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可以进一步创新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到企业兼职。通过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深入生产一线,使其熟悉企业的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架起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创新资源与西部地区企业、产业、区域合作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帮助解决企业各类技术问题,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把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工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创新学科建设思路,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切实充分保障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广大科技特派员能真正深入企业和行业中开展工作,解决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并将其在企业的贡献纳入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科技特派员在本单位的评价和考核中去。
二是支持企业中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专家型工程技术人才到高校兼课或在学生到企业实践时兼任导师,依托高校设在企业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联合培养及专业实践,联合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试点改革,加快应用型人才建设步伐。一方面让企业的实践资源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来,为学生提供进入企业“真刀真枪”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知识更新升级。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可以从企业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研发人员中遴选出部分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外聘导师,由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学完课程后被派进企业联合培养。这样,既可以推动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又可以为西部地区的企业及产业培养和储备技术人才。
三是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产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出台特殊政策吸引留学人员带技术、带资金来西部地区创业或合作。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相较于东部发达地区,留学人员到我国西部地区创新、创业的比例偏低、数量偏少,也直接限制了高层次产学研合作的开展。首先,要加快培育和发展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专业服务,充分发挥各地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示范、引领和推广作用,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方面有所突破。其次,要强化服务,将回国创业留学人员纳入当地重点人才服务对象的范围,建立服务机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