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why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given up on the meaning of lif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18167
  • 作      者:
    (美)安东尼·克龙曼(Anthony T. Kronman)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正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
  人文学科放弃了它们在通识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帮助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
  《教育的终结》一书雄辩而富于激情地揭示了人文学科迷的原因。
展开
内容介绍
  “人为什么而活”——这是人生中最最大的问题。然而,在现代研究理想的影响下,今天的大学从教室里摒除了这一问题。在这本雄辩、流畅而又深思熟虑的著作中,安东尼·克龙曼通过考察人文学科的衰微、学术研究理想的转变、大学的转型等重大主题,探讨了大学放弃追寻人生意义的深层原因。作者主张,大学不仅传播知识,也探讨生命意义的场所。他呼吁复兴大学中失去的人文学科传统,通过精细而批判性地阅读文学和哲学巨著来追寻人生的意义。
  《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近二十年来西方文化界探讨大学使命的扛鼎之作,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
精彩书评
  正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人文学科放弃了它们在通识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帮助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教育的终结》一书雄辩而富于激情地揭示了人文学科迷失的原因。
  安东尼·克龙曼认为,通过恢复对于生命的意义这一亘古常新的根本问题的追寻,人文学科可以复兴其失去的权戚和声望。
  ——迈克尔·桑德尔(Michacl J.Sandel)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著名哲学家
  
  《教育的终结》敏锐、有力、精细,而且非常引人人胜!
  ——弗朗西斯·奥克莱(Francis Oakley)美国威廉姆斯学院荣休校长
  
  《教育的终结》一书强烈捍卫了人文学科。
  ——《华尔街日报》
展开
精彩书摘
  他们希望自己是做成这件事的人。这就是人性。但是根据他们恪守学术操守的程度,即恪守我们可以称为“真正的”数学家的学术操守的程度,他们承认,重要的不是谁作出了这个发现,而是确实作出了发现。
  在看待这些发现方面存在个人观点与非个人观点的差别。从非个人观点看,即从世人的观点(有时我们称之为客观的观点)看,重要的是发现本身,而不是恰巧是这个人而非另一个人作出了发现这个事实。从个人观点来看则相反,重要的是我就是那个作出发现的人,我正是那个正确回答了问题的人。因此,从非个人观点来看,是谁,是莱布尼兹(Leibniz)还是牛顿(Newton)第一个发现了微积分,这并不重要;但是从莱布尼兹和牛顿两个个人看来这是很重要的,他们两人之间在这件宿怨上的争吵最终变得十分激烈。但是他们的争吵证明了关于这两种观点(个人观点和非个人观点)的相对优先问题,就微积分的发现而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于这两位伟大的天才而言,他们之间的争吵看起来是非常不足道的,非常不值得的。但他们所争吵的内容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也是可以谅解的。像我们其他人一样,莱布尼兹和牛顿也受虚荣心和私心的诱惑。作为数学家的他们为了表现出更“客观的”的姿态就必须克制人的这些本性,从“客观的”观点看来,微积分发明者的身份是无足轻重的。如果我们感到他们“应该”这样做,那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非个人观点占据了上风,尽管个人观点并非消失,但在现实性和重要性方面它处于下位。
  这两种观点的区别以及非个人观点对于个人观点的优先性,在数学这样的学科中尤为明显,在数学方面,人们所能提出的大部分(不是全部)问题,都能得到一个确定无疑的正确答案。但在其他领域中就某些答案是否正确的问题有更大的辩论余地,然而在这些领域中也存在着同样的区别。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人为什么而活?
第二章 世俗人文主义
第三章 研究理念
第四章 政治正确性
第五章 科学时代的精神
附录 耶鲁大学指导性研究计划读物目录(2005-2006)
术语对照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