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雅言土语:长江流域的官话与方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218233
  • 作      者:
    杜朝晖,郑涛编著
  • 出 版 社 :
    长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杜朝晖,湖北宜昌人,1968年8月生。1994年进入湖北大学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学位。后就读浙江大学古籍所,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籍整理及语言学、文字学研究。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中国训诂学会会员。曾参与《尔雅诂林》《汉语成语大词典》的编撰工作,独立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出版专著《敦煌文献名物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在《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敦煌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辞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2·长江流域的官话与方言:雅言土语》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汉语共同从雅言到普通话的历程,介绍了长江流域方言的总体分布、特点和成因。第二部分以长江流域的上、中、下及干流、支流的空间分布为线索,以现有省级及直辖市的行政区划为篇章,具体介绍了长江流域的方言状况。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2·长江流域的官话与方言:雅言土语》:
  藏族的口头文学——谚语
  藏族谚语是雪域藏民族口头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是藏族语言艺术中最具个性、最有魅力的一道风景线。藏族人从小就学习谚语。谚语在藏语里叫“丹慧”,“丹”意即言论、言事;“慧”,意即楷模、比喻,合起来有“语言的楷模”或“比喻的语言”之意。
  藏族谚语广泛反映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哲理性很强:“大鹏在蛋壳里,已长出六寸翅膀;狮子在娘胎里,已具备三分本领”;“若不会使用,学问再深也是傻子;若不去耕种,土地再大也是荒滩”;“月光再强烈,青稞晒不干”:“哪怕大海干涸,青蛙不会晒死”;“干柴、红火和碧水,三者一物降一物”;“如若手中提着肉,头顶就会旋老鹰”;“湿木头可以燃着,干石头决不会点着”。藏族谚语中,很多是用具体的东西来揭示复杂的辩证关系,用浅显的事例来阐明深刻的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生活的真谛。如“血、肉、酥油和祭食,有时是良药有时成毒食”;“好人也有邪见解,坏人也有好方子”:“对肺病有益的药,治肝炎可成了毒”;“母牛的毛是黑的,挤出的奶是白的”。
  藏族谚语告诫人们保持气节、保持情操,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老虎虽不勇猛,决不当看门狗:野牛虽力大,决不当驮货牛”;“肚肠辘辘拒吃脏食的,是白唇野驴的品尚;渴若火烧不喝泥浆的,是黄脊野牛的德行;悲痛欲绝不掉泪珠的,是豪壮男汉的情操”。
  藏族谚语还提醒人们如何待人、如何审视社会、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骑术的妇女骑驽马,不仅驯不了马还送命”;“心眼多的男人难成事,念头多的女人难遂愿”;“没有裂缝打不进楔子,没有疮口生不出蛆虫”:“好朋友是治病的良药,坏朋友是致命的病魔”;“圆石是墙塌的根因,口舌是是非的源头”;“自己酿就的酒,是酸水也得喝”。
  藏族谚语也是藏民族的教科书,是畜牧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只要鞍子捆绳很结实,牦牛上下奔驰勿担心”;“马骨折难长合,人骨折死不了”:“如果腹中无病症,脸上不会显垢斑”;“不会卖的卖初春马驹,不会买的买盛秋老马”;“秋天的马,肥如大鹿也要爱惜它;春天的马,瘦如小兔也要骑着跑”:“秋天的母羊得用草垫饱,春天的母羊要用水灌饱”。
  藏族谚语在语言结构和修辞手法上都有自己的风格和韵味。从上面举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藏族谚语对音节的要求并不严格,可以是整齐的,也可以是多少不一的。它短小精悍、节奏感强、整齐而不死板,常常运用通俗易懂、朴实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沉淀的智慧。不过,它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具有灿烂的民族色彩和浓厚的高原气息。藏族谚语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大多同雪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密切相连,如雪山、湖泊、峡谷、牧场;如喇嘛、菩萨、经典、白螺;如大鹏、白鹤、牦牛、骏马;如糌粑、乳汁、氆氇、哈达,这些都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事物。
  ……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第一节 从雅言、通语到官话、国语、普通话
一 千年通语
二 普罗大众的语言演变史
第二节 长江流域汉语方言版图
一 北音南播
二 变声变雅
第三节 长江流域汉语方言的特点
一 方言研究的新方法
二 长江流域方言地理分布类型
第四节 长江流域汉语方言的成因
一 移民因素
二 政区因素

第二章 青藏高原的语言奇葩
第一节 西藏——雪域之都的甘言美语
一 林林总总话西藏
二 西藏,藏语文的世界
三 藏语言的魅力
第二节 青海——昆仑冰峰的质朴民歌
一 三江源,山之宗、水之源
二 青海方言,多民族语言水乳交融
三 青海方言里的民俗世界

第三章 巴山蜀水的庶民口语
第一节 四川——天府之国的市井闲话
一 “天府之国”的来龙去脉
二 四川话与“湖广填四川”
三 谈天说地摆龙门
第二节 重庆——山城雾都的隐语行话
一 古城重庆的千年素描
二 黄金水道,万象码头
三 巴俗俚语——重庆言子儿

第四章 荆襄九郡的楚语湘言
第一节 湖南——芙蓉之国的湖湘杂烩
一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二 湖南话,湖南地域文化的载体
三 湘西凤凰方言与凤凰苗语
第二节 湖北——荆楚大地的楚声韶乐
一 极目楚天舒
二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三 世俗世界里的方言集趣

第五章 彭泽徽皖的赣风淮韵
第一节 江西——楚尾吴头的豫章古语
一 江西是个好地方
二 漫谈赣方言
……
第六章 东南形胜的吴侬软语
第七章 闽粤客家的语言化石
第八章 滇黔桂的土语方言
第九章 陕甘豫的雅乐正声
参考文献
后记
总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