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要给孩子正能量
一位名叫穆剑峰的记者,讲述了一位名叫沙援朝的下岗职工是怎样为儿子做表率的。这位记者写道:
主编把“作者读者座谈会”的名单交给我,要我逐一邀请。读者名单的最后一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沙援朝。他很勤奋,常有作品寄来,作品都是一笔一画的仿宋体,但总缺了些才气,所发的几篇大多是补白。然而,他还是坚持一篇篇地寄。
他家没有电话,写信又不保险,我决定登门相邀。他家住在沈阳最大的工人聚居区,家里的陈设很简单,他和上高二的儿子各占用半张圆桌,他的那一半摊着稿纸,儿子的那一半是一堆习题。交谈中我得知老沙原是子弟小学语文教师,下岗后和妻子一起在路边卖IC卡维持生活。
我走的时候,老沙执意要送,路上,他喃喃地说:“您别哄我了,我知道我不是那块料,但我还要写下去。”“为什么?”我很奇怪。老沙很坚定地说:“我儿子大了,作为一个父亲,我没权没钱没地位甚至没工作,毫无一点让孩子尊重的资本,但我要用每晚坐在他对面刻苦写作来感染他,为孩子做出一个父亲应有的榜样,让他以后比我强!”
无独有偶,一位名叫陈大超的记者,也讲述了一位农民是如何做父亲的。他写道:
这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吗?”他说:“我小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就想了一个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作业。我弄不懂的就找他们问,他们弄不懂的就找老师问,这样他们又当学生又当老师,学习的劲头不知有多大,他们的学习成绩,慢慢地就排到了全班第一名……”
这位可敬的父亲说:“我虽然从来不说要他们好好学习的话,但孩子们见我在外面干了一天的活回来,还跟他们一样地学,他们在学习上就不会有一点的分心和花心!不像有些人家的孩子,大人一边在打麻将、打扑克,一边吼叫着要他们好好读书好好做作业,孩子们就是嘴上答应着,心里面也会憋着一股劲。老实说,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大人们玩得快快活活,却说不读书就会如何如何——那样只会把孩子弄糊涂。”
最近美国有人经过调查得出结论:父亲对儿女的影响更大。据美国《读者》杂志上一篇文章讲,有人调查了日本、美国和中国内地的上千名高中生,日本学生第一尊敬的人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美国高中生的答案是第一是父亲,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亲;而在中国内地,父亲、母亲均没进入前10名,这个结果令人遗憾。其实,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不论是无所不能还是一无所有,都应做出父母应有的榜样。
成功意识输入三法
一位研究成功学的家长,说了这样一件事。他说,当他儿子4岁的时候,他曾经问过孩子一个问题:“你长大以后做什么?”万万没想到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卖豆腐!”
听了孩子的回答,做家长的自然是又生气又好奇。生气的是父母辛辛苦苦,满心希望孩子能大有作为,当个科学家、发明家什么的,没想到孩子竟然想要卖豆腐。好奇的是,三百六十行,怎么偏偏选择卖豆腐这一行?一连好几天,都在想这个问题,就是找不到答案。后来才终于揭开了谜底:原来他们家所在的院子里每天早上有个小贩来卖豆腐。这个小贩天天来,天天吆喝,一声又一声悠长而嘹亮地叫卖“卖豆腐……”,就这样不知不觉之中,把卖豆腐的信息重复输入孩子的大脑中,结果,那个小贩无意中就培养了一个“接班人”。
这位家长感到如此下去事态严重,同时也从中受到了启发,于是开始向孩子灌输成功的意识,具体的方法有如下三种。
其一,早晨输入。
俗语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原以为仅仅是指早晨的时间宝贵,其实更重要的是:早晨影响人的一天。早晨开心,一天高兴;早晨不舒服,一天不痛快。
为什么说“早晨输入”很重要呢?
成功学研究表明,早晨刚刚醒来的时候,是人处于意识活动比较微弱,最容易与潜意识沟通的状态——这正是给潜意识输入信息的最佳状态。卖豆腐的信息恰恰就是在这一时刻输入到了孩子的大脑,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因此,早晨不要在孩子身上运用负面手段:指责、打骂、抱怨、数落等,而且最好也不要唠叨、叮嘱。这些做法都会给孩子的潜意识输入不良的信息。
相反,我们做家长的如果抓住早晨的良机,积极主动地为孩子输送成功的精神食粮,多鼓励,多激励,多说一些诸如“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行!”“你一定能成功!”之类的话,会有不错的效果。每天早晨,在孩子上学前,家长都应紧握孩子的手说:“你是最棒的!”“你会更棒!”
其二,无意输入。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语揭示了为潜意识输入信息的一大特点,即“无意输入”。
“卖豆腐”就是一个典型。谁也没有有意教给孩子,包括那个卖豆腐的小贩也没有。孩子却不但记住了,而且还上升到“理想”的地步。不少家长可能也有类似的经验:有意教的东西,学不好;一些不是有意教的东西,甚至是不让他做的事情,却是无师自通。
“无意输入”又涉及一个环境问题,深明此理的家长典范当推孟子的母亲。孟子幼年丧父,孟母为了他学习成才,先后搬了三次家。
最早他们家迁到一个离墓地不远的地方,孟子无意中接收到许多与墓地有关的信息。不知不觉效仿那些挖坑、抬棺、送葬、烧纸、摆供品等动作。
第二个住处在繁华的集市附近,与集市有关的信息无意中输入孟子的大脑,孟子又开始模仿杀猪宰羊的动作。
第三个住处在一所学堂附近,与学堂有关的信息开始影响孟子,从此孟子就学着学子们的样子,读起书来。
其三,重复输入。
如果那个小贩只去过一回,只是叫了几次“卖豆腐”,孩子会说出长大以后卖豆腐的话吗?恐怕不会。事实上,那个小贩坚持了两年多,天天重复输入“卖豆腐”这一信息,才取得了如此效果。
成功学研究证明,给潜意识输入信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重复。
年龄与给潜意识输入信息的关系非常密切。3岁之前,孩子的显意识很弱,潜意识对信息的吸收基本处于无选择状态,所以3岁之前相当重要。从3岁开始,虽然显意识在不断加强,但仍然比较弱,也是给潜意识输入信息的大好时机,一直到7岁左右。所以俗语说:3岁看大,7岁看老,确有道理。当然,这并不是说7岁以后就不能给潜意识输入信息了,完全可以,但相对来说7岁以前要容易得多,有效得多。从中央工艺美院附中考入清华大学工艺美院的银宇同学的父亲就说,给孩子灌输成功意识,要和做广告一样,不断地灌输、强化,点点滴滴地影响,直到孩子接受。
让孩子自己总结“成功学”
上海的傅贤觉女士说,她上初中的女儿,崇拜港台明星、韩国影星,崇拜有钱的大老板,对雷锋、王杰等英雄人物,却不感兴趣。怎么办呢?这位聪明的母亲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孩子自己去找出她崇拜的人的优点,想一想这些人为什么能成功。她写道:
女儿对这些偶像的历史非常熟悉,说起来滔滔不绝:
“刘德华和梁朝伟都是大孝子,对家人也特别好。”
“演《武士》的韩国影星郑宇成身高1.86米,特帅,从上中学就有很多女生喜欢他,可他从来不为所动,先奔事业,从模特干起,而且坚持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从不为钱所动,特有意志力。最后终于成功了。”
“金喜善14岁就给家里挣钱了。”
“范晓萱是单亲家庭,很小父母就离婚了,可她还总是那么快乐。”
“李嘉诚在别人都不敢做房地产时他做了,也难怪人家那么有钱。”
听了女儿这些话,我才知道,原来这些港台明星、大老板也几乎全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于是,我便开始用这些偶像来教育女儿:
“先坚持把作业写完再玩,想想人家郑宇成,没点定力就成不了事。”
“你比人家金喜善刚出道时还大1岁呢,这点苦还吃不了。”
别说,平时我要唠叨,女儿准嫌烦。可用她崇拜的偶像来进行教育,女儿却不吱声了。坚持、耐心、吃苦……这些好品质,就这么一点一滴地进入了女儿的心田。
教育者要善于因势利导,这位母亲看来就很善于因势利导。她不和女儿对立,不用自己的崇拜偶像去替代女儿的崇拜偶像,而是让女儿自己去思索,去找出这些偶像为什么能成功,并努力去学习这些使人走向成功的品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