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语新诠.1,海外喷饭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26611
  • 作      者:
    (美)乔志高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翻译大家的地道英语经,给普通读者的礼物——他是林语堂的忘年知友,夏志清的同学,宋淇的好友,与梁实秋、老舍、张爱玲等均有交往。他浸淫美国文化六十余年,集文人、报人、翻译家于一身,是“少数能悠游中英两种文字之间,左右逢源的作者、翻译家”。夏志清称他“对美国语言了解之深,远非一般专治一行的旅美博士、教授可望其项背”,董桥、白先勇、金圣华赞他中英文双绝!
  找对英语学习要领,你不可不读的启蒙书——为什么背了大量单词,却不能转化成相应的语言能力? 为什么读报刊杂志看电影美剧,每个单词看似简单,连在一起却不知所云?为什么精通“学院英语”,跟美国人交流起来却不得要领,翻查字典也没用?英语易学难精。越是地道用语越不能望文生义。乔志高《美语新诠》双语比照地诠释了上千个美国人津津乐道、外国人却往往费解的日常用语,在每一个具体的问题和语境中,讲解词句的来龙去脉、语义用法,为读者打通双语学习的壁垒关节!

  

美式幽默中国智慧,学英语也可以很好玩——乔志高既有美国式的幽默和本色,又有中国式的观点和智慧。他进出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场景,谈华府风云,讲媒体风波,侃疯魔的体育经,领略美利坚国民性格,追踪那些“活着的”美语。在他笔下,美国的社会内幕、大众文化、历史典故,居然能用中文的神气和调性叙述开来!他让人们明白:英语(美语)不是枯燥严肃的功课,只要学法得当,就可以轻松有趣!
  港台数十年连载,影响几代年轻学人——“美语新诠”札记自六十年代起在港台报刊连载,追踪美语用法巨细靡遗、收放自如,译介美国文化能庄能谐、笔下生花,五十年笔耕不辍,影响几代视野横跨中西的年轻学人!

展开
作者简介
  乔志高(George Kao),本名高克毅,祖籍江苏江宁。1912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父亲是庚款留美的官费生。三岁回国,受中国西化家庭的传统教育,随塾师攻读四书五经,燕京大学毕业后返美,为密苏里大学新闻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硕士。久居纽约、旧金山、华盛顿,1930年代曾任上海英文《大陆报》、《中国评论周刊》美国特约通讯员,抗战时任职纽约中华新闻社,后长期当任“美国之音”编辑,是中英文可左右开弓、运用自如的翻译家,有益有趣的随笔作者,高明的编辑,彬彬的绅士。
  自1960年代起,撰写“美语新诠”系列语言随笔,发表于港台报刊专栏,影响几代横跨中西视野的年轻学人。后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客座高级研究员,与宋淇共同创编英文期刊《译丛》(Renditions)。出版中文作品《纽约客谈》《金山夜话》《美语新诠》《鼠咀集》等,英文著作有《湾区华夏》(Cathay by the Bay)《中国幽默文选》(Chinese Wit and Humor)等,与其胞弟高克永合编《最新通俗美语辞典》。译作有《大亨小传》《长夜漫漫路迢迢》和《天使,望故乡》,主持白先勇《台北人》的中译英工作。乔志高是香港翻译学会荣誉会士,2008年逝世于美国佛州。
展开
内容介绍
  半个世纪里,乔志高累积在美国“听”美语的经验,将地道有趣的习语、谚语、俚语,以中国人的观点加以诠释。美语中涌现的新词语、新用法,它们的来龙去脉、“言外之意”,凡微妙费解处,都用亦庄亦谐的文字、风趣耐读的故事,或追本溯源,娓娓道来;或三言两语,点拨到位。《美语新诠1:海外喷饭录》收录整理了乔志高专栏旧作的精华篇目与晚年部分札记,更添加若干补注、图注和附录,补充因时间而改变的含义和用法,勾勒时代人物、叙事背景和历史渊源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个文人典型的消逝
  黄碧端
  3月4日,打开电脑看到来自乔志高(高克毅)先生 信箱的信。因为 不久前我跟他说这回确定4月会到佛罗里达去看他,我 以为他来信讨论路 程,打开一看,竟是高先生的公子William的信,说 高先生在3月1日晚 上,因感染肺炎去世了……William的信末说: “Thank you for your long friendship with him,which Dad greatly appreciated.He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upcoming visit.”——谢谢你 和家父长期的友谊,他非常珍 惜,一直期待你的到访。我掩上电脑,心上仿佛被一 块大石压着。近几年 我一再说要去看他,一直食言。这次确定了,但却再 也没有机会了。
  九十六岁的高龄,亲人都随侍在榻前安详离去, 这是有福的告别。然 而,乔志高先生的去世,标志了这个世代又一个文人 典范的消逝。近几 年,好几位文化界我有幸亲炙的前辈逐一辞世,我仿 佛看见繁茂的大树枝 叶日渐落尽,掩袭而来的是这个时代广大的喧嚣和荒 凉。
  我念中学的时候就开始读乔志高先生的书。当时 他讨论英文用法的 《谋杀英文》《美语新诠》,笔记美国和美国华人社 会的((金山夜话》((纽约 客谈》等书,语言谐趣鲜活,出入华洋中西,对当时 “十五二十时”的我 来说,不仅开卷有益,那个鲜活地掌握西方社会脉动 的作者,也教人有读 其书如见其人的感觉。
  但我和高先生开始接触,却是在威斯康辛大学念 书末期时的事了。
  1970年代高先生从“美国之音”(VOA)退休,应聘到 香港中文大学为中 大的翻译研究中心创办一份翻译学报《译丛》 (Renditions)。这份学报在 1973年秋季创刊,一出场,严谨和雅致兼具的面目就 教人惊艳。我当时 虽是穷学生,也立刻远洋订了一份,迄今仍保存着完 整的早期Renditions。
  学报是春秋半年刊,过了好几年,有一回威大的刘绍 铭教授要我给 Renditions译元剧的《赵氏孤儿》。译文后来刊登在 Renditions的第九期 (1978春)。这个因缘,也开始了我和高先生断断续续 的通信和两次会面。
  回头看,竟是三十年的岁月了。
  1980年我回国前,替《联副》和《人间副刊》写 了一些域外书评。
  高先生虽然一天都没住过台湾,但和很多1949以后散 居海外的学界华人 一样,心系着这个延续了中华文化一线香火的孤岛; 台湾的艺文动态,他 们时刻都在留意。高先生每每从报纸航空版上看到我 的小文,就写信来 打气,爱护后辈的深心,非常使人感动。回国后我在 高雄中山大学任教, 1983年舂因事赴华府,终于约了去拜访他,在四月樱 花盛放如海的D.C., 和高先生及梅卿夫人得半日相聚。梅卿夫人非常优雅 美丽,而高先生是标 准的谦谦君子,两人真是少见的神仙眷属11994年我 在“国家两厅院” 服务时,高先生来台北开会,我遂有机会和他们贤伉 俪再度会面,并且一 起听了一场音乐会。回想起来,当时高先生已经八十 二高龄了,但两人都 仍是从容优雅,不见老态。
  林以亮(宋淇)曾在序高先生的《鼠咀集》时说, “高克毅……集中 国人的德性于一身,同他接近的人都有一种如沐春风 的感觉。这来自他和 蔼的性格。”也许就是这种蔼然的人格加上对知识的 孜孜不倦,使他比别 人容易摆脱岁月的追随吧。
  高先生生于美国,三岁时回到中国,自幼双语兼 修。燕京大学毕业 后,又回美国求学,取得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硕士和 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 关系硕士学位,之后一直住在美国。中日战争期间他 为纽约的中国新闻社 服务,加入抗战对美文宣工作(相隔七十年后,高先生 在前年还写了《抗 日期间在美国的岁月》长文,分别刊登在《联副》和 香港《明报》,追忆 那段以笔从戎的海外抗战岁月。九十四岁的高先生在 文章里不但显示极度 清晰的理路和惊人的记忆,也有许多对相关人事的春 秋史笔)。悠长的一 生中,他的职业主要是媒体工作;但他也是收放自如 、钜细靡遗的美语用 法追踪者,这是他的兴趣;他还是能庄能谐、笔下生 春的散文/杂文作家, 这是他的阅历及文采的自然成果;然而他更是翻译家 :他的深厚的中西文 化养成基础和极度敏锐的语感天赋,加上广泛的知识 趣味,使他在中英语 言的掌握和互译的功力上,放眼当今可以说无人可以 取代! 夏志清教授有一篇精彩的长文,题目就叫《高克 毅其人其书》。夏教 授称高先生为“多才多艺的美国通”,“对美国的历 史、政治、社会、文学、 艺术、音乐以及各色人种及其方言……非常内行”, 又是“体育狂”,又 能“唱洋歌”,且认为他“倘若年轻时走了绘画的路 ,极有可能成为一个 大画家”……但我想,除了这些才能,应是高先生从 小熟读的中外文学作 品,使他日后以文名家,而那些博杂的兴趣都让他的 文字更多姿,内容更 繁富。他和其胞弟克永合编的《最新通俗美语辞典》 ,也把这全能的本事 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部辞书,读之使人浑忘是在看工 具书,而更像捧读一 册以从容的随笔小品笔调写成的精彩语词考证!这部辞 典,十年前出了读 者文摘版,后来又由香港中文大学出了中大版,前年 北京大学又出了北大 版,经典的地位已然确立。
  ……
展开
目录
一个文人典型的消逝/黄碧端
怀念乔志高先生/白先勇
《美语新诠》初版序/乔志高
不骂人的艺术 Good humor man
把他涂成黄的!Color him yellow!
吃在美国 Pie in the sky
海外“喷”饭录 American's funny bone
人生如球戏 Something on the ball
身体英文和体育经 Pulling the punches
政治行情和政治切口 Lame duck and draft
总统辞令和捉刀人 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中文西用 Kungfu and Gung-ho!
兽的王国 The elephant never forgets.
汽车上的美国 Backseat driver
跟老美打招呼 How are you doing?
贫嘴与滥调 “Scram!” and others
字母汤 Alphabet Soup
汤姆、迪克和哈利 Any Tom, Dick and Harry
美国人的官腔 Gobbledygook
办公室的腔调 Organization man
“话”要衣装 In your birthday suit
“书”的行话和隐喻 crack a book
美语重逢记 Sunday morning massacre
美式成语拾零 Don't rock the boat.
带不带S? corp or corps?
身体英文其二 Bleeding heart
美语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