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把孩子温柔地推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431305
  • 作      者:
    付小平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孩子是自己的原创,不是父母的复印件           

  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是幼儿家长和小学生家长的必修课
  一部告诉中国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潜心之作

展开
作者简介

  付小平,复旦大学博士,知名亲子教育专家,《北京青年报》和《现代教育报》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作家,新浪育儿名博博主,著有《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作者多年来致力于儿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研究、咨询和培训工作,始终坚持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尤其主张“不走极端”的教育观念,“不玩概念”的教育态度,“不搞形式”的教育行为。
  作者曾接受《中国青年报》《大河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东方早报》《现代快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等多家大型媒体采访,并在《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东方早报》《现代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父母世界Parents》《家教》《孩子》《时尚育儿》等报刊发表数十篇教育类文章。

展开
内容介绍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原创,而不是父母的“复印件”!
  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不可能永远依靠别人,很多时候只能依靠自己;他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能和我们一样,一步一步、曲曲折折地走向成熟。作为家长,我们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旁观者,更多的是为他们的成长鼓掌,更需要扮演好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角色。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开始得越早越好,需要从幼儿阶段延续到小学阶段,甚至是中学阶段,但学龄前和小学阶段始终是最为关键的时期。《把孩子温柔地推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主线,选取了跟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家长的观念和智慧等相关的四十多个教育话题。内容既源于自己的亲子教育实践,也源于多年的教育行业经验。
  这是一本让父母懂得如何把孩子温柔地推开、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的亲子教育秘籍。

展开
精彩书评

  好母亲的天然优势与特别使命是培养孩子的亲密性,好父亲的天然优势与特别使命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甚至可以说,好父亲是帮助孩子剪断过于依赖母亲那根精神脐带的人。显然,这既是父亲的神圣责任,也是一种艰难的挑战。《把孩子温柔地推开》的作者是个好父亲,该书令人信服的价值与魅力恰恰在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从一位养育过两个儿子的过来人的角度看,这本书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亲子教育图书,我相信年轻父母一定会从中受益。我特别推崇本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成绩的背后是成长。
  ——张文贤(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付老师从一个爸爸的角度,更是从一个教育专家的角度,结合当下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用一个个鲜活的个案和他亲身养育女儿的经历,告诉家长们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主、负责任的孩子的话,应该怎么做。相信广大家长朋友一定可以通过该书受益匪浅。
  ——刘称莲(亲子畅销书作家,教育专家)
  
  父亲的角色使本书从案例到分析都务实而温情,真实、细致,贴近人心。专家的身份又使本书充满理性,准确、透彻,富于启示。
  ——鲁稚(亲子畅销书作家,教育专家)
  
  在看多了妈妈育儿经后,小平老师的爸爸育儿经显得尤为珍贵。孩子爸爸不关心孩子教育的,妈妈买一本送给他;关心孩子教育的爸爸,不用说,一定会收藏吧。
  ——雁雯(《家教》杂志主编,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妈妈)

展开
精彩书摘
  独立篇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既是自己血脉的传承,也是家族希望的延续。毋庸置疑,我们都爱孩子,对孩子也抱有期望,希望孩子能够飞得比我们更高、过得比我们更好;我们愿意付出全部的心血,为孩子铺就一条更平坦、更宽阔的人生之路。但请父母记得,每一个人,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他们的生命旅程,必须靠自己独立行走,没有人能够代替和包办。父母永远都只能是引路人,引领孩子的成长,而非取代孩子的人生。孩子和我们一样,只能用自己的双手开创自己的未来。
  信任孩子,孩子才能独立
  “女儿上大班了,还不会自己穿脱衣服。在家有我们帮忙,幼儿园有老师帮忙。主要是担心孩子穿不整齐,或者把衣服弄坏。以后上小学了,孩子怎么办啊?”
  在学龄前和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很多家长非常关注,但往往又不知所措的话题。正因为很多人担心小孩子做不好自己的事情,甚至还会给大人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就把孩子的事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说到底,就是很多家长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总是怀疑孩子的成长动力,一直把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嘴里”。于是,我们就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怪事:熟背唐诗、会读英语课文的小学新生,却连系鞋带这么一件最不起眼的小事都不会。
  2012年9月3日,《半岛都市报》记者来到洮南路小学一年级(1)班,这个班里面有35名刚刚迈入校园的孩子。为了解孩子们掌握的生活技能情况,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记者在这个班级进行了简单调查。调查发现,该班35个孩子中有21个孩子不会自己整理文具、28个孩子不会自己包书皮、20个孩子不会自己剥鸡蛋皮、26个孩子不会洗碗、24个孩子不会自己洗脚,只有几个孩子会看钟表时间。最令记者惊讶的是,班上35个孩子没有一个会系鞋带。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原本应该在学龄前就已经熟练掌握。只有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很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独立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我们绝不能简单照搬某个理论或别人的经验,而是首先要充分了解和信任自己的孩子,探索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但大多数家长却总喜欢大包大揽、越俎代庖,从吃穿住行,到玩什么、怎么玩,学什么、怎么学,很少没有家长的干涉甚至包办。我曾经在饭桌上看到一位家长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当大家一落座,她的话题,就一直在孩子身上打转:“宝贝,这个蔬菜,你要吃,你看你头发偏黄,就是蔬菜吃得少。”“宝贝,这个鱼你要多吃点,对你的学习成绩提高有帮助,你看你的数学老是拖后腿,你们班上那个第一名到底是怎么学的,你要多向别人请教。”“宝宝,这个油炸的东西你不能吃,你看你都上火了……”我不知道,如果大人听到这些话,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但我相信,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一定会觉得,最好不要有自己的想法,最好大人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一旦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那么他就很难独立了。即使在生理上长大成人,他在心理上仍然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这就难免出现,孩子上了大学竟然还把日积月累的脏衣服寄回家,让大人帮忙洗等类似的极端案例。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并不在于孩子,而恰恰在于父母。因为我们很少给孩子成长的机会,没有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从而使他的独立性一点点丧失。
  要让孩子能够尽早独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首先,要允许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一旦具备独立思维,孩子的很多行为自然就会独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立思想比独立行为更为可贵、更为重要。但独立思维绝非短时间内就能形成,这跟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大人自身能否独立思考等方面密切相关。
  女儿伊伊上大班时,有一天早上,我送她上幼儿园,让她把书包像往常一样背上。她突然把书包放到一边,对我说:“书包里面什么都没有,干嘛要背去呀!”我转念一想,是啊,以前确实书包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却一直让她每天背来背去。而且幼儿园老师以前在家长会上提到过,书包可以不用背到学校。伊伊说出来的这一句话,看似是突发奇想。其实不然,因为我们平时在家,就比较尊重她的想法,也鼓励她跟大人讨论一些自己能够理解的话题。所以,如果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蹲下来平等地跟孩子对话,那么,孩子自己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多,独立思维自然而然就会逐渐形成。
  其次,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确实应该无私地爱孩子,但是这种爱,绝不是大包大揽,更不是帮孩子做出每一个决定。孩子的人生只能是自己做主,任何大人都无法代替。否则,他的人生将留下很多遗憾,甚至会是残缺的。自从伊伊上幼儿园以后,我们对她的原则就是,凡是自己能够做主的事情,最后决定权都在孩子自己手上。每当遇到一些孩子能够自己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总是首先鼓励她去试着自己解决。如果她实在想不出办法,我们就帮忙提供几个办法,供她自己思考和选择。等到孩子尝试了,如果还是需要大人的帮助,我们就让她指挥大人该如何帮助她。通过这些方式,孩子就会明白,这件事情始终是她自己的事情,而非家长的事情,她需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最后,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鼓励孩子的独立行为。其实,孩子的很多事情,四、五岁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自己完成,比如穿衣脱衣、系鞋带、洗澡、吃饭、擦屁股、背书包等等。但是,很多家长因为不相信孩子能够自己做好,往往就包办孩子的一切,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做法,给孩子传递了一个错误信号,他是有靠山的,一切都可以由家长来帮他搞定。长此以往,孩子怎能学会自立,又何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伊伊在三岁多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提出要帮大人洗碗,我们全家都鼓励和支持。当时提出洗碗,是因为孩子在观察大人洗碗的过程后,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主动提出来。如果此时遭到我们的拒绝,一颗宝贵的好奇心和探究心可能就会被无情扼杀。当伊伊提出来后,我们就一起和她回忆大人洗碗的整个过程,先要怎么做,后要怎么做,然后再让她实际操作。这样一来,她就非常清楚洗碗的每个步骤了。同时还告诉她,如果不小心摔坏碗也没有关系,但不要用手去碰这些碎片,要赶紧让大人来帮着清理。有了这些引导,伊伊非常开心地开始了她的第一次洗碗,外婆就在旁边看着孩子,偶尔提醒她该如何操作。用了不到10分钟,伊伊就洗好了碗。外婆很开心地告诉我们,她还洗得挺干净的。很多人都会觉得,让这么小的孩子洗碗,有些不可思议。一是,孩子这么小肯定洗不干净,到时候大人还得再洗一次,太麻烦;二是,孩子这么小,如果失手把碗摔坏了,割破了手,岂不心疼。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归根结底是大人不信任自己的孩子,不放心让孩子多做尝试。当然,也有部分家长,常常矫枉过正,走入另外一个极端。一提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认为应该撒手不管,一切都让孩子自己来。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却得不到家长的援手,孩子需要安全时却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孩子需要指引时却看不见大人的身影。
  美国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认为,孩子需要经历3个9年期才能成为健康、独立的成年人:第1个9年,孩子处于对父母完全的信任和依赖中,父母的责任是要对孩子完全承担起责任;第2个9年,孩子学会信任自己并日益独立起来,父母的责任是维持一种控制力,但也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第3个9年,孩子变得独立自主,父母需要退到幕后,但仍然要为孩子提供支持。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并且,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会有所不同,家长承担的责任和放手的程度也都不同。
  让孩子独立,从培养自尊开始
  “我家孩子被老师认定为差生,这可怎么办啊?”“老师总说孩子不聪明,其他小朋友也经常看不起他,真烦啊!”家长类似这样的忧虑和抱怨,我们会经常听到,的确,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他自己也不会认可自己,长此以往,甚至会演变成人生的悲剧。曾经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13岁的宁夏小女孩在小学毕业典礼的当天上吊自杀了。孩子在遗书中写道:“爸爸、妈妈,我是个差生、我没考好,我上不了重点中学。”一个13岁的少女,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从遗言来看,她完全不认可自己,甚至没有发现自己的价值,轻易就否定了自己。
  爱孩子,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而要想成为独立的人最需要具备的品质就是自尊。自尊,是每个人幸福的基础,当然也是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关键。什么是自尊呢?自尊是对自我的一种态度,是对自我的价值、重要性,成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拥有高自尊的人,常常具有下面这些特质:有良好的自我认同,有充分的安全感,能够确认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弱点也能适当接纳;有很好的自主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够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有热情,敢去尝试,不怕犯错误,总能从错误中获得经验,从而更加肯定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寻找各种解决办法,也会坦然寻求别人的帮助;性格真实、坦然,不会扛着沉重的面子,敢于表现真实的自我,在与人交往中,也容易产生同理心。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高自尊和快乐正相关,越是自尊高的人,越容易感到快乐和幸福。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首先就要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
  与此相反,低自尊的人安全感差,依赖性强,他们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同,把自己的价值等同于别人的认同,就像“白雪公主”中的王后,总是把自己是否美丽归结于魔镜的评价。他们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自己,在生活环境中看到过多的负面因素,总觉得自己不行。他们也想做事,但总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总是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放弃。正因此,他们很少有自己的看法。嘴里总是挂着“某某说”,如“妈妈说”“爸爸说”“老师说”。即使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也不敢坚持。他们在人际关系中通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积极情感,更不敢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或态度;他们内心里有极深的不安全感,为人处世会有过度的防御,或者可能会通过追求完美,以满足自己无意识的安全需求;他们很在乎面子,不敢真实面对自己。然而,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一味地赏识和赞美孩子,就能让孩子培养出高自尊。所以,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们总能听到不分青红皂白的赞美,比如,“噢,你太棒了!”“你真厉害!”“你真行!”等夸赞之词。其实,长此以往,非但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会把孩子教育成自负、自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自尊,绝不是靠空洞的心理强化产生的。脱离了实际的、夸张的,甚至是虚假的赞美,就如同“捧杀”。不仅没有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反而让孩子错误认识和判断自己,逐渐变得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
  那么应当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自尊呢?首先要让孩子成为言行一致的人。真正的自尊只存在于真实的行动、真实的实践之中。高自尊的人,对自己是认可的,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或者与别人的比较来获得价值感。因此他们极为重视自己的言行,并力求一致。他们也不需要把自己伪装起来讨别人喜欢,不需要成为另外一个人,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孩子常常撒谎,言行不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向公众表明他说的话无关紧要,大家不必相信和在意他的话。久而久之,他也开始不相信自己,进而觉得自己不够好,更需要通过包装、夸张,来变成另外一个人,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要让孩子了解自己,并自我接纳。成长的目标,就是成为自己,当然是一个真实的自己。而我们如今的教育,总是讲“好”,要求孩子做“好孩子”,而忽略“真”。如果失掉了“真”,“好”就会变成一种强制和虚假。孩子将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忽略自己的需求,牺牲自己的观点,只为换取别人的好感和好评。其实,每个人都会存在缺点和劣势。我们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同时也要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勇敢面对来自环境的贬损因素,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误、缺点而过分苛责自己,也不会用别人的负面评价来定义自己,能综合自己的经验,更全面、真实地看待自己的“好”和“不好”。同时,我们还要告诉孩子,因为我们是人,所以我们能体会到各种情绪,既有快乐的,也有痛苦的。当经历痛苦的情绪时,不要压抑,要接受它们,体会它们,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排解它们。每个人都不需要戴着面具生活,按照别人的评价来主导自己的情绪。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最后,还要让孩子认识到生活是有目标的,自己是有使命的。能够设定自己的目标、感觉自己有责任的人,对自己的价值更为认可,他们做事情的动机不是为了获得掌声和赞美,而是从内心深处迸发的对这件事情的渴望和热爱。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独立的人,才是社会的栋梁和家庭的依靠。
  哈佛大学曾经针对一群条件相当的年轻人,进行过一次关于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令人非常吃惊!那27%的人过得很不如意,工作不稳定,入不敷出,常常怨天尤人;那60%的人大部分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事业平平;那10%的人都是各专业、各领域的成功人士,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事业有成;那3%的人全部成为了社会精英和行业领袖。由此可见,清晰长远的目标对一个人的成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断奶”
  “儿子快十岁了,成天还要我陪着才能入睡。有几次,我把他哄睡着就回自己房间睡觉,结果半夜他突然醒来大哭。我于心不忍,又陪他睡一起。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让他独自睡觉。”
  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完全可以独睡,很多事情完全可以自理。但很多时候,由于孩子从小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就会对父母过于依赖。而到了孩子本该“断奶”的阶段,很多父母也舍不得孩子从自己身边分离,。与其说是孩子过度依赖父母,倒不如说是父母自己不愿意让孩子“断奶”。陪着孩子睡,自己才能睡得香;喂着孩子吃,自己才能安下心;围着孩子转,自己才能闲不住。
  曾在媒体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爱极了孩子的母亲,从儿子出生后就和孩子在一个床上睡觉。一睡就是十九年,直到儿子考上大学,而孩子的父亲则被撵到另一个房间里。虽然这种极端的事例不多见,但现实生活中,不愿意放手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很多父母从小就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做法,从性质上跟这个事例无异。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父母都是这样做的:5岁,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父母都很乐意替孩子的人生做主。很多人还把这样做解释为“我太爱孩子了,舍不得让孩子受苦受累”“我都是为了孩子好”等,并说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因此,他们才把孩子人生的每一步都安排好。殊不知,这样做,很可能剥夺孩子自己做主的权利。很多选择,并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父母的考虑。因为他们始终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希望能够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些做法,基本上都会被父母冠以“爱孩子”的美名。然而,这种看似对孩子的爱,却有可能演变成一种伤害。不仅害了父母自己,而且害了孩子一生,甚至害了一家人。
  一个总是依附于父母的人,永远都无法学会独立面对社会,更无法自己独立生活,最终失去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过度的爱,其实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害。其实导致父母不愿对孩子放手的原因,既有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客观因素,更有很多人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的心理因素。深入分析,其实就是很多父母自己不愿跟孩子一起“断奶”,希望通过孩子的依赖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感,通过对孩子的呵护来寻找成就感。
  女儿伊伊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纠结。心里总是对孩子一百个不放心,老是为孩子到了幼儿园会不会自己吃饭、午睡会不会穿脱衣服、会不会生病感冒、上厕所会不会擦屁股等事情操心。但没过多久,我们发现伊伊以前在家不会做的事情,在幼儿园很快就学会了。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往往都能做得很好。孩子的自理能力,往往比家长想象的更强。有一次,我参加伊伊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有机会观察孩子们的午餐过程。当天的午餐,有一道菜是虾。平时在家里吃虾,我们都会给伊伊剥好壳,因为孩子一直说自己不会剥。可是那天,老师不允许任何家长帮忙给孩子剥壳。最后我发现,班上每个孩子都知道吃大虾得先去头,再去尾,最后剥掉壳。令我吃惊的是,班上34个小朋友,没有一个不会自己动手剥虾的,哪怕是平时在家吃饭不乖的孩子。回家的路上,我好奇地问伊伊,怎么在幼儿园会剥虾,在家还要我们帮着剥。伊伊做了个鬼脸,略带娇气地回答:“我自己剥还是挺累的啊,不小心还会扎着手的。而且外婆一直都给我剥了壳,我再吃的呀!”看来,在孩子心里,任何事情,只要能寻找到靠山,就不愿自己动手。长期这样做,孩子就容易养成一种依赖心理,在心理上难以跟父母“断奶”。但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如果我们不跟孩子一起在心理上进行“断奶”,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屁孩”。
  曾经有人戏称,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最好的父母,从孩子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的每一个阶段,没有父母不操心的事情。但是孩子们往往却并不领情。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上娇气十足,在性格上我行我素,在人际交往上自我中心,在面对挫折时不知所措。
  曾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打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只是因为父亲没有及时给他一百元压岁钱;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整日游手好闲,完全靠“啃老”度日。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自动提款机。既然有了提款机,还需要出去工作吗?父母变成了溺爱的父母,孩子变成了忤逆的孩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然,这些都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但由于父母的娇生惯养,导致孩子脾气暴躁、依赖性强、性格孤僻的现象,则比比皆是。
  有一次,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我这里咨询。孩子成绩很差,父母担心孩子不能考上高中,所以想让我跟孩子谈谈,让他有点紧迫感,努把力至少能考上高中。孩子是随着父母一起进来的,有一个大书包爸爸始终拿着。坐了一会儿,妈妈想起来孩子没有吃早饭,于是忙不迭地去附近的肯德基给他买吃的。孩子很内向,问一句答几个字,有时候根本就沉默,只有爸爸在一旁替他回答。早饭买来了,孩子有了点笑脸,又立马问妈妈,有没有买烤鸡翅。妈妈连声说:“对不起,我忘记了,对不起”!听到这里,孩子一脸怒气,推门而出,妈妈也马不停蹄地紧跟着出去安慰孩子。剩下爸爸很尴尬地看着我,赶紧跟我解释:“这个孩子我们操了很多心,只是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做。毫不夸张地说,冬天的衣服我们都是要捂暖和了,才给他穿。起床后洗脸水打好,牙膏都是挤好的。我们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为什么他就是不理解呢?”
  这位爸爸的困惑,其实也是很多家长的疑惑。为什么孩子不能理解我们的一番苦心?为什么父母做得越多,结果却适得其反呢?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一个观念:孩子是你生的,但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父母常常把孩子当成完全属于自己的宝贝,把孩子当成是生命的延续,认为孩子是要继承我们的意愿,弥补我们生命中的遗憾的。于是,我们对孩子就有非常多不合理的期望。事事都要大包大揽,对孩子无微不至,怕他经历父母经历过的曲折,怕他吃了父母吃过的苦,怕他承受不起风雨,也让他肩负了父母过多的期望。最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不能担负责任,事事依靠父母,甚至不快乐、不幸福的人。
  蒙台梭利曾这样说:“每一个独立了的儿童,他们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他们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虽然孩子需要母亲怀胎十月,靠父母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但是孩子作为独立的人,应该是拥有独立人格,并能承担自己责任的人。就像《圣经》里面所说:“你们要知道,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他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你们只是负责照顾。”如果我们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不要试图去霸占他。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旁观者,我们需要为他们的成长鼓掌,我们需要扮演好一个指引和陪伴者的角色。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不能依靠任何人,他只能依靠自己。他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能像我们一样,一步一步,曲曲折折地走向成熟。
  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读懂孩子
  “我家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平时总喜欢跟同学争论一些问题,偶尔课堂上还会引起争执,惹得老师经常向我们反映。我们觉得,孩子们争论的这些问题不是太幼稚,就是太无聊,对学习也没啥帮助。很多时候大人批评他,他还老是不高兴。我该怎么引导呢?”
  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同学之间发生点小争执或者轻微的动手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进入学校,面对的是集体生活,既会遇到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也会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同学和老师。这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也是学会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必要过程。如果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出现争吵,甚至打架等举动,我们先不要急着给孩子们贴上“不听话”“欺负人”等标签,更不要粗暴干涉孩子之间的事情。否则,我们就可能把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搞得满城风雨,给孩子常来不必要的伤害。
  2012年,《大河报》刊登了一则题为“同桌两个娃娃,嘴仗打出国际问题”的新闻:据郑州一位家长反映,孩子在小学有个外国小同桌,上课时说将来当上国家领导人,就占领中国,孩子因此和她吵架。班主任让孩子写检查、向对方道歉……这件事情,当时在微博上引起热议,既有谴责班主任小题大做的,也有批评家长不该过度保护孩子的,当然还有力挺家长坚持不让孩子认错的。
  看完整个事情的经过,我在微博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无论班主任还是家长,只要回到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的视角,或许就不会上升到“国际问题”的高度了!对于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上述争执与其上升到爱国主义和“国际问题”的高度,倒不如把它当作两个懵懂孩童之间的一场玩笑,只是因为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搞成了一个“国际玩笑”而已。
  从本质上来看,这跟两个孩子互相之间骂脏话没有太大差异。而作为成年人,首先需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也要有更多了解。其次,还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并把握好处理事情的原则和尺度。班主任完全可以先跟外国女孩详细交流,搞清楚她当时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然后再引导她认识到,这样说会牵涉到政治敏感问题,避免下次再脱口而出类似话语。同时,也要让中国孩子认识到,这只是外国同学的一句玩笑话,并理解和肯定他爱国的本意,引导他摒弃前嫌,跟同桌友好相处。双方的思想工作做通之后,再鼓励两个孩子自己解决先前的纷争,恢复彼此的同桌情谊。至于他们通过何种方式,老师其实完全可以放手,没有必要一定让中国孩子写检查和道歉。同样,作为家长,更需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并鼓励孩子自己面对和解决同学之间的事情。家长需要肯定和鼓励孩子的爱国情怀,但不至于鼓动孩子不要跟对方道歉,甚至强化孩子之间的对立,这样做就显得有些越俎代庖了。同时,我们不要用成人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去取代孩子的思考和判断。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很多时候跟成年人的判断大相径庭。
  我家伊伊的很多爱好,就让大人有些看不懂。她每次出门,最喜欢捡拾地上的树叶和石头,常常把这些分文不值的东西,当作心肝宝贝带回家。为此,她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盒子来装她捡来的这些“宝贝”。而爱干净的外公,往往看不惯伊伊的这些举动。有一次,大扫除的时候,外公把伊伊收藏的这些东西扔进了垃圾桶。伊伊知道后,跟外公大哭大闹了一番。一边哭一边指责外公:“我的东西,你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允许,就把它们扔掉了呢。你赶快去垃圾桶捡回来。”等外公下楼去看的时候,这些“宝贝”已经被清洁工拉走了。伊伊只好作罢,但我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的伤心和气愤。外公整理房间,也是为了家庭环境的整洁和干净。可惜的是,他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凡事应该由大人说了算。但即使是孩子,也有了独立的意识,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也希望获得尊重。当我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并没有责怪孩子。我只跟伊伊说,为了家中的环境卫生,以后捡来的树叶和石头,都要清洗一下再放进盒子珍藏,并且让她告诉外公,哪些东西是不要随便扔掉的。最后,我还和伊伊用捡来的树叶做了一幅很漂亮的粘贴画。这件作品让外公大吃一惊,连忙感叹,原来树叶还可以做成如此精美的手工作品。通过这样的做法,我相信老人家也会逐步改变一些固有的看法,慢慢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待孩子。
  要想读懂孩子,我们还需要掌握孩子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每一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表现也不同。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研究儿童行为40多年,了解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人们甚至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出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行为阶段。
  《文汇报》曾经刊登一篇题为“教你读懂N岁孩子”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孩子从两岁到八岁这个阶段,每一年的行为特征和变化,现摘录如下:1.2岁孩子:“不”字当头,打滚耍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从大约1岁半到2岁半前后,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因此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2.3岁孩子: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虽然在3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从3岁半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3.4岁孩子: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喜爱户外活动,喜爱刺激。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而到了4岁半,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4.5岁孩子:开朗而愉悦,懂事了、讲理了,一心一意要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了、有节制了,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5岁的小孩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5.6岁孩子: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个性极端两极化。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而且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6岁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6.7岁孩子:不再像6岁时那样爱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的评价了。而且,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了。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7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但7岁孩子已经开始出现道德感的萌芽。7.8岁孩子:典型特质是性格外向而开朗。他充满活力,喜欢冲上去迎战一切困难和挑战,而且做起事来爽快多了,忽然变成话匣子了。他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带给8岁孩子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他对好与坏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父母的指令,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做出自己的判断。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他这时充满了探索的兴趣,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如果家长了解了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真正读懂了自己的孩子,就会明白,何时需要紧紧抱住孩子,何时需要温柔地把孩子推开;以及采用哪种方式推开孩子,才不至于伤害孩子。
  孩子,我该拿什么来爱你
  2012年8月,《北京晚报》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报道称在一家苹果产品销售店门前,一名女孩怀抱一台iPad,一脸愠色。而不远处,一名中年女子蹲在墙角,手捏纸巾,低头不时抽泣。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名女孩即将去外地上大学,今天特意过来买数码产品,“她上来就要买iPhone4s、iPad3和macbook这‘苹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超过2万元的支出让母亲觉得有些吃不消。”当母亲表示为难时,女孩大喊一声:“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丢脸去吧。”说完便扔下母亲,扬长而去。妈妈低头抽泣和女儿扬长而去的画面,不禁让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这孩子究竟怎么啦?父母辛辛苦苦抚养她长大,不知恩图报,反倒把父母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只会啃老和索取,只知炫富和虚荣。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这些疑问和说法,其实都直指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到底该拿什么来爱我们的孩子?究竟该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并懂得回馈这份爱?”
  很多父母常常觉得,爱孩子就是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在最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所以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吃最好的、用最贵的、穿最奢侈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一天,当父母无力承受的时候,他就会心理失衡,也会抱怨指责,甚至还会做出过激行为。
  我身边有这样的孩子,妈妈在医院上班,爸爸开公司,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不错。从小吃的大多是有机食品,穿的大多是名牌服装,用的是最好的手机和最新的电子产品。我们跟他开玩笑说:“你走出去就是万元户了!”因为他全身上下的行头,累计起来的价值肯定超过一万。到了小学和初中他,已经是非名牌不穿了,一双鞋1000多元,一件衣服2000多元。孩子亲口这样跟我说:“我爸爸和妈妈赚钱很容易的,所以花这点无所谓。他们就是我这辈子的自动取款机。”我真的不知道,当为人父母听到这番话会作何感想。从孩子的话中可以感觉到,他完全没有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丝毫没有感恩父母对他的养育。反而觉得,即使一辈子“啃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抱有这种想法的孩子,虽不能代表大多数青少年,但也绝不是少数孩子。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我们真的学会了正确地爱孩子吗?爱的方式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种爱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爱。父母是否爱孩子,不是父母说了算,而是孩子的真切感受说了算。更为关键的是,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我们经常发现,很多父母全身心地去爱孩子了,但是孩子却没有体会到这份爱。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全身心的爱,却成为了孩子的桎梏。中国有句俗语:“养儿才知父母恩。”换句话说,对父母的爱的体会,要等到自己成为父母才能明白,这是非常悲哀的。因为爱是亲子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真切的爱,那么亲子的沟通往往不能有效进行。
  为什么我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爱?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养育的孩子却不懂感恩、甚至还会恩将仇报?其中,固然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但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深刻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错了什么,更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地爱孩子,怎样才能使孩子自主掌控人生。
  首先,家长对孩子的爱,用心表达比用钱表达更重要。爱孩子,并非要在物质上毫无节制地满足他。要选对的方式,而不是买贵的东西。心理学家就“如何表达爱”概括了5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肯定的言辞”“身体的接触”“精心的时刻”“礼物的馈赠”以及“服务的行动”。这五种表达方式,都能让对方感受到爱,而且它们可以一起出现或交替运用。这五种表达爱的方式,既适用于爱人之间,当然也适用于亲子之间。在这五种方式中,只有一种方式是需要花钱的,其他方式只需要用心就可以。只要用心,一片漂亮的树叶就是一份精心的礼物;只要用心,关键时刻的一个眼神就是一份会心的礼物;只要用心,睡前的一个拥抱或亲吻就是一份称心的礼物;只要用心,孩子进步时的一句赞美就是一份贴心的礼物。通过用心而非只用钱表达爱,父母也会收获一个充满爱的孩子。
  其次,家长对孩子的爱,节制比泛滥更重要。我们对孩子的爱,并非多多益善,尤其在物质方面。中国的家长,总是担心自己亏待了孩子,总是喜欢把所有最好的给到孩子,总是愿意满足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但我们真的需要改变这样的教育观念了。在伊伊想要玩具时,我们会让她自己挑,但是约定每次只能挑一个,然后引导她去比较价格,尽可能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在小区玩耍时,如果她想要买一些小零食,我们会跟她约定每次只能买一种,然后让她自己拿钱去买。渐渐地,伊伊就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当我们一起到外面去购物,看到价格太高的东西,她就会自言自语地说:“太贵了,不买了。如果把爸爸的钱用完了,我们就没有吃的了。”还有很多父母,喜欢用爱来合理化我们的一切行为。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比如,孩子正在写作业,爱孩子的妈妈,一会给他送点吃的,一会给他倒杯水,顺便看看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在妈妈的眼里,这是照顾孩子,这是充满爱的举动。可是在孩子眼里,就演变成不断地被干扰、被侵犯。这样沉重甚至泛滥的爱,常常令孩子不能喘一口气。
  最后,家长对孩子的爱,独立比包办更重要。我们的家长,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大包大揽,这也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心理。遇到任何事情,首先不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而是让父母来承担、来帮助。曾经有家长问我:“其实我也知道要让孩子独立,可是当我看到孩子走弯路,难道我不去管吗?毕竟我比他有经验,我本来可以指导他的,难道你不说,就让他走弯路吗?”其实,问题本身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怎么做。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经验,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引导,甚至需要我们去帮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怎么加以引导,怎么做才能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又不至于让孩子走太多弯路。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把握好度。
  再让我们来看看父母担心什么。父母最害怕的是孩子受伤害,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一帆风顺地长大,没有什么波折就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作为活了大半辈子的成年人,家长最应该知道,在一生中怎么可能不经历苦痛,怎么可能没有波折。所以我们最应该害怕的,不是孩子受伤害,而是孩子受了伤害不能痊愈。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孩子强健的心理免疫系统。不是让孩子不受伤、不痛苦,而是让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就如同汽车的引擎,小引擎开上陡峭崎岖的山坡容易损坏,但如果是大的引擎,就能够顺利爬上山坡。因此当孩子遭受挫折时,我们想的不应该是如何才能不让孩子受苦,而是引导他怎么直面挫折,怎么舒缓情绪,怎么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强健的心理免疫系统。
  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请放手
  “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幼儿园开始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庭作业。但每一次写作业,总要大人全程陪着才能做完。并且很多简单的题目,自己也不愿动脑筋,就等着我们给他说答案。哎,今后上小学了咋办呢?”这是一位网友向我咨询时提到的一个问题。听她这么一说,直觉告诉我,孩子以前的学习,家长一定过度干涉,甚至让孩子养成了家长陪读的习惯。最后问下来,结果跟我最初的猜测八九不离十。现在的孩子确实很辛苦,升学压力非常大。为了确保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家长,能提前学习的就亲自教或者上培训班,能陪读的就跟着孩子一起读。
  2012年9月《新闻晨报》有一则“六年陪读炼就‘万能奶奶’,老人家您累不累?”的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深思。报道中的这位奶奶,每天忙完“买汰烧”,还得陪读陪练到深夜,已经陪孙子上过奥数、英语、钢琴、黑管、围棋、美术、书法等多个培训班,自夸“凡是孙子学过的都会”。
  其实,父母或长辈陪读早已不是个例,曾经有个家长跟我诉苦,每天的业余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所有的科目,回家后,妈妈都要重新讲述一遍给儿子。所有的作业,必须妈妈陪着,孩子才能完成。如果妈妈离开一步,孩子就不会好好写作业,如果没有妈妈的陪读,孩子的作业永远完不成。现在的父母也很辛苦,上班劳累了一天,回家还有第二份工作等着,晚上和周末都要守着孩子学习。而且正如前面提到的案例一样,父母也好、祖父母也好,陪读的劲头往往比孩子还努力和刻苦。陪着孩子读书的父母或长辈,也许几年后就会发现一个问题,等到孩子就读的年级越来越高,课程内容会更复杂。当父母或长辈无力陪读的时候,已经习惯于依靠家长的孩子,就会迷失学习的方向,成绩就会直线下降。
  我以前的一位女同事,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了陪孩子一起学习的习惯。只要孩子在家写作业,她就会一刻不离地守护在儿子身边。对于儿子的学习,她完全做到了有求必应。有时候,幼儿园里面布置的手工作品,也几乎完全是妈妈主导完成的,偶尔还是妈妈全部代劳的。因为有妈妈的看管,甚至是代劳,儿子学习的知识就比别人多,完成的作业就比别人好,做出的手工就比别人漂亮。到了小学,奥数的课程也是她全程陪着儿子一起上的。“因为难度比较高,老师讲课速度比较快,所以,我和他一起听课,帮他记录笔记,然后回家对他进行指导,况且同班的大部分家长都是在教室陪读的。”到了小升初的时候,孩子如愿考进一所很好的学校。但是,不到一个学期,学习成绩急转直下,并且回家做作业,总是喜欢拖拖拉拉,如果她不坐在儿子旁边看着,儿子做作业的速度还会更慢。当她向我咨询的时候,我明确告诉她,目前这个状况就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以前她对孩子的学习管得太多、逼得太紧、陪得太多。虽然此前我就一直劝她,不要对孩子的学习管得太多,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当孩子实在搞不懂再出手帮忙。等到问题严重了,我再跟她说的时候,她似乎才有些明白,之前帮孩子做得太多了。
  类似于她的这种陪伴,看似在关心和呵护孩子,实则侵占了孩子独立的空间,剥夺了孩子试错的机会,剪断了孩子单飞的翅膀,阻断了孩子成长的步伐。并且在陪读中,父母的耳提面命,常常让孩子不知所措。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的自我思维被成年人的思维所左右。本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发展的,而成人却偏偏喜欢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孩子身上,结果导致孩子逻辑思维的混乱。在陪读中,父母还喜欢做出一副“我为了你的学习,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如果你成绩再不好怎么对得起我”的姿态,此时的孩子往往会压力倍增,焦虑不安,甚至导致厌学。在陪读中,父母的全知全能,也让孩子容易对自己的能力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对自己失去信心,最后甚至发展到完全依赖父母的地步。
  导致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家长完全没有搞清楚“学习这件事情,到底谁是主体”。我们要明白,学习这件事,孩子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父母和长辈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操心,仅仅是配角而已,不能起主导作用。适当协助无可厚非,越俎代庖万不可取。只有把孩子这个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孩子的学习成绩才能真正提高。但也请家长注意,家长不陪读,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学习就放任不管。孩子做作业的规矩,写字的规范,作业之前复习,作业之后预习,作业时间的控制,可以由家长来引导或督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家长应尽的职责,但是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学习当成家长自己的事情。“万能奶奶”“万能父母”并不一定培养出万能的孩子,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为了孩子的顺利成长和健康发展,不论家长掌握的知识多么丰富,自身的能力多么杰出,在孩子面前我们都要学会示弱、学会隐藏、学会放手,把本属于孩子的自信和尊严归还给孩子。
  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需要学会放手。这一点,我们从幼儿园阶段就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减少对孩子自主学习的干扰,把学习的权利和责任都交还给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当孩子遇到不懂的地方,伸出援手帮助他;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亮出臂膀支持他;当孩子遭到失败的时候,敞开胸怀拥抱他。
  伊伊上大班以后,看到别的小朋友开始学拼音、做算术、写汉字,便主动要求我们给她买一些练习本,供她学习之用。每天,她都会抽出半小时左右来,从简单的加减法、拼音字母,写到常用的汉字,每一本练习册,一次只做一页。当伊伊做这些练习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会守在旁边。即使她有不会的地方,也让她暂时空着,等她全部完成以后,我们再去检查和帮她解答。渐渐地,我发现伊伊养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每天晚上七点多,吃过晚饭之后,她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自己的练习本,开始专心致志地做练习。完成后,她就主动拿给我们检查。通过这大半年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也相信她能尽快适应小学以后的学习。在跟幼儿园老师的交流过程中,老师高度评价伊伊在幼儿园里面的学习状态。跟很多小朋友相比,她上课很认真,也很投入,学习习惯很不错。老师还告诉我,根据她多年的经验推测,伊伊进入小学后,家长用不着操心,一定能好好学习的。听幼儿园老师这么一说,我也对伊伊更有信心了。同时,我还暗自欣喜,我们的教育理念正在孩子身上逐步得到验证。
  ……
展开
目录
序一 成人是本,成才是末
序二 会爱,才能爱出好孩子
前言
独立篇
1. 信任孩子,孩子才能独立
2.让孩子独立,从培养自尊开始
3. 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断奶”
4. 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读懂孩子
5. 孩子,我该拿什么来爱你
6. 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请放手

成长篇
7. 快乐童年,是幸福人生的根基
8. 成绩的背后是成长
9. 别剪断孩子梦想的翅膀
10. 让孩子自然成长,咋就这么难呢
11. 人格培养,才是道德教育的根
12. 孩子的情绪,家长不要压抑
13. 朋友,孩子需要学会选择
14. 性,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说
15. 孩子早恋,真有那么可怕吗
16. 敬畏生命,才会珍惜生命
17. 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18. 一次旅行,就是一次成长
19. 有了好身体,才会有好成绩
20. 面对暴力,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21. 淡化孩子的“官念”,从培养志愿者精神开始
22. 收缴压岁钱,不如替孩子保管

学习篇
23. 最好的早教是父母的教育
24. 让孩子跑得早,不如跑得好
25. 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开始
26. 认真的学习态度,比高智商更重要
27. 玩中学,才会乐学
28. 别让孩子伤在作业上
29. 让孩子爱阅读,父母该如何做
30. 别以为培训班就是万能的
31. 教育培训机构,家长该如何选择

家长篇
32. 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孩子童年才会快乐
33. 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的“他信”
34. 家长会夸,才能夸出好孩子
35. 孩子犯错不可怕,不当管教才可怕
36. 自由,究竟该怎样给孩子
37. 亲子冲突怎么办,三种行为要避免
38. 敢于向孩子认错,孩子才能学会认错
39. 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
40. 把孩子当朋友,父母才能跟孩子成为好朋友
41. 爸爸再忙,也要陪伴孩子成长
42. 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终会被别人教育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