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超常能力的本质和培养:超常教育理论的前沿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502949
  • 作      者:
    (美)戴耘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戴耘(David Yun Dai),博士,现任纽约州立大学教育与咨询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持终身教职。1980年代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90年代初赴美国普度大学攻读心理学,获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人才培养国家研究中心(NRC/GT)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美国“超常教育”著名学者兰祖利。现为美国超常教育主要学术刊物《超常儿童季刊》、《超常教育季刊》、《罗尔珀评论》等编委,出版有7本有关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超常能力培养的专著和主编文集,并发表研究报告、论文、书评文评、百科全书条目70余篇,在各种国际心理学、教育学年会上作研究报告计40多个。戴耘博士长期从事超常个体和社会发生以及教育对策和模式方面的研究,2006年被全美超常教育协会授予“早期杰出学者”称号,他于2008-2009年间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到中国从事教育研究。2009年受中科院心理所邀请在“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的国际研讨会上作了关于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主旨发言。他是香港中文大学超常儿童教育计划荣誉顾问,并受邀2013年1月在香港英才教育学院作“何东讲座”演讲。戴耘博士从2012起兼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戴耘博士以前所未有的视野和远见,系统地提炼超常能力并为超常教育提出了一种新的框架领域。他围绕三大核心问题确定了九种主要争议:在才能发展中,先天能力、环境、经验和个人努力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我们如何界定超常教育的目标?如何促进卓越发展?如何定义超常教育的目标,促进卓越?《创造力、教育和社会发展译丛·超常能力的本质和培养:超常教育理论的前沿探索》必将成为该领域中的里程碑。
展开
精彩书评
  戴耘已经成为超常能力和超常教育理论的重要带头人。这本敏锐复杂的、细致深刻的、富有挑战性的书为该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石并为改革实践提供了一幅蓝图。一项惊人的成就。
  ——David Henry Feldman,Tufts大学教授
  
  围绕超常能力本质的长期争议和发展人类高水平潜能的意义,本书对已有的诸多理论观点进行了深入拓展。从一种激动人心的更广阔的视角强调了本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使读者能够重新审视那些长久以来持有的有关超常能力的信念。
  ——Joseph S.Renzulli,Connecticut大学教授
  
  在有关超常儿童的多数对话中,超常能力的本质和培养是根本的问题。在戴耘深思熟虑、原创独到的评论中,他回顾已有理论,为争议注入新的活力,在新的研究证据的基础上重新讲述引人人胜的话题。在可预见的将来,这本书将成为标准参考书。
  ——LaurenceJ.Coleman,Toledo大学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种从发展观出发的解决方式。我们重视人类的一些优秀品质,并且希望以一种对能力发展有意义的方式来进一步培养这些品质,第九章中回顾的文献资料和CED发展框架提供了更精确地界定这些优秀品质的建议。
  对“超常能力和才华”的各种定义大致分为两类:“早慧(超前发展)”和“取得优于同龄人的超前成就”。在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大多使用“早慧儿童”;在后面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尤其当学习经验逐渐积累且知识储备逐渐增长后,更多使用“超前成就”。这里的“早慧”指在认知能力、社会情绪发展和生理发育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程度比一般儿童更高。童年早期的高智商可以被看做是智力的早慧。新近的儿童发展方面的文献证实了,儿童发展存在诸多领域特殊性,例如对数字、物理力、生物、心理理论等的基本感知。因此,在特定类型或领域信息的感受性和直觉形成上,早慧也具有高度的领域特殊性(例如,SPMY项目中的数学早慧儿童;Stanley,1996)。新皮亚杰学派的研究者也发现了一些儿童在童年期表现出数学早慧、叙述早慧和空间艺术早慧(Porath,2006a;另见Feist,2004)。对于“以取得成就为标准”的第二类“超常能力和才华”而言,根据获得个人成绩的年龄和完成水平,则更容易鉴别出超常儿童。对于早慧儿童,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发展性向和发展潜能;对于成就超前的学生,我们观察的是他们表现出来的优秀,这更多的依赖于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当然也有二者兼备的超常儿童个案存在,举例来说,神童和一部分早慧儿童(Feldman,1986;Stanley,1996)的发展既比同龄人高度提前,又在更小的年龄更快地取得某个领域的出色成绩。不过我们还是要澄清一下:“早慧”和“超前成就”是超常儿童的两种不同的定义性特征,虽然都表明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但在潜能的实现和发展的复杂性(分化和整合)上却有不同。前者指在行为和心理特征上的发展超前于具有相同生活经验的同龄人;而后者指在某一方面取得的成绩超出了这一年龄段要求的标准,这种优秀往往源于将能力恰当地运用到领域活动中,以及不懈的努力。这种区分与Mayer(2005)的观点相一致,即“超常”是一个“具有年龄特异性的词语,在发展早期指潜能,在发展中期是指取得的成绩,而在发展的后期则代表了因成就所获得的声望”(p.439)。
  在区分早慧和超前成就上,我和Gagne最大的不同在于,我的CED模型中才能发展不依赖于某种模式的早慧(例如高智商),尽管早慧和超前成就之间可能有关系。但在Gagne(2004)的DMGT模型中,系统发展的技能需要以先天禀赋为基础。
  ……
展开
目录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天赋”概念简史
给“天才”下定义的挑战
一个辩证周期:对天赋的建构、解构和重构
结语:天赋概念进入成年期

第二章 在理解与培养超常能力中存在的主要争议
超常能力概念演变中理论基石的变化
走向新的综合
主要争议的框架

第三章 从“先天还是后天”到“后天中的先天”
先天后天论战的框架
先天后天的不可分性:一种不同的思维角度
结语:通向卓越的多种途径

第四章 刺猬还是狐狸?领域特殊性vs领域一般性是个体、领域和发展的共同作用
如何界定能力领域
领域一般性一特殊性作为人类能力的基本架构问题:是横向的、纵向的,还是分层级的?
不同发展水平上领域一般性一特殊性的意义
创造力:领域特殊性的还是领域一般性的?
结语:结构、功能和发展三个维度的整合

第五章 质的差异还是量的差异?个体的、过程的和发展的产物
背景:以将学生分类作为切入点的超常教育
个人品质和行为特征上质的差异的研究
发展是新异性与质的差异显现的过程
技术和实用的考虑
结语:什么时候“超常能力”是真的超常?

第六章 见仁见智:世界观和认识立场上的差异
“超常能力”最好的证据是什么:能力倾向还是真实成就?
我们如何理解超常能力和才能的本质与发展:通则性研究和个别性研究
如何解释和预测超常行为的表现和发展:还原论与生成论
结语:方法论的综合

第七章 超常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理解超常教育的框架
专长(专家技能)和创造力间的争议
专长研究者和创造力研究者之间的争议
“超常儿童”(Gifted Child)和“才能发展”(Talent Development)的争议
结语:才能发展个人方面与社会方面的整合

第八章 更大社会环境下的超常教育:牺牲公平换来卓越?
受到围攻的超常教育
“卓越”和“公平”的定义以及二者之间的争议
更广阔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超常教育
结语:平等的机会,而非相同的结果

第九章 对卓越的整合理解:超常能力发展研究的CED框架
超常能力的形成:差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基于分析水平去确定超常能力的生成属性和演化属性
四种分析水平的整合
根据CED框架对重要的本体论争议进行概念重构
CED框架对研究和实践的启示
结语:超常能力和卓越才能的环境一时间生成性

第十章 对个体发展反应敏锐和对社会负责的超常教育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