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分之二”和“五分之一”现象
“十五分之二”和“五分之一”,是要做数学题吗?显然不是!上海市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委、儿童团团委进行新一轮的改选,各位候选人的竞选海报已经张贴出来,这两个数字就出自那里。“十五分之二”,是指经由三、四、五年级各班投票选举产生的15位大队委员候选人中,仅有2位男生;“五分之一”,是指经由二年级各班投票选举产生的5位儿童团委候选人中仅有l位是男生,而且这样的现象由来已久,并且在各校普遍存在着。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记得2012年9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接待来访者,这时来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女孩扶着男孩来到我面前,其实男孩伤情还未严重到需要搀扶,女孩替他诉说:“陈老师,他的手指头破了,请帮他弄一下吧。”看我起身走向药柜,女孩又接着关切地安慰他:“有一点点痛,你不要怕,我上次就来弄过的。”整个过程中,男孩未发一声,很顺从地、很享受地接受着女孩的照料。
他们走后,两位朋友感慨万分!真是眼见为实啊。同样是一年级学生,女孩的状态显然比男孩老成许多。
这就引发了我的习惯性思考:我们的男孩子怎么了?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局面?这样延续下去,这些男孩长大后可以承担其社会、家庭中需要他们担负的“主力角色”、“照顾角色”吗?
我们都知道,孩子出生后,他(她)的性别信息是第一被关注到的。而在养育的过程中,我们又往往模糊了性别角色,或者说孩子是“被忽略”了性别的。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无论男孩女孩都是家里的宝,所有给男孩准备的教育资源,同样也给到了女孩。女孩家长基本不会因为仅仅是因为家有女孩而缺损了哪部分教育,照样是该干啥干啥。而相对于幼年期的孩子来说,女孩的发育、成熟度又往往比男孩早一到两年。所以,在同一年龄段里,小女生往往显得老成,更容易惹人注意。而成人世界里的男女互动,往往会是女性较多地呈现为“照顾角色”,打理家事、照料孩子,事业发展也决不让须眉。于是,女孩以天生的悟性很快习得了主动、周到,而男孩走出家庭后还习惯性地接受着女性(幼托机构、学校里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照顾,视之为自然、当然,乐享其成。在这个过程中,女孩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男孩还处于懵懂未开化的阶段。醒得早一点的,会很乖巧、更听话,作业本可以比女孩的更干净,成绩自然不会差,不惹是生非,跟谁都友好相处,人缘也很好。于是在各班民主选举中他们成了凤毛麟角的“二”和“一”!而更多的男孩还没有形成足够的感知外界环境和事物的主动性,他们还在跟自己做游戏——选举、当选与我何干?何况当“好孩子”是件很累的事,不如我随性而为来得舒服、轻松。也有的男孩心里有“想法”啊,可是高度自控对于这个年龄的男孩来说是不容易达成的境界。
如此,便出现了“十五分之二”和“五分之一”现象。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来破冰呢?
以个人愚见,我认为,孩子就是家庭的镜子,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投射出什么影响。首先要做的当是父亲角色在孩子生活中的担当,有好些父亲会说:“我有担当啊,我养家糊口,我容易吗?”没错!您是“有为”了,可是请不要做无名英雄,就像我们看到孩子有进步和成绩会强调表扬、强调肯定一样,我们的爸爸也要勇于自我表扬、展现自我,我们的家庭成员也要学会互相赞赏、肯定。这样的意义在于:女孩会感受到安全和温暖,她会依着爸爸的形象构筑心中合格男子汉的形象;男孩,可以潜意识里沉淀下来“我要做怎样的男子汉”的模板,并会从中获得内在的坚强和成长的力量。其次,一些家庭活动,可以有意识地让父亲和孩子多多承担一些设计环节和任务。别怕孩子累着,睡一觉就没事了!而且累是累不坏的,闲是要闲出病的。这里真的要给中青年父亲们提出要求:做个爱户外运动的爸爸吧,爱运动的爸爸是健康的,是有力量的,是让孩子们为之骄傲的!
然后,无论家长还是老师,要给到男孩子更多的等待和机会。等待,是尊重他的发展规律,人生路漫长,不急着这一朝一夕之成败、之上下区分;给机会,是让男孩们可以证明自己可以和女孩同样优秀,可以有属于自己性别的独特的精彩。比如在大队委员的选举中,可以设立一些“干事席位”,就让男孩在干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锻炼、成长。
“小学男生教育”是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重点关注的教育话题,“小小男子汉父子大课堂”则是男生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教育形式,目前已经有系列的进阶教育,此外也有适合男孩子的运动项目的推广。但是,光靠一些学校里的课程、活动显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成年人、教育工作者要有主动的觉知,要有意识地给男孩足够的引导、宽容、期待、鼓励和帮助。
……
展开
——曹子芳(曹子芳教授,早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任教。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的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