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题之讨论
拙着《论学校作文之文题》曾揭布本年《教育杂志》第三册。顷有
致书相攻磋者,仆惭无暇函答,兹於锡邑县立第五高小教授演讲会揭讲题,重加申讨,致多前文所未发者,听众颇不谓谬也,愿海内教育诸君子共正之。博记。
仆任教育事业,为时匪久,初小讲筵,益未厕列,经验之寡,自不待言。既承诸君宠招,敢不略摅其愚诚。惟博自以忝任县立第一高小四年级国文,颇加意留览新闻纸以及各教育月刊揭布各校国文成绩,庶几相观而善,漓我新智,觉文字优美,足证平曰之循循善诱者,诚自不渺。然其中往往犹有商者,文题是也。在古人自制文字,无不加意制题,此其关於文字之内容者甚大,如贾太傅《过秦论》,马千古论说文字之祖。观其标体,曰论,所论则以秦之过失为断,使今人为之,必漫题曰‘‘论秦之过失”矣,而太傅不然也‘乃锤字链句,掂斤播两以出之,仅着“过秦’’二字,下语如铸,何等简当!又如柳子厚《始得西山宴游记》,刻意写‘‘始得’’二字,可知与後世漫题“里游某山记’’者殊科,故於题首特冠“始得’’二字以定题界而为叙次之范围也。又如韩退之《张中丞傅後叙》,自今人观之,何不可曰“题张中丞传後”,或曰“跋张中承传”,而必曰“张中丞传後叙”者,何也?毋亦曰题者,谛也,审谛其义也。跋者,本也,因文而见本也,故与序之为言绪也,其文以次第其语、善叙事理马上者大异其趣乎7今观退之之文,前半次第张许二姓子弟不能通知二父志之疑辞,以及说者诟诋许远之语,中叙雷万春事首尾,终之以次张籍称说于嵩之言,则信乎不愧次第其语、善叙事理之文也。此其所以自题曰叙而不曰题曰跋也欤?观此可知古人文字佳妙,无不先於制题痛下工夫,所谓作文字亦须好题目也。虽迩日小学生作文之程度,迥匪古人复绝等伦者可比,然作文字须好题目之理,即亘古今穷万世莫能外也。更进一步言之,夫以古人复绝等伦之文才,皆不能无待於题目之好,况其下古人什伯千万倍焉者乎!则其不因题目之颛预猾突而窒文字之思机者寡矣,此固不论初高小各校任国文讲筵诸君皆宜加意者也。兹分为四顼讨论如左:
甲、预备题材。《中庸》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即如仆新任县立第一高小国文时,往往作文期届,於先一日,明日究何题目,不特匪学子所及拟议,即仆胸中亦了无痕蒂。及至身人教室,胸中辘鲈尚自筹思,草草书一题黑板,急就塞责。或题事陈腐,如《论束漠宦官之祸》、《唐女祸论》之类。不切现今情势;或题义宽浮,无当儿童心理。要之无以濬发儿童思力,诱起探讨文字之兴趣而已,岂匪所谓不豫则废者乎7久乃自知其不可。每一学期始业之前,辄预搜集种种题材,略次先後,春秋佳日,俾作游记,三冬拥炉,宜谈佚话,岁朝佳节,书疏间韵,——密记小册子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