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想谈一下如何阅读参考文献中的书和论文等。按经验所谈,仅仅看文献是不行的,必须结合自己的研究,采取有效的阅读方法。
1.购书和借书
对于文科研究人员来说,有的时候书籍是研究对象,有的时候则是不可缺少的研究资料。那么,书籍应该是自己购买,还是利用图书馆呢?
一般来讲,欧美国家的本科学生不经常买书,他们经常利用图书馆。因为图书馆的开馆时间长,利用方便。另外,这也是因为学术书籍价格昂贵的关系。
有的书籍非常贵重,甚至有的书籍已经绝版,无法买到,这样就只能从图书馆借阅了。但是,如果在书店能买到的书,我想建议大家尽量自己购买阅读。
日本随笔作家俱乐部奖的书志学者林望先生曾经说过:“应该自己购买图书,因为借阅的图书不会长时间记忆在脑海中。”我赞成这个意见,借阅的图书,难以长时间留在记忆里,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我做了以下的推测,自己新买的图书一般排列在桌子旁边的书架上,一看到书架,封底就会映入眼帘。记忆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一旦注视到封底,就会在无意识之中回想起书中的内容。而且,有时会将其随手取出,封面的颜色和污旧的状态,以及封套的设计等也会自然地进入眼中。本来应该是和书中的内容没有关系的所谓物理性存在感,无时无刻地不在强化着对这本图书内容的记忆。所以,往往只是注意看书的封底,就感觉书的内容在头脑里面一遍遍地反复出现,并最终固定下来。
但是,从图书馆借阅的图书,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一旦归还,就会就此结束,这是因为加强记忆的物理实体已经不在手边。而且,即使是看了一遍,还经常产生有必要再确认一遍内容的情况。总去图书馆借阅是很麻烦的。因此,有价值的、需要反复阅读的书籍,最好尽可能自费购买,放在身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