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和序数”一章首先讨论简单基数词的用法和复合数词的构造。研究表明:特殊系数词“二”、“两”、“双”、“再”等的用法有新的发展。系位结构中系数词“一”的省略问题涉及语体风格、结构制约、语用强调、韵律节奏等多种因素。整零构造中先秦整零连词“有”仍具存在的理由,新增的整零连词“而”恰表明这种数词间连接的必要性并未消退;后省式缺位虽然在使用上有很大局限,但毕竟是一种新的现象。本章利用各期汉语的不同语料以及多种语言的实例对比分析了系数词“一”省略的普遍性特征及原因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中古序数形式,结论是:“‘第’+数+中心语”在西汉时期萌芽,东汉以后使用渐广,中古时期普遍使用;“‘第’+数”的功能在中古也有进一步发展;前缀“第”、“阿”用于表排行的序数,“序数+‘数名(量)’短语”短语的称数形式都具有中古的特色。本章还指出方位词表顺序反映了人们基本的认知域(basicdomain)-空间域对语言序列表达方式的渗透。
“倍数与分数”一章,“倍数”一节的研究表明中古倍数表示法基本上也是沿袭上古的,“倍”作状语表示对程度的修饰则是进一步虚化的用法。第二节首先探讨了分数用专名的情况,指出这种形式从上古到中古在科技语体及一般语体中都有使用,中古时期随着数学、天文、历法的进一步发展,又涌现出一些表示精确分数的专名。接着具体分析了各种分数格式的使用与发展,特别指出在研究上不能只顾形式的简洁而忽视历史的顺序与各种格式的个性特点。其中特别点明ABDE式这种主要格式的形成原因及其在中古的成熟表现。“小结”部分指出分数表示法中的各种变式的口语性质及其与分数表达的本质的关系。
“概数与问数”一章从表概数标记词、数词单用、数词连用、概数羡余形式四个方面对中古概数表达的各种形式进行条分缕析。其中以一个定点数目作参照点来分析不同的概数,是一种新的尝试。本章还有针对性地作一些重点的个案考察,或究本溯源,或沿脉寻流。如分析“所”字虚化的书面语背景,这种独特的虚化现象至今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