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性原则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但受教师对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的影响,而且还制约于他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目的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朱介文、许智坚,2000)。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开展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宏观意义上说,教师应了解《教学大纲》或《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总体要求,明确培养目标;微观上说,教师的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选择好教学内容、媒体资源和教学手段。也就是说,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有关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对教学内容和媒体资源进行筛选、更新和补充,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系统,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语言的应用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技术应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的学习活动提供环境支持。在多媒体外语教学中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与意识,按个人实际水平和特点,选择所需语言学习内容,自我安排学习进度。如通过人机交互,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积极思维,进一步激发、增强学习内部动机。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通过教师或与同学的讨论或人机对话加以解决。教师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中起着合作者和中介者的作用。多媒体外语学习内容的高密度、大容量,要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地掌握教学进度,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并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节,这样才能使多媒体外语教学获得显著的效果。
3.情景与交际性原则
语言学习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积累,更是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者在真实或半真实(即模拟)的语境中,不断练习和使用所学语言知识及技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