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摆脱完美主义:孩子犯错应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66794
  • 作      者:
    (美)托马斯·格林斯庞(Thomas S. Greenspon)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托马斯·格林斯庞,私人执业心理学家,婚姻与家庭治疗师。毕业于耶鲁大学,并于1968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后学位之后,在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医疗中心从事教学、研究和咨询服务。他的讲座和写作涉及多种主题,包括夫妻和家庭关系,天才儿童的情感需要等;同时,他还以青少年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为主题撰写了专著《人际关系》,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他的妻子芭芭拉曾获文学硕士学位并和他一起从事私人执业心理治疗工作。多年来,他们共同建立了“大伯明翰生育教育协会”并担任地方和国家青年团体顾问。曾经担任明尼苏达州天才儿童委员会联合会长一职并服务于明尼苏达州天才儿童咨询委员会,托马斯因其出色的表现被明尼苏达州天才儿童委员会授予杰出服务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你的孩子会不会
  经常拿自己和他人作比较?
  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冒险?
  因为出现错误而自责、不开心?
  经常感到有压力、焦虑?
  很容易感到沮丧、气馁?
  对自己或他人期待过高?
  你是否也发现自己也存在上述某种倾向?
  如果是这样,你并不会感到孤单。完美主义影响着很多家庭——你可以克服它。完美主者追求较高目标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健康的。完美主义者认为,如果我们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我们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关爱和认可——如果不能做到完美,我们就永远都不够好。这种压力会让人不堪重负。好消息是:你可以做出积极的改变,这种改变将会丰富孩子的生活,也会丰富你的生活。
  在这本书里,心理学家和临床医学家托马斯?格林斯庞以亲切且实用的笔触讲述了什么是完美主义,它的根源,以及如何去克服它。他向我们描述了如何摆脱完美主义,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自我接受;如何帮助孩子幸福地生活,允许孩子犯错误,让他们自由地学习和成长。格林斯庞博士的一些观点和建议已经帮助了很多人——它也能帮助你。

展开
精彩书摘

  摆脱完美主义
  Moving past Perfect
  二十分钟之后,女儿把琳达提出的所有问题全都一字不差地回答出来。“你瞧,梅根,”琳达微笑着说,“你已经准备好了,你都能倒背如流了,现在不用担心了,赶快准备上床睡觉。”
  “不行,”梅根嚷嚷着说,“我们再复习一遍吧。”琳达婉言拒绝了女儿的请求并试图放松女儿的情绪。看着女儿红肿的眼睛,她不得不故作坚持地说“梅根,宝贝,可以了,你现在必须得停下来,你已经准备得非常好了。”
  梅根辗转反侧,由于放心不下考试,她一直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之中,并且,一早醒来,她连早饭都没吃就又急着去复习了。明明是已经学得非常好了,并且以前每次考试也都那么成功,可梅根为什么还要这般不堪地折磨自己呢?—完美主义在作怪。
  12岁的赖利总是在不停地抱怨自己的老师是个“老愚蠢”,班上还有很多“书呆子”。虽然二年级的时候他还被大家认为是一个“资优生”,但是他最近成绩单上的分数却呈现出每况愈下的趋势,他的成绩总是在B和C之间徘徊。他的数学老师对他的父母说他不明白赖利为什么能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考出如此好的成绩。“他上周好像一直在课堂上睡觉,但是仍然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克尔顿先生说,“如果他能努力学习,你能料定他能考出怎样的成绩吗?”
  赖利的父母对于儿子的欠佳表现既感到失望,又感到十分生气。他们试图激励他好好学习,而赖利却出乎意料地这样回答,“我才不在乎呢,学校里的一切都是愚蠢的,和现实生活毫无联系。”赖利为什么要摆出这种“毫不介意”的态度呢,既然他只要好好用功就会有出色的表现?—还是完美主义的缘故。梅根和赖利两人有一些共同之处:恐惧。梅根的恐惧表现在她不顾一切地想要通过刻苦学习、努力争取来避免考试的失误,结果给自己和她身边的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赖利表面上漠不关心的态度其实是害怕失败的一种外在表现。害怕失败的恐惧让他对周围的一切极具防御性,他好像在说:“如果我不努力,也就无所谓失败。”
  完美主义具有多重含义并且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它给无数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带来了诸多痛苦。我的朋友,同时也是我的同事托马斯·格林斯庞所著的这部优秀作品展现了他对亲子教育和儿童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在这部著作中,他描述了完美主义的多面性,并且挖掘出了完美主义的根源,最重要的是,他给我们指出了解决问题的一条明径。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色的表现,但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他们因为过于焦虑和害怕出错而裹足不前。有一句佛教谚语对我们非常具有警示作用:“世界上有两种形式的恐惧,一种能支撑我们继续活下去,另一种会让我们寸步难行。”如果我们能够以开放、放松的心态对待自己的错误,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们就能学得更好,收获更多。
  像许多成功的人士一样,托马斯·爱迪生对此深有体会。由于他源源不断的科学发明,他曾被誉为“门洛帕克的奇才”。除了电灯和留声机外,爱迪生还取得了另外的1093项发明专利。但是,爱迪生明白自己并不是一个奇才,他一生共经历过多少次失败,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当他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时,他并不是在开玩笑。如果爱迪生当初陷入完美主义所设置的牢笼—害怕出错—或许我们现在还是生活在黑暗之中。幸运的是,《摆脱完美主义》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应对完美主义的非常有用的技巧和合理的建议,有了它的帮助,你和你的孩子将会重新发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体会到勇于尝试所带给你们的快乐。
  大卫·沃尔什博士《聪明的养育,聪明的孩子,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的作者
  《聪明的养育,聪明的孩子,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的作者

  ……

展开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1部分
第1章 正确认识完美主义
第2章 完美主义者是如何形成的

第2部分
第3章 勇于尝试
第4章 鼓励传达赞同和接受
第5章 放弃权力之争
第6章 移情——沟通桥梁
第7章 自我反省
第8章 超越完美主义者的文化
第9章 是什么候 需要专业帮助
第10章 放弃完美主义的得与失
第11章 共同制定计划
编后记 为完美主义画上句号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