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媒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43794
  • 作      者:
    (日)桥元良明编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桥元良明,1955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市,197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心理学科,1982年于东京大学大学院社会学研究课硕士课程毕业,1987年起任东京大学社会情报研究所(原新闻研究所)副教授,现任东京大学大学院情报学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理论,著述丰富。
  
  江晖,出生于中国江苏省。2005年东南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毕业后旅日。现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学际情报学府就读社会情报学专业博士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社会心理学、异文化交流学。
展开
内容介绍
  《传媒学》旨在为诸位读者提供一种源自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用以思考有关传媒的现实问题。诸如日常人际关系和家庭形态、社区团体运营、信息收集、舆论形成,乃至年轻人所喜好的游戏和音乐等诸多领域里发生的IT变革,都可以理解为是经由媒体产生的全新交流方式。
  《传媒学》在考察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意义的同时,还将探讨由此衍生的关联事项以及社会文化等众多大家的关心所在。
展开
精彩书摘
  但是并非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类都是视觉能力优先的。从爬虫类分衍出来的原始哺乳类,据推测是为了躲避以恐龙为代表的大型爬虫类动物而逐渐发展成为夜行性动物。因此与视觉相比,它们的听觉能力或许更为优秀。而在人类进化史上,视觉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准确地讲应该是进入到灵长类以后。人类和猿猴类的祖先逐渐习惯了在森林里的生活以后,他们的生活空间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立体空间。树枝间的移动、摘取树木果实以及捕食小动物,这些行为都需要经过复杂的视觉信息处理。此后,随着来自大型爬虫类动物的威胁日渐减少,人类祖先的生活时间也从夜行性变为昼行性①。因此可以认为,在向灵长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人类祖先彻底成为了视觉能力优先的动物。
  在人类祖先将高度分节语言②作为交流手段之前,毫无疑问他们使用了身体动作、表情等视觉信号传达了比现在更为丰富的信息。但是,作为将人类完全区别于猿猴类的最大要素“语言”,在它高度进化的过程里,选择了听觉信号而并非视觉信号,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作为交流手段,视觉信号存在着几个致命的弱点。首先,视觉信号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识别视觉信号需要有阳光,如果光线被树木遮挡,信号将无法传递。此外.视觉信号的传播范围也相对狭窄,例如表情信号在传播的方向性上也极受限制。而与此相比,声音信号的传播范围要广大许多③,传播方位也可达360°。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信号发送者来说,交流信号的发出地点不被敌方察觉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声音信号不仅传播范围容易调节,而且与由化学物质所产生的其他信号不同,声音信息能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 媒体的扩张
0 从“声音文化”到“网络时代”——传媒发展史概观
0.1 人类为何选择了“声音文化”?
0.2 弥补“声音”缺陷的媒体发明
0.3 媒体发展年历表
1 电话的发展——手机文化的兴起
1.1 电话:克服空间制约的声音
1.2 手机:突破场所的制约
1.3 从声音媒体到多功能媒体
1.4 融入日常生活
2 图像媒体的发展——电视的诞生与未来
2.1 1953-1965年:视觉媒体电视隆重登场
2.2 1965-1975年:从娱乐媒体到综合媒体
2.3 1975-1985年:电视收视日常化与个人化引发的家庭矛盾
2.4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10年:新媒体时代里对电视的重新认识
2.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数字时代的电视
3 活字媒体的变迁——书籍报纸的发展前景
3.1 古腾堡革命——西方活字印刷品的出现
3.2 近代社会与报纸的崛起
3.3 “远离活字”的真相与书籍报纸的未来
4 声音媒体——广播与“青年文化”
4.1 广播媒体的全新体验
4.2 广播与日本的“青年文化”
4.3 今日广播
5 网络革命
5.1 回顾网络发展史
5.2 因特网发展的黎明期:基本构想与技术的确立
5.3 因特网的诞生:新媒体掀起的旋风
5.4 因特网革命:走向个人信息的时代
5.5 因特网的普及:急速普及与内容多样化的进程
5.6 因特网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第二部 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交流活动
6 电视图像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6.1 信息化发展对儿童的影响
6.2 有关电视与儿童大脑发育的最新讨论
6.3 《芝麻街》引发的争论
6.4 有关收看电视阻碍儿童语言能力发育的理论
6.5 有关信息处理过程差异的理论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