表现也不同。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研究儿童行为40多年,了解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人们甚至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出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行为阶段。
《文汇报》曾经刊登一篇题为“教你读懂N岁孩子”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孩子从两岁到八岁这个阶段,每一年的行为特征和变化,现摘录如下:1.2岁孩子:“不”字当头,打滚耍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从大约1岁半到2岁半前后,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因此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2.3岁孩子: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虽然在3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从3岁半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3.4岁孩子: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喜爱户外活动,喜爱刺激。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而到了4岁半,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4.5岁孩子:开朗而愉悦,懂事了、讲理了,一心一意要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了、有节制了,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5岁的小孩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5.6岁孩子: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个性极端两极化。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而且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6岁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6.7岁孩子:不再像6岁时那样爱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的评价了。而且,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了。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7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但7岁孩子已经开始出现道德感的萌芽。7.8岁孩子:典型特质是性格外向而开朗。他充满活力,喜欢冲上去迎战一切困难和挑战,而且做起事来爽快多了,忽然变成话匣子了。他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带给8岁孩子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他对好与坏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父母的指令,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做出自己的判断。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他这时充满了探索的兴趣,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如果家长了解了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真正读懂了自己的孩子,就会明白,何时需要紧紧抱住孩子,何时需要温柔地把孩子推开;以及采用哪种方式推开孩子,才不至于伤害孩子。
孩子,我该拿什么来爱你
2012年8月,《北京晚报》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报道称在一家苹果产品销售店门前,一名女孩怀抱一台iPad,一脸愠色。而不远处,一名中年女子蹲在墙角,手捏纸巾,低头不时抽泣。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名女孩即将去外地上大学,今天特意过来买数码产品,“她上来就要买iPhone4s、iPad3和macbook这‘苹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超过2万元的支出让母亲觉得有些吃不消。”当母亲表示为难时,女孩大喊一声:“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说完便扔下母亲,扬长而去。妈妈低头抽泣和女儿扬长而去的画面,不禁让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这孩子究竟怎么啦?父母辛辛苦苦抚养她长大,不知恩图报,反倒把父母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只会啃老和索取,只知炫富和虚荣。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这些疑问和说法,其实都直指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到底该拿什么来爱我们的孩子?究竟该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并懂得回馈这份爱?”
很多父母常常觉得,爱孩子就是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在最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所以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吃最好的、用最贵的、穿最奢侈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一天,当父母无力承受的时候,他就会心理失衡,也会抱怨指责,甚至还会做出过激行为。
我身边有这样的孩子,妈妈在医院上班,爸爸开公司,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不错。从小吃的大多是有机食品,穿的大多是名牌服装,用的是最好的手机和最新的电子产品。我们跟他开玩笑说:“你走出去就是万元户了!”因为他全身上下的行头,累计起来的价值肯定超过一万。到了小学和初中他,已经是非名牌不穿了,一双鞋1000多元,一件衣服2000多元。孩子亲口这样跟我说:“我爸爸和妈妈赚钱很容易的,所以花这点无所谓。他们就是我这辈子的自动取款机。”我真的不知道,当为人父母听到这番话会作何感想。从孩子的话中可以感觉到,他完全没有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丝毫没有感恩父母对他的养育。反而觉得,即使一辈子“啃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抱有这种想法的孩子,虽不能代表大多数青少年,但也绝不是少数孩子。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我们真的学会了正确地爱孩子吗?爱的方式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种爱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爱。父母是否爱孩子,不是父母说了算,而是孩子的真切感受说了算。更为关键的是,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我们经常发现,很多父母全身心地去爱孩子了,但是孩子却没有体会到这份爱。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全身心的爱,却成为了孩子的桎梏。中国有句俗语:“养儿才知父母恩。”换句话说,对父母的爱的体会,要等到自己成为父母才能明白,这是非常悲哀的。因为爱是亲子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真切的爱,那么亲子的沟通往往不能有效进行。
为什么我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爱?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养育的孩子却不懂感恩、甚至还会恩将仇报?其中,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深刻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错了什么,更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地爱孩子,怎样才能使孩子自主掌控人生。
首先,家长对孩子的爱,用心表达比用钱表达更重要。爱孩子,并非要在物质上毫无节制地满足他。要选对的方式,而不是买贵的东西。心理学家就“如何表达爱”概括了5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肯定的言辞”“身体的接触”“精心的时刻”“礼物的馈赠”以及“服务的行动”。这五种表达方式,都能让对方感受到爱,而且它们可以一起出现或交替运用。这五种表达爱的方式,既适用于爱人之间,当然也适用于亲子之间。在这五种方式中,只有一种方式是需要花钱的,其他方式只需要用心就可以。只要用心,一片漂亮的树叶就是一份精心的礼物;只要用心,关键时刻的一个眼神就是一份会心的礼物;只要用心,睡前的一个拥抱或亲吻就是一份称心的礼物;只要用心,孩子进步时的一句赞美就是一份贴心的礼物。通过用心而非只用钱表达爱,父母也会收获一个充满爱的孩子。
其次,家长对孩子的爱,节制比泛滥更重要。我们对孩子的爱,并非多多益善,尤其在物质方面。中国的家长,总是担心自己亏待了孩子,总是喜欢把所有最好的给到孩子,总是愿意满足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但我们真的需要改变这样的教育观念了。在伊伊想要玩具时,我们会让她自己挑,但是约定每次只能挑一个,然后引导她去比较价格,尽可能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在小区玩耍时,如果她想要买一些小零食,我们会跟她约定每次只能买一种,然后让她自己拿钱去买。渐渐地,伊伊就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当我们一起到外面去购物,看到价格太高的东西,她就会自言自语地说:“太贵了,不买了。如果把爸爸的钱用完了,我们就没有吃的了。”还有很多父母,喜欢用爱来合理化我们的一切行为。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比如,孩子正在写作业,爱孩子的妈妈,一会给他送点吃的,一会给他倒杯水,顺便看看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在妈妈的眼里,这是照顾孩子,这是充满爱的举动。可是在孩子眼里,就演变成不断地被干扰、被侵犯。这样沉重甚至泛滥的爱,常常令孩子不能喘一口气。
最后,家长对孩子的爱,独立比包办更重要。我们的家长,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大包大揽,这也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心理。遇到任何事情,首先不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而是让父母来承担、来帮助。曾经有家长问我:“其实我也知道要让孩子独立,可是当我看到孩子走弯路,难道我不去管吗?毕竟我比他有经验,我本来可以指导他的,难道你不说,就让他走弯路吗?”其实,问题本身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怎么做。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经验,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引导,甚至需要我们去帮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怎么加以引导,怎么做才能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又不至于让孩子走太多弯路。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把握好度。
再让我们来看看父母担心什么。父母最害怕的是孩子受伤害,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一帆风顺地长大,没有什么波折就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作为活了大半辈子的成年人,家长最应该知道,在一生中怎么可能不经历苦痛,怎么可能没有波折。所以我们最应该害怕的,不是孩子受伤害,而是孩子受了伤害不能痊愈。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孩子强健的心理免疫系统。不是让孩子不受伤、不痛苦,而是让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就如同汽车的引擎,小引擎开上陡峭崎岖的山坡容易损坏,但如果是大的引擎,就能够顺利爬上山坡。因此当孩子遭受挫折时,我们想的不应该是如何才能不让孩子受苦,而是引导他怎么直面挫折,怎么舒缓情绪,怎么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强健的心理免疫系统。
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请放手
“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幼儿园开始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庭作业。但每一次写作业,总要大人全程陪着才能做完。并且很多简单的题目,自己也不愿动脑筋,就等着我们给他说答案。哎,今后上小学了咋办呢?”这是一位网友向我咨询时提到的一个问题。听她这么一说,直觉告诉我,孩子以前的学习,家长一定过度干涉,甚至让孩子养成了家长陪读的习惯。最后问下来,结果跟我最初的猜测八九不离十。现在的孩子确实很辛苦,升学压力非常大。为了确保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家长,能提前学习的就亲自教或者上培训班,能陪读的就跟着孩子一起读。
2012年9月《新闻晨报》有一则“六年陪读炼就‘万能奶奶’,老人家您累不累?”的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深思。报道中的这位奶奶,每天忙完“买汰烧”,还得陪读陪练到深夜,已经陪孙子上过奥数、英语、钢琴、黑管、围棋、美术、书法等多个培训班,自夸“凡是孙子学过的都会”。
其实,父母或长辈陪读早已不是个例,曾经有个家长跟我诉苦,每天的业余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所有的科目,回家后,妈妈都要重新讲述一遍给儿子。所有的作业,必须妈妈陪着,孩子才能完成。如果妈妈离开一步,孩子就不会好好写作业,如果没有妈妈的陪读,孩子的作业永远完不成。现在的父母也很辛苦,上班劳累了一天,回家还有第二份工作等着,晚上和周末都要守着孩子学习。而且正如前面提到的案例一样,父母也好、祖父母也好,陪读的劲头往往比孩子还努力和刻苦。陪着孩子读书的父母或长辈,也许几年后就会发现一个问题,等到孩子就读的年级越来越高,课程内容会更复杂。当父母或长辈无力陪读的时候,已经习惯于依靠家长的孩子,就会迷失学习的方向,成绩就会直线下降。
我以前的一位女同事,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了陪孩子一起学习的习惯。只要孩子在家写作业,她就会一刻不离地守护在儿子身边。对于儿子的学习,她完全做到了有求必应。有时候,幼儿园里面布置的手工作品,也几乎完全是妈妈主导完成的,偶尔还是妈妈全部代劳的。因为有妈妈的看管,甚至是代劳,儿子学习的知识就比别人多,完成的作业就比别人好,做出的手工就比别人漂亮。到了小学,奥数的课程也是她全程陪着儿子一起上的。“因为难度比较高,老师讲课速度比较快,所以,我和他一起听课,帮他记录笔记,然后回家对他进行指导,况且同班的大部分家长都是在教室陪读的。”到了小升初的时候,孩子如愿考进一所很好的学校。但是,不到一个学期,学习成绩急转直下,并且回家做作业,总是喜欢拖拖拉拉,如果她不坐在儿子旁边看着,儿子做作业的速度还会更慢。当她向我咨询的时候,我明确告诉她,目前这个状况就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以前她对孩子的学习管得太多、逼得太紧、陪得太多。虽然此前我就一直劝她,不要对孩子的学习管得太多,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当孩子实在搞不懂再出手帮忙。等到问题严重了,我再跟她说的时候,她似乎才有些明白,之前帮孩子做得太多了。
类似于她的这种陪伴,看似在关心和呵护孩子,实则侵占了孩子独立的空间,剥夺了孩子试错的机会,剪断了孩子单飞的翅膀,阻断了孩子成长的步伐。并且在陪读中,父母的耳提面命,常常让孩子不知所措。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的自我思维被成年人的思维所左右。本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发展的,而成人却偏偏喜欢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孩子身上,结果导致孩子逻辑思维的混乱。在陪读中,父母还喜欢做出一副“我为了你的学习,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如果你成绩再不好怎么对得起我”的姿态,此时的孩子往往会压力倍增,焦虑不安,甚至导致厌学。在陪读中,父母的全知全能,也让孩子容易对自己的能力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对自己失去信心,最后甚至发展到完全依赖父母的地步。
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家长完全没有搞清楚“学习这件事情,到底谁是主体”。我们要明白,学习这件事,孩子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父母和长辈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操心,仅仅是配角而已,不能起主导作用。适当协助无可厚非,越俎代庖万不可取。只有把孩子这个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孩子的学习成绩才能真正提高。但也请家长注意,家长不陪读,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学习就放任不管。孩子做作业的规矩,写字的规范,作业之前复习,作业之后预习,作业时间的控制,可以由家长来引导或督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家长应尽的职责,但是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学习当成家长自己的事情。“万能奶奶”“万能父母”并不一定培养出万能的孩子,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为了孩子的顺利成长和健康发展,不论家长掌握的知识多么丰富,自身的能力多么杰出,在孩子面前我们都要学会示弱、学会隐藏、学会放手,把本属于孩子的自信和尊严归还给孩子。
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需要学会放手。这一点,我们从幼儿园阶段就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减少对孩子自主学习的干扰,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都交还给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当孩子遇到不懂的地方,伸出援手帮助他;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亮出臂膀支持他;当孩子遭到失败的时候,敞开胸怀拥抱他。
伊伊上大班以后,看到别的小朋友开始学拼音、做算术、写汉字,便主动要求我们给她买一些练习本,供她学习之用。每天,她都会抽出半小时左右来,从简单的加减法、拼音字母,写到常用的汉字,每一本练习册,一次只做一页。当伊伊做这些练习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会守在旁边。即使她有不会的地方,也让她暂时空着,等她全部完成以后,我们再去检查和帮她解答。渐渐地,我发现伊伊养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每天晚上七点多,吃过晚饭之后,她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自己的练习本,开始专心致志地做练习。完成后,她就主动拿给我们检查。通过这大半年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也相信她能尽快适应小学以后的学习。在跟幼儿园老师的交流过程中,老师高度评价伊伊在幼儿园里面的学习状态。跟很多小朋友相比,她上课很认真,也很投入,学习习惯很不错。老师还告诉我,根据她多年的经验推测,伊伊进入小学后,家长用不着操心,一定能好好学习的。听幼儿园老师这么一说,我也对伊伊更有信心了。同时,我还暗自欣喜,我们的教育理念正在孩子身上逐步得到验证。
……
展开
好母亲的天然优势与特别使命是培养孩子的亲密性,好父亲的天然优势与特别使命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甚至可以说,好父亲是帮助孩子剪断过于依赖母亲那根精神脐带的人。显然,这既是父亲的神圣责任,也是一种艰难的挑战。《把孩子温柔地推开》的作者是个好父亲,该书令人信服的价值与魅力恰恰在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从一位养育过两个儿子的过来人的角度看,这本书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亲子教育图书,我相信年轻父母一定会从中受益。我特别推崇本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成绩的背后是成长。
——张文贤(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付老师从一个爸爸的角度,更是从一个教育专家的角度,结合当下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用一个个鲜活的个案和他亲身养育女儿的经历,告诉家长们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主、负责任的孩子的话,应该怎么做。相信广大家长朋友一定可以通过该书受益匪浅。
——刘称莲(亲子畅销书作家,教育专家)
父亲的角色使本书从案例到分析都务实而温情,真实、细致,贴近人心。专家的身份又使本书充满理性,准确、透彻,富于启示。
——鲁稚(亲子畅销书作家,教育专家)
在看多了妈妈育儿经后,小平老师的爸爸育儿经显得尤为珍贵。孩子爸爸不关心孩子教育的,妈妈买一本送给他;关心孩子教育的爸爸,不用说,一定会收藏吧。
——雁雯(《家教》杂志主编,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