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细读是最费时间同时也是收获最大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广泛收集和阅读了英语功能词研究方面的文献,同时也将汉语语法,尤其是汉语虚词研究方面的文献做了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和梳理。记得其中有几个文献是非常难得的,包括Varro著作的英文版和Matti Rissanen邮寄来的最新文章等。第一学年结束后我给老师交了一份几万字的文章,梳理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国内外所能找到的关于功能词的研究。后来文章分成两部分发表了。通过这段经历,我对英汉语言的语法化现象有了比较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梳理文献的同时,我尝试从感叹词开始,运用功能语言学框架,观察感叹词在句法、语篇环境中的功能。这一探索过程的成果体现为“英汉感叹词对比研究”(《山东外语教学》)、“话语基调模式探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和“感叹词如何体现话语基调”(《外语教学》)。其中第三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此基础上,在后来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我又探索了代词和介词。其中的成果包括“指称的层次”(《外国语》)、“代词衔接功能的认知研究”(《外语学刊》)。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不同类别功能词的最大共性,即功能多元性。功能词不仅句法功能灵活,而且跨类(词类活用)现象也很普遍。这就引发我去思考功能词的来源和背后的生成机制。从语法化角度探索功能词从实词演化而来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得出了一个尝试性结论,就是多义的需要——意义的延伸。功能词很多(或者可能是全部)来源于实词词义的延伸。在这一延伸过程中,功能词原有的指示意义丢失,仅保留功能词义。于是在前面分析了功能词在小句和语篇层面的语义功能基础上,我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来讨论实词和功能词之间的转化,并提出了自己对这一转化过程背后机制的认识:即语言形式的多功能性是造成功能词和实义词之间相互转化的原因。这一观点得到了沈家煊先生和胡壮麟老师的肯定。
博士论文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选题的萌芽,到一类词的尝试性探索——类似先导性研究,看到可行性以后再逐步全面展开。期间老师的敏锐洞察力、机敏的思想火花以及在国外度假时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一批批文章,都时时激励我沿着选定的路走下去。
撰写博士论文期间,恰逢几位学长的博士论文出版,包括高一虹(2001)老师的《“1+1>2”外语学习模式》、钱军(2001)老师的《句法语义学》和范文芳(2001)老师的《语法隐喻理论研究》。这些著作成为我写作博士论文的优秀范本。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