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并非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类都是视觉能力优先的。从爬虫类分衍出来的原始哺乳类,据推测是为了躲避以恐龙为代表的大型爬虫类动物而逐渐发展成为夜行性动物。因此与视觉相比,它们的听觉能力或许更为优秀。而在人类进化史上,视觉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准确地讲应该是进入到灵长类以后。人类和猿猴类的祖先逐渐习惯了在森林里的生活以后,他们的生活空间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立体空间。树枝间的移动、摘取树木果实以及捕食小动物,这些行为都需要经过复杂的视觉信息处理。此后,随着来自大型爬虫类动物的威胁日渐减少,人类祖先的生活时间也从夜行性变为昼行性①。因此可以认为,在向灵长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人类祖先彻底成为了视觉能力优先的动物。
在人类祖先将高度分节语言②作为交流手段之前,毫无疑问他们使用了身体动作、表情等视觉信号传达了比现在更为丰富的信息。但是,作为将人类完全区别于猿猴类的最大要素“语言”,在它高度进化的过程里,选择了听觉信号而并非视觉信号,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作为交流手段,视觉信号存在着几个致命的弱点。首先,视觉信号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识别视觉信号需要有阳光,如果光线被树木遮挡,信号将无法传递。此外.视觉信号的传播范围也相对狭窄,例如表情信号在传播的方向性上也极受限制。而与此相比,声音信号的传播范围要广大许多③,传播方位也可达360°。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信号发送者来说,交流信号的发出地点不被敌方察觉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声音信号不仅传播范围容易调节,而且与由化学物质所产生的其他信号不同,声音信息能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