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社会学中的贫困问题
1.社会贫困的内涵和外延
贫困问题首先是个经济问题,但更是个社会问题。因此,减贫问题也离不开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探究和讨论。较之发展经济学主要将贫困问题归结于经济贫困,发展社会学①(development sociology)则主要从人类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贫困问题。同时,就研究对象而言,发展社会学主要站在社会学的角度以现代社会变迁,特别是“二战”以来的社会变迁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具体而言,发展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到都市发展、教育发展、人类发展等关联领域。如果说发展经济学是“硬件”领域(hardware)的研究,发展社会学则属于“软件”领域(software)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通过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贫困群体的涓滴效应理论在发展社会学看来,并不能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well-being)。换而言之,与经济贫困相对的人自身能力的缺失所导致的被剥夺状态(humande privation)也是贫困。因此,确定和衡量贫困的标准不应仅局限于所得低下、经济资源(财力)不富裕或物质手段(资产)的缺失,营养、平均寿命、幼儿死亡率、就学率等都应包括在内。①这些问题在发展社学看来,贫困问题则应归结于社会贫困问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人类发展报告》(亦称人类开发报告)中首次将“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的概念提出来。报告书中指出,因无法享有充分的保健医疗服务而造成的“短命”、无法享有充分的教育而成为无法读写的“文盲”、因交流手段的欠缺无法行使作为人的权利及政治权利而丧失尊严、自信、自尊心和陷入作为人的生存权被剥夺的“社会边际化”状态都被视为贫困。②这种被剥夺状态主要表现为基本生活设施无法却确保、基本知识技能欠缺、社会参与性不充分等。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3亿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10亿人口无家可归、8亿4100万人口营养失调、26亿人口基本卫生设施缺失。其次,就知识技能而言,全世界有1亿900万失学儿童,15岁以上的文盲有8亿8500万人。在社会参与层面上则问题更加突出.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妇女因生计所迫,每天耗费6至8小时在取水与砍柴伐薪上,她们的社会参与性受到严重的束缚。可以说“人文贫困”是社会贫困问题的集中反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