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溺”,《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淹没在水里”的意思,人被水淹死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当然,淹没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优良品格和爱的能力。
李女士夫妇是外来打工者,夫妻俩辛苦工作,只为让孩子过上跟城市里同龄孩子一样的快乐生活。李女士称,他们夫妻俩不分昼夜地拼命工作,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但是,即便这样,她还是没让儿子感到高兴和满足。曾经儿子因为父母没给零花钱而愤怒地对父母说:“你们那么穷,没有钱,为什么要生我呢!”提起这事,李女士伤心地频频摇头,说不出话来。
每个人都需要爱,尤其是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是最重要的因素。当今社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一家人的心肝宝贝。父母对孩子倾注了无限的爱,可以说是“合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说什么是什么。在父母看来,怎么爱孩子都不过分。
殊不知,这种对孩子过分的爱,这种看似牺牲的爱,是一种溺爱。这种溺爱对孩子来说是一剂毒药,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要么让祛子缺乏自我,成为父母的简陋复制品,要么让孩子内心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不具有爱的能力。
人生有两种需求: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不少父母,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结果往往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上的折磨与痛苦,还会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有的甚至会走入歧途。
兰州歌迷杨丽娟追星的故事可谓尽人皆知。16岁以前,杨丽娟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成绩出众,在班里还是优秀班干部。但从16岁开始,她对刘德华痴迷不己,为了见自己的偶像一面,为了得到刘德华的亲笔签名,她决定追逐刘德华的身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她的父母为了帮她圆这个梦,竟然先后筹钱15000,,L,最后又卖掉家中仅有的一套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只为了能让女儿去北京和香港看刘德华的个人演唱会。
遗-噫的是,这种倾家荡产的举动并没有完成杨丽娟的心愿。最后,杨父竟然表示,只要能够完成女儿的心愿,他情愿卖掉自己的一个肾。
最后,刘德华表示,如果歌迷用不正常、不健康、不正确的方式与他见面,他绝对不会理会。他更强调说他最憎恶不孝的歌迷,歌迷的家长也不应该纵容孩子这种过分的行为。
这个故事,当时的很多媒体都进行了跟踪报道,却很少披露杨丽娟的成长历程和家庭生活环境,但是通过杨家借钱卖房、杨父不惜卖肾等一系列看似疯狂的举动,不难想象,杨丽娟肯定是在父母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如果杨父杨母能够理智一些,对女儿这种近乎变态的追星行为采取理性的引导,而不是采取纵容的态度,那么,事情可能就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追星没有错,杨丽娟也没有错,她没去伤害谁,她只是像以前一样,自己想做什么,父母都会无条件地支持,所以她对父母这种倾家荡产的行为并没有过多的感受。可是,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应该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应该知道父母付出了爱,也应该得到爱的回报。杨父杨母这种放纵的溺爱,让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更谈不上爱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这种溺爱,几乎完全毁了这个孩子,也毁了这个家庭。
真是可悲可叹!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在他的著作《父母手记:教育孩子的101种方法》中曾经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因为她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30岁的年纪了,甚至不懂得怎么去恋爱。她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夫人点了点头。
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
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利,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夫人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这个孩子,是父母溺爱的牺牲品。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而父母总是希望能够帮助孩子解决掉所有的问题。在孩子4岁以前,父母在孩子跟中可能是全知全能的,基本上能够轻松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