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国英语”研究的发展趋势,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英语”的研究已初具规模,成果较多。但由于理论仍处在发展阶段,研究基础不够深厚,所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要取得新的突破,“中国英语”研究还面临许多挑战,可以大致归结为六个方面。
第一,理论探索和构建
一门学科要发展,必须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中国英语”变体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和整合,其性质、目标、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应该加以廓清。“中国英语”语言现象还是只是碎片式的存在,我们既要开展基于语言现象或语言表达层次的研究,也要注意探究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比如,“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确实存在“中国英语变体”,它是一个连续体,一头是中国人对英语的干扰变体,即“中式英语”,另一头是受汉语干预的“中国英语”,两者之和构成了同一事物的全貌。研究不同层次中的内涵,以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是有科学意义的。
第二,加强实证研究,建立“中国英语”语料库
很多文章谈现象多,找规律少。实证研究是社会语言学范畴的基本方法,包括问卷、访谈、抽样、跟踪记录、快速隐匿观察、配对变语等实证研究方法和推理性统计方法分析语料。面对繁杂的“中国英语”语言现象,庞大的英语学习和使用群体,注意研究内容和不同方法之间的有机结合,加强课题设计的科学论证,适当引入计量分析手段,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探究“中国英语”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能够找出一些中国人使用英语的规律。比如,我们应该到各级各类毕业生中去做跟踪调查,弄清实际使用英语的人数的百分比,使用时间的百分比,以及他们是说得多,写得多,还是读得多。近来语料库的蓬勃发展为“中国英语”的深入系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有的学者使用我国英语学习者大型语料库对语言习得规律特点进行论述分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国际学术界已经建立了各国英语变体的语料库,但没有包括英语使用者最多的中国(大陆)英语变体,这的确是件憾事。不过近年关于建设“中国英语”语料库的构想已被有关专家学者提出(黄凤枝,肖普勤,2006;孔庆坤,2007)。“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可以借鉴国际英语语料库。
第三,跨学科整合式研究和应用
“中国英语”研究应不再囿于传统的学科界限,而要广泛借鉴历史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翻译学、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学科的观点和成果,结合自身的特点展开深入细致的综合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描述和解释“中国英语”的成因、演变的历史、所具有的语言特征。“中国英语”变体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应用,因为有应用价值的学术研究是最有意义的研究。面向应用的本体研究一方面能够拓宽理论研究的领域,细化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也具有方法论意义,可以整合多学科的方法,搭构跨学科的津梁。
第四,“中国英语”的跨文化研究
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传播、功能和地位和变异不尽相同,应分别进行研究和描述。也可以进行历时研究,即对英语在中国本土化历史的研究,对中国英语教学与研究史的挖掘,对近代中国语言的发展状况的记录,对更好地理解“中国英语”具有重要价值,为“中国英语”的发展提供宝贵历史借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