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辞书记失:一百四十三个是与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39908
  • 作      者:
    巢峰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上海辞书出版社新出版的巢峰同志《辞书记失》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理论性。《辞书记失》对一些重要问题,有些是有争论或者有歧义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而且有独到之处。第二,实践性。《辞书记失》的理论研究都从实践经验出发,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同时又有的放矢,处处着眼于指导和推动实践。第三,前瞻性。《辞书记失》对一些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在时间上是比较早的。这表明了巢峰同志对实际生活的敏锐感受和深刻思考。第四,论战性。生活本来就充满矛盾,更何况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历史性的转型时期。我们非常需要对消极现象的严肃批评。强大的舆论力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中国辞书学会顾问徐庆凯同志审读全书并作序。

展开
作者简介
  巢峰,1928年7月出生,1942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社长、社长、总编辑。现任辞海编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常务副主编),中国辞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编辑学会顾问、上海市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上海市编辑学会名誉会长。参与或具体主持《辞海》1979年版(第三版)、1989年版(第四版)、1999年版(第五版)、2009年版(第六版)以及台湾繁体字版的编纂。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编辑奖(2011)、中国韬奋出版奖(1997)、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1996);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同务院特殊津贴(1991);入选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2009);中国辞书学会授予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2006)。
展开
内容介绍

  《辞书记失:一百四十三个是与非》是一部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辞书评论著作。评论的对象是一批辞书中的各种失误。对一个失误,写一篇文章。条分缕析,议论风生;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内容扎实,文字精炼。涉及的辞书,基本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出版的,有包括少量苏联辞书的中译本;大多数是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专科词典,而对他长期参与或具体主持编纂工作的《辞海》也多有评论,体现出光明磊落不护短的精神。评论的内容,主要是释文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客观性问题,也包括少量其他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辞书质量出现了严重问题。以王同亿主编的《语言大典》、《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的抄袭剽窃、胡编乱造、炮制精神垃圾的行为,影响极其恶劣。巢峰同志对此十分关切,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他带头进行有力的批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促进了辞书研究发展。《辞书记失》所评论的失误和“王同亿现象”的性质不同,这些失误本身的表现和根源也不一样,但都违背辞书编纂的规则,损害辞书的质量,有必要批评和研究。因此,可以预期,该书的出版,将对保持辞书质量、开展辞书研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绝对真理”不是“对世界的最全面最完善的认识”》
  某词典[绝对真理]条的定义是“对世界的最全面最完善的认识,即不能为后来的实践和科学发展所推翻的知识”。这一定义把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完全对立起来,并把绝对真理变成了杜林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因素。每一个客观真理,因为是对于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受历史条件限制的认识,所以具有相对性;然而它同时又是对于整个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的一个部分,一个颗粒,所以又具有绝对性。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对真理就是绝对真理的成分或阶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没有离开相对的绝对,也不存在脱离绝对的相对。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但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并等于认为已经掌握了“最全面最完善的认识,即不能为后来的实践和科学发展所推翻”。按照后者的逻辑,如果承认当代科学是绝对真理,那么,这些科学就是最全面最完善的认识,就再不能为后来的实践和科学发展所推翻。这种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每一科学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从数到变量概念到数学,从摩擦生电到电磁学,从古典力学到牛顿力学,都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过程,它们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都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增添了的新的水滴。真理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如同浩荡江水,后浪推着前浪,原来的结论不断被修正,人们的认识则不断提高。这是真理发展的辩证法。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向来反对用“最全面最完善的认识”来概括绝对真理。这种概括,否定真理有深化的必要,有随着客观过程的推移变化而推移变化的必要,把每一真理看成尽善尽美的东西,看成可以现成使用的“硬币”,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或其他科学原理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最终就会使真理转化为谬误。
  《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的形式也不是上层建筑的内容》
  某词典[内容和形式]一条中,有这样一句话:“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形式,同时又是上层建筑的内容。”这样表达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内容是指事物的内在要素的总和。生产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但它本身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上层建筑的内在要素,怎么能构成上层建筑的内容呢?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与它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只有体现政治法律制度的国家机器,如政权、法制、军队、警察、法院……以及体现社会意识形态的政治法律观点、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才能构成上层建筑的内容。
  至于形式,则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或内容的表现方式。生产力的形式是生产力自然形态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它以不同的具体劳动为转移。纺织的劳动者与纺织机的结合方式,是纺织生产力的形式;拖拉机的耕作方式,是农业耕作生产力的一种形式。生产关系是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是生产力的自然形态的表现方式,怎么是生产力的形式呢?
  怎样从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来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呢?准确地说应该是在生产方式这对矛盾中,构成内在要素的生产力是它的内容,而支配和组织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形式;在社会形态的内部矛盾中,构成社会本质要素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形态的内容,而集中体现经济基础的政治关系以及整个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

  ……

展开
目录
手稿

哲学

经济

政治

文化及其他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