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儿童经验的幼儿科学启蒙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42547
  • 作      者:
    龚卫玲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龚卫玲,1964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现任上海市示范园——浦东新区南门幼儿园园长兼书记,是上海市特级园长、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现师从华师大胡惠闵教授。近年来先后领衔开展了“基于幼儿经验的幼儿园科学启蒙”、“幼儿信息素养启蒙教育研究”、“以园际互动为载体发挥示范园辐射作用的研究”、”80后幼儿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特点与引导的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市级、区级重点课题研究,主编了《让电脑走进幼儿天地》、《点亮智慧之光——幼儿信息素养启蒙教育》等书籍,多篇论文获全国、市、区教科研论文奖,并多次参与国际国内会议交流。

 

展开
内容介绍
  《基于儿童经验的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处处都体现了南门幼儿园对“儿童经验”的尊重和重视,他们潜心研究“什么是儿童经验”、“如何发现儿童经验”以及“如何基于儿童经验开展有效保教活动”等问题。从儿童生活中的科学元素人手,钻研材料、问题、探索答案、应用和表达等多种刺激因素的循环运用,使儿童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展开
精彩书摘

  淇淇这女孩,平时胆子较小,所以刚开始敲蛋壳时不敢用力,导致蛋壳没有破裂;在同伴的影响下,用力过猛,又失败了。所以说,用力要适度,过大过小都有可能会影响成功。
  坐在淇淇旁边的恬恬是个细心的女孩,她也选择了榔头这个工具。可能是担心自己像淇淇一样失败,所以她先是轻轻地敲,没敲出洞洞。只见她把榔头侧过来一点,用榔头的边缘敲,一下就成功了。看来,要想敲出一个小洞洞,不仅仅是力度的掌控,还要细心观察,注意工具的用力点的大小。
  恬恬轻轻地把破裂的蛋壳剥下,露出一个小洞洞,然后把鸡蛋倒过来,想让鸡蛋里的蛋黄和蛋清从洞洞里倒出来,可是蛋清就是堵在洞洞的口子上没有流出。“可能是洞洞太小了吧。”她又把洞洞旁边剥掉了几片蛋壳,洞洞大一点了,再次倒,这一次蛋清慢慢地流出来了,恬恬开心地笑了。可是蛋清流得好慢啊,耐心的恬恬也焦急了,只见她从工具里拿出一把锤子,想要挖。可是蛋清还是太黏,干脆恬恬用力摇起蛋壳,摇啊摇,终于蛋清蛋黄被摇碎了,从洞洞里流出来了。
  恬恬是个善于观察研究的女孩,倒蛋黄和蛋清时,发现了洞洞太小,于是扩大洞洞;之后又发现蛋清粘稠,流速很慢,于是想借助于工具;最后又发现蛋黄凝固在一起堵住洞口,只有让蛋黄散开变成液态才能流出。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恬恬是个善于思考、反思、研究的孩子。
  方舟是个急性子的男孩。他的方法是直接把鸡蛋在桌子上敲了一个洞洞,然后用手指甲剥出一个洞洞来。然后他用之前想到的方法——用针筒抽蛋清和蛋黄,可是没成功。急性子的他扔下针筒把蛋壳上的洞洞扩大,最后蛋黄蛋清直接从洞洞里倒出来了,只是此时的蛋壳不再是圆溜溜的蛋壳了。虽然蛋清和蛋黄是倒出来了,但是方舟还是失败了。仔细分析他失败的原因,主要还是缺乏观察思考。如果在发现针筒不能抽出蛋黄的情况下,他能耐心地去思考,或许就能发现是蛋黄和蛋清太黏了,然后他能再去想办法把蛋黄捣碎。所以说,要想成功,必须要学着勤思考会发现。
  牛牛是用螺丝刀戳了一个洞洞,然后他用吸管伸进蛋壳,先是捣然后吸,结果吸到了嘴巴里,吐都来不及。呵呵,真是可爱,问他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他说是电视里看到的。在把蛋黄吸进嘴后的他能注意力度了。
  ……

展开
目录

序一(尹后庆)
序二(钟启泉)
前言
1.基于儿童经验的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理论基础
1.1 儿童经验
1.1.1 什么是儿童经验
1.1.2.从哪些方面看儿童经验
1.1.3.为什么要关注儿童经验
1.2 儿童科学启蒙教育
1.2.1 科学启蒙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1.2.2 儿童是如何学习科学的
1.2.3 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特点
1.3 儿童经验与科学启蒙教育
1.3.1 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儿童经验
1.3.2 基于儿童经验的“教”与“学”
1.3.3 基于儿童经验进行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

2.从幼儿的“问题”入手
2.1 让幼儿的“问题”成为活动主题
2.1.1 以往的科学活动缺失了什么
2.1.2 幼儿的“问题”在哪里
2.1.3 “问题”与“活动目标”的关系
2.2 研究过程中的案例
2.2.1 光与影的探究
2.2.2 蜘蛛探索记
2.2.3 水的探究之旅
2.2.4 粘贴工具小实验
2.2.5 神奇的摩擦
2.2.6 小船开开
2.2.7 手电筒的秘密
2.2.8 渗水事件
2.2.9 蜗牛的秘密
2.2.1 0生姜成长记
2.2.1 1神奇的镜子

3.利用已有课程资源
3.1 已有课程资源与儿童经验的结合
3.1.1 已有课程资源提供了什么
3.1.2 已有课程资源与儿童经验的联系
3.1.3 如何改编已有的课程资源
3.2 研究过程中的案例
3.2.1 垃圾分一分
3.2.2 流不出的水
3.2.3 乌鸦喝水
3.2.4 打气中的发现
3.2.5 影子的魔术
3.2.6 巧取蛋壳
3.2.7 电动玩具动起来
3.2.8 瓶子摇摇乐
3.2.9 沉浮现象实验
3.2.10 蚂蚁造家

4.开发社会性课程
4.1 社会性课程与科学启蒙教育
4.1.1 什么是社会性课程
4.1.2 让科学融人幼儿生活
4.1.3 提出“科学活动大超市”
4.2 南幼“科技总动员”活动报告
4.2.1 南幼“科技总动员”的构想与行动
4.2.2 激活幼儿玩中学科学的天性和乐趣
4.2.3 “科学活动大超市”的探索
4.3 “科学活动大超市”活动设计方案
4.3.1 蓝鲸到底有多大——发现神奇
4.3.2 风筝飞上天——动手制作
4.3.3 水车转转——玩转科学

5.留下我们的印记
5.1 变化,放飞想象的翅膀
5.2 布朗思考
5.3 提问开放一点,结果会更精彩
5.4 科学源于生活
5.5 我被写在我的书籍里
5.6 玩转科学
附录:水主题的课程纲要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