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专利公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14496
  • 作      者:
    梁志文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梁志文,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在Journal of Copyright Society of USA(SSCI期刊)、IIC-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and Copyright Law(SSCI期刊)、《法学》《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比较法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政治与法律》及我国台湾地区《法令月刊》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优秀博士论文:论专利公开》主要论述专利公开制度和与专利有关的信息披露制度。前三章探析专利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后三章则具体分析专利公开制度的具体构成,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专利制度的建议,并指明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中国优秀博士论文:论专利公开》可供知识产权领域学习者、研究者、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二、激励发明理论
  垄断-利润-激励理论是专利理论中历史悠久且仍然永葆青春的一项理论。专利制度仅有短短300多年的历史,但该理论至少在200多年中占据着专利法的统治地位。“(在美国),激励理论作为法院认可的主流理论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早期,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似乎仍然属于(美国)最高法院所采纳的主流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产业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而发明及其产业化为产业进步所必需。但如果发明人或投资者仅能获得充分竞争市场上利用技术的利润,则发明和(或)其产业化就不会完全得以实现。为了让发明人对其努力及投资者对其风险投资获得价值,社会必须进行干预,以提高他们的利润预期。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发明赋予临时垄断的专利排他权”。
  激励发明理论从发明的非排他性出发,认为如果没有专利制度,发明人难以禁止他人的搭便车行为;专利制度作为矫正公共产品外部性的选择,为发明人收回创新的投资提供了临时垄断权的回报,社会公众虽支付了垄断导致的消费者福利损失,但增加了创新产品的供给,最终促进科学进步。专利制度被称为是“次优选择”。如果存在完全信息,通过政府根据发明的价值而给予奖励将优于专利制度,因为它既为发明人提供了经济奖励,也使得发明立即进入公有领域而自由使用,避免了垄断权的负面效应。但是,这样的制度成本昂贵且不准确,还容易导致寻租活动,因而无法取代专利制度。
  依激励理论,似乎专利制度仅对确实因激励而作出的发明给予垄断权保护。专利保护与发明创造之间的关系为:如果没有专利制度,发明就不会创造出来,公众也就不可能获得发明。因而,专利保护的范围应该缩小,诸如因市场竞争、纯粹科学兴趣或偶然所得之发明,不应该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对于发明的经济激励机制,并不适用于所有发明的场合,有些发明是出于纯粹科学兴趣而作出的。荣誉制度或许更符合这种情况下的发明激励。在没有专利制度的情况下,发明人取得了先发优势,这也能使发明人获得足够的投资回报。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解决的现有方案
三、本书的研究价值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专利理论的传统解释
第一节 作为基本范畴的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内化的一般理论
一、发明外部性内化的产权理论和特殊权理论
三、发明外部性的博弈分析
四、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专利制度解释的古典理论
一、自然权利理论
二、激励发明理论
三、激励专利公开理论
四、垄断——报酬理论
第三节 专利制度解释的当代理论
一、专利勘探权理论
二、专利拍卖理论
三、专利租金浪费理论
四、竞争创新理论与累积性创新理论
五、反公地悲剧理论和专利丛林理论
六、专利信号理论、专利组合理论与专利彩票理论
七、专利杠杆政策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专利制度解释的创新理论
第一节 创新作为专利制度的公共政策
一、专利制度的政策目标
二、创新是不同专利理论的政策共识
三、创新经济学中的创新理论
第二节 专利法促进创新过程的实现
一、传统创新范式下的专利制度解释
二、适用创新范式转变的专利制度解释
第三节 促进技术扩散的专利制度
一、技术扩散为专利实践与理论所忽视
二、专利制度促进技术扩散的依据
三、专利制度促进技术扩散的渠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专利公开的制度功能
第一节 对专利公开制度的质疑
第二节 专利公开制度促进技术扩散
一、专利公开制度的价值
二、强化公开功能不会导致商业秘密保护对专利制度的替代
三、促进专利公开的专利制度之协调
第三节 专利公开制度的具体功能
一、专利制度的信息传播功能
二、专利制度的占有功能
三、专利制度的教导功能
第四节 专利公开功能的载体
一、专利文献的属性
二、作为技术文献的专利文献
三、作为法律文件的专利文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专利公开的制度比较
第五章 专利公开的充分性标准
第六章 与专利公开有关的信息披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