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国祥,新教育研究中心成员。另有干干、荷戟卒、宁怀山等网名和笔名。从事中小学教育15年,先后在“教育在线”等论坛担任版主和总版主。曾任原《教师之友》和《教育科学论坛》编辑。在《人民教育》《南风窗》《教师博览》等杂志发表过各类文章,先后在《成长》等报刊开设个人专栏。曾从事教育网络管理、教育创作和教师培训工作,以打通教育理论话语与教育实践话语老死不相往来的隔膜状态为今后几年的主攻方向。
2006年加盟新教育实验后,主持新教育研究中心理论和课程研发。对新教育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及理想课堂的教学框架和三重境界,新教育叙事心理学框架等领域,都有过启发性贡献,并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所建树。
其思想之源是道家和禅宗,学习西方哲学、心理学多年,但近年来自称是儒家弟子,并欲在儒道经典的重新阐释上有所突破。著有《破译教育密码》《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等书。
展开
他始终保持了充分的开放姿态,在他眼里,教育无处不在,不但遍布许多学科,更奇妙的是,他从神话、电影、电视剧、小说、漫画等许多方面开拓了新的疆域,重新“发现”了许多为我们所忽略的教育问题。
“我阅读,因为我孤独。”我想这或许就是干国祥的答案。“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们离古之学者远矣!本书中《我的阅读史》这篇文章或许会给我们许多启发,让我们重新思索教师专业化阅读的意义。
——魏智渊
我不会任自己这样沉醉于任何一个大师的声音中太久的,因为我不想成为谁的信徒,我只想把他们作为我的朋友。同时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我不是哲学家,我只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
——干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