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翻译史研究.第三辑(2013).2013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101867
  • 作      者:
    王宏志主编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宏志,香港大学文学士(荣誉)、哲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哲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中文及翻译研究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及博导。主要研究范围: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中国翻译史和香港文化研究。主要著作包括:《历史的沉重:从香港看中国大陆香港史论述》、《鲁迅与“左联”》、《历史的偶然:从香港看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与政治之间:鲁迅·新月·文学史》,Pofitics and Literaturein Shanghai:The Chinese League of Left-wing Writers,1930-1936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翻译史研究(2013)》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的学术论文集,以“翻译史研究”为专题,收录了众多学者在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成立于1971年,致力于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学,自1973年起出版《译丛》半年刊,专门刊登中国文学英译作品。近年着力推动中国翻译史研究,除每年举办一次“宋淇翻译研究论文纪念奖”评选活动外,每两年举办一次“书写中国翻译史: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及“阅读中国翻译史:中国翻译史研究暑期班”。
展开
精彩书摘
  大红毛国的来信:马戛尔尼使团国书中译的几个问题
  摘要:毫无疑问,1793年的马戛尔尼(Geor.ge Lord Macartney,1737-1806)使团访华,在中英交往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过去,不少学者对这重大历史事件作过研究,提出不同的论述和评价,但一直被忽略的是当中所涉及的翻译问题。此外,由于史料的匮乏,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其中十分值得深入探究的是马戛尔尼所带来的英王乔治三世写给乾隆的国书的中文译本,因为这是乾隆所能接收直接来自英国人的讯息,足以影响他对使团以至英国的理解。
  本文揭示一些过去未被发掘或没有注意的史料——包括一份一直藏于英国外交部档案的国书中译本,深入讨论英王国书中译本的几个重要问题:国书中译的过程是怎样的?中译本的译者是准?国书最早的中译本是怎样的?它跟过去故宫军机处上谕档所藏的(译出英吉利国表文)有什么分别?当中的改动是谁做的?这些改动的意义又在哪里?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对马戛尔尼使团的理解将会有更准确和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马戛尔尼使团;斯当东;李白标;柯忠孝;蒙突奇
  毫无疑问,1793年的马戛尔尼(George L,ord Macartney,1737-1806)使团访华,在中英交往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过去,不少学者对这重大历史事件作过研究,提出不同的论述和评价①,但一直被忽略的是当中所涉及的翻译问题。笔者曾在2009年发表过一篇讨论马戛尔尼使团翻译问题的文章o,算是比较正式地探讨到这重要的课题,但由于史料的匮乏,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其中十分值得深入探究的是马戛尔尼所带来的英王乔治三世(GeorgeⅢGeoige William Frederick,l738—1820;r.1760-1820〕)写给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r.1736-1795)的国书,因为这是乾隆所能接收直接来自英国人的信息,足以影响他对使团以至英国的理解。
  本文通过揭示一些过去未被发掘或注意的史料,深入讨论英王国书中译本的几个重要问题:国书中译的过程是怎样的?中译本的译者是谁?国书最早的中译本是怎样的?它跟过去故宫所藏军机处上谕档中的(译出英吉利国表文)有什么分别?当中的改动是谁做的?这些改动的意义又在哪里?通过回答和分析这些问题,我们期望能对马戛尔尼使团有更准确和深刻的理解。
  ……
展开
目录
大红毛国的来信:马戛尔尼使团国书中译的几个问题王宏志
认识中国:小斯当东与图理琛《异域录》的翻译游博清
四不像“大英(国)”:大清天朝体制钤压下的汉译泰西国名庄钦永
英法《南京条约》译战与英国汉学的成立——“英国汉学之父”斯当东的贡献关诗珮
插图翻译和基督教的本色化——晚清汉译《天路历程》的插图研究姚达兑
从《天演论》到《原富》:以严复、吴汝纶的书札为素材的考察沈国威
晚清西学东渐史上的邝其照邹振环
游走于国族叙事和小叙事之间:清末民初的夏洛蒂·科黛
(Charlotte Corday)形象研究唐欣玉
作为20世纪60年代翻译史事件的《拉奥孔》汉译本出版——以出版社、大学与科学院的若干人物为中心的考察叶隽

译学新芽
重构“小说场域”的性别秩序——以清末民初西方“女小说家”的传记译介为中心马勤勤

外国翻译史论文选译
朝墨西哥谷进发:玛丽娜女士(玛琳哲女士,15001527)弗朗西丝·喀尔登尼(著)萧若碧(译)

稿约
撰稿体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