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支架式教学:有效教学的生长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45218
  • 作      者:
    吴和贵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和贵,男,1965年生,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人。教育学硕士,中学数学高级教师。1985-2006年,先后在安徽省望江县赛口中学、望江县第二中学任教;2006年,调入广州市玉岩中学任教。
  系广州市首批市级骨干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教学专家,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第十五届特约教研员;广州市萝岗区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品牌教师发展对象。
  迄今已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数学通报》等教育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级或省级奖项。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有2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奖项。多次被评为数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和优秀教练员,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竞赛辅导以及带领团队等方面均创造了广州市萝岗区建区以来的最好成绩。
展开
内容介绍
  支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预设和控制的弊端,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和有效互动,实现知识的真正内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支架式教学·有效教学的生长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研究》对支架式教学和有效教学等相关概念加以界定,并就国内外对其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比较支架式教学及其设计与传统教学及其设计的异同点和优劣。构建出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过程和基本模式,提出教学策略与实施程序,并就支架式教学课堂组织的基本环节、基本要素和基本准则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课堂教学对比实验,从实践的角度来论证运用支架式教学确实可以实现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同步发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
精彩书摘
  (1)关注学生的学习。国外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加涅是比较早的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生学习的人之一。1965年,他出版了影响至今的学习心理学著作《学习的条件》,应用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想,形成了一个能解释大部分课堂学习的学习论体系。特别是此书于1985年第四次再版时的修订,不仅阐明了五类学习的性质、有效学习的条件以及它们的教育含义,还提出了一个以他的学习条件分析为基础的教学论新体系,从四个方面对有效教学作了探讨。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整套有效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四次出版修订了《教学设计原理》(1974,1979,1988,1992)。在加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参与教育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
  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他认为这种学习方法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不是给予的.学生必须亲自发现它,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布鲁纳强调应该广泛应用“发现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要求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史学,亲自去发现结论和规律,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
  与布鲁纳相反,另一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则是按照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又按照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既包括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者能在学习新知识时,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要和所学习的有意义材料的结构结合起来。所以,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他们只是被要求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即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运用。
  (2)关注师生互动与沟通。近年来的研究已经强调了合作、交流、“共同体”对教与学的作用,强调文化与社交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被看做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互动。教学不再被看成是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双方。此外,社会文化理论和活动理论也扩展了教与学的定义,以强调教与学的社会、语言、文化和政治环境。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1.2 当前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基本理念和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支架式教学研究概述
2.1.1 支架式教学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2.1.2 支架式教学的界定
2.1.3 支架式教学的特征分析
2.1.4 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2.2 学习支架研究概述
2.2.1 学习支架的界定
2.2.2 国外对于学习支架的研究现状
2.2.3 国内对于学习支架的研究现状
2.2.4 学习支架的过程、方法和基本特征
2.2.5 学习支架的作用
2.2.6 学习支架的作用条件
2.3 有效教学研究概述
2.3.1 有效教学研究的意义
2.3.2 有效教学的概念界定
2.3.3 国外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2.3.4 国内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
2.3.5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2.3.6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2.3.7 有效教学的标准

第3章 支架式教学与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3.1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3.1.1 建构主义理论
3.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3.1.3 “从做中学”理论
3.1.4 元认知理论
3.1.5 认知发展论
3.1.6 “再创造”教学理论
3.2 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3.2.1 有意义学习理论
3.2.2 发展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
3.2.3 有效知识论

第4章 支架式教学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可行性分析
4.1 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4.1.1 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4.1.2 高中学生的情感特点
4.2 高中学生的初始能力分析
4.3 支架式教学满足高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能力要求
4.3.1 支架式教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4.3.2 支架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
4.4 支架式教学符合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要求
4.4.1 传统数学教学的特点及缺陷
4.4.2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特点及课程要求
4.4.3 支架式教学的特色、优势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4.4.4 支架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满足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要求

第5章 高中数学传统教学设计与支架式教学设计
5.1 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5.1.1 教学设计的发展
……
第6章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策略与实施程序
第7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支架类型分析
第8章 高中数学支架式教学的课堂组织
第9章 支架式教学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第10章 支架式教学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案例分析
第11章 研究结论及其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与尚待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