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语口语美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75541
  • 作      者:
    姜燕著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姜燕,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来致力于语言实践及理论领域探索'首创[姜氏问答术]。先后主持山东省社科,省软科学、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等纵向科研项目以及一项大型横向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已出版著作《即兴口语表达》、《面试语言经典方略》、《实用口才艺术》、《实用论辩艺术》、《申论写作》、《我在韩国365日》,主编《播音主持训练与临场艺术》。
展开
内容介绍
  《汉语口语美学》从汉民族口语中发现美的特性和规律,对于挖掘民族文化优势,培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汉民族语言构建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口语传承和口头诗学的考证和研究还是有一定成果的,然而在中国,学界始终较少关注口头语言和文化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汉字和史官文化成熟较早,历史思维发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语言系统比较特殊,汉语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严重脱节,即有声语言和文字表达系统错位。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口语曾经有过和古希腊时期相同的辉煌,口语和书面语的地位是大致相等的,那时人们注重论辩和演讲,书面语记载的大多为经过粗略加工的讲稿和辩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口语的面貌。六朝时代还曾出现了记录善辩之士捷辩之辞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但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口语和书面语的距离开始拉大,几乎无法逾越。汉语“言文脱节”现象出现得很早,周代就利用史官组织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超方言的书面语,摆脱了地方大、方言杂的局限。正因如此,以儒家为代表的学说典籍可以依赖文字流传而不易被篡改。悠久的文字历史使汉民族较少重视下层的或其他民族的口头传统,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特点决定的。先秦时期曾有一种类似“普通话”的统一的、规范的口语,称作“雅言”。史书上记载,孔子在读古书、行古礼时就使用雅言,只是这种统一的口语当时没有在社会上推广,以后便消失了。“文言”是指以我国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某些文言词语包括成语在今天的口语中依然常常用到。在中国学术传统中有重视上层文化的倾向,民间文化、口头文化的研究在历史上重视不够。当今社会,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日趋重要,这个领域的探索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国内外都存在着对汉语口语的误读,在原生口语的基础上对口语之美进行解读,可以改变以洪堡特等为代表的理论家对汉语口语之美的误读。本书从口语美学的基本概念人手,分析口语美产生的生理机制和物理情态,并在东方“天人感应”和西方“异质同构”的基础上提出汉语口语美学的理论架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多维视野中的汉语口语美学
第一节 汉语口语美学萌生的土壤
第二节 汉语口语美学建构的可行性
第三节 汉语口语美学研究的路径和意义

第二章 汉语口语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语言的口语属性与美感的形成
第二节 汉语口语区别于书面语的特点
第三节 汉语口语区别于其他语系的特征
第四节 原生口语美学与次生口语美学

第三章 汉语口语美的生成
第一节 口语美产生的感官生理效应
第二节 口语审美感受产生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建立在异质同构基础上的汉语口语美学

第四章 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口语的美学特征
第二节 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 汉语口语审美活动探析

第五章 汉语口语的审美范畴
第一节 汉语口语微观静态的语音美:韵
第二节 汉语口语宏观动态的动感美:势
第三节 汉语口语的韵外之致:味
第四节 汉语口语的反常合道:趣

第六章 汉民族审美观念与汉语口语美的渊源
第一节 汉民族思维模式下汉语口语美的特质
第二节 高语境带来的汉语口语重意合语态
第三节 汉语口语方言的审美特征
第四节 汉民族审美喜好熔铸乐音美的多样化形式

第七章 汉语口语美学特点对艺术形式的影响
第一节 汉语口语美学特点与口语传承的关系
第二节 口语传承成为三叠式叙事结构的美学渊源
第三节 口语美学对书面语言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