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字连接的名词短语跨标点句共享<br> 本章是同源正序关系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是当原配句的谓语动词前有“跟”、“和”、“同”连接的名词短语时,即原配句是NP1+跟+NP2+VP结构时,续配句共享原配旬“跟”前面的名词NP1还是共享“跟”连接的前后名词,即NP1+跟+NP2。涉及续配句主语或状语的确定问题。<br> 本章只讨论“跟”连接的名词短语被续配句整体共享还是局部共享的情况。<br> 这个问题与“跟”的词性有关,“跟”的词性和它后面的动词有关。<br> 本章各小节内容如下:第一节:相关原则;第二节:续配句共享“跟”前名词;第三节:续配句共享“跟”字联合短语;第四节:续配句共享“跟”字介词短语;第五节:难点。<br> 本章体例说明:<br> (1)由于每一条规律《围城》中的例句都没超过10句,所以例句都穷尽列出,不再列统计数据。<br> (2)大标题是结论,下面有条件和理据。<br> (3)分类主要根据续配句谓语特征,每个条件内部的例句按照原配句特征(其实就是不同的判断“跟”的词性的条件)分类。<br> 下面具体介绍。<br> 第一节相关原则<br> 一、谓语的方向性和“跟”的词性<br> 用在非方向性动词或非方向性形容词前的“跟”一般是连词,用在方向性形容词或动词前的“跟”一般是介词。<br> 方向性谓语中当谓语前有“跟”字短语时,对于“跟”所连接的两个主体来说,谓语是有方向的,或者谓语所表意义在这两个主体之间发生。方向性谓语前的“跟”是介词。比如:玉芬跟母亲道歉,觉得自己确实错了。<br> 原配句表示“玉芬”向“母亲”发出的动作,“跟母亲”是介词短语作状语。<br> 非方向性谓语中当谓语前有“跟”字短语时,“跟”所连接的两个主体是平等的,所表意义并非要求双方都要参与,有一方参与意义即可自足。非方向性谓语前的“跟”是连词。比如:我跟他脱离了组织。我跟他认识王老师。<br> “跟”所连接的两个主体“我”、“他”处于同等地位,“跟”后的主体“他”即使不参与,句子意义也可以自足,“跟”是连词。<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