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粒小石头,地上画格子。大格子,小格子,画好格子跳房子。”十多年以前,听到孩子们在唱这首歌谣,不用说,孩子们一定在玩跳房子的游戏。
跳房子,又叫跳方格、跳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孩子们最爱玩的一种老游戏,当然,也会有一些男孩子参与其中。每到课间及放学写完作业以后,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就会凑在一起跳房子,蹦啊跳啊的,特别高兴。
跳房子取材非常简单,用粉笔或石头在地上画出方格即可,方格是先画一个长方形,再在其中分成8~10块小方格,将方格编上号,这就是“房子”了。
跳房子的游戏一般由三四人参加,人少的话两人也可进行。玩时每人一块小石板,或用布毽子代替,俗称“瓦”。
跳房子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玩时一般先扔“瓦”,参赛者将“瓦”扔在哪个方格,那个方格就隔过不跳。其中,跳单方格时要一腿抬起单脚跳,跳双方格时则要双脚落地。跳的过程中,如果犯规,就必须退出比赛。
犯规的情况有如下一些:如果“瓦”压了界,这叫“压杠”,如果脚踏了界线,这叫“踩杠”,如果不该双脚着地时双脚着了地,这叫“落地”,如果跳到一格时脚动了两次,这叫“活动脚”,这些都是在游戏中不被允许的。
还有一种玩法是,参赛者首先站在方格外,将“瓦”扔进离自己最近的那排方格中间的格子内,随后单脚将“瓦”按逆时针依次踢进每个方格内,当将“瓦”踢到最初第一个格子左侧的格子内后,再将“瓦”踢进最中间的那个格子,随后将“瓦”踢出界外,再在界外将“瓦”扔进第一个方格右侧的格子内,继续踢。依次类推,犯规情况同上面一样,而这种玩法显然比上面的玩法难度又增加了许多。
另有决定“胜者”的方式为,跳完全部格子后,参赛者背对房子,将“瓦”从头顶向后抛出,称为“背瓦”,“瓦”落至哪一格,那一格就是自己的“房子”,要在这一格画上记号,名日“盖房子”,此后此人再跳至这一格时可以落脚休息,而别人必须踢瓦跳过这一格房子,但如果“瓦”落在了别人的房子里,或压了别人“房子”的界线也算犯规。背瓦时出界或压线也不行。最后,孩子们以“盖房子”的多少来决定名次。
跳房子的整体运动量虽然并不大,但对锻炼孩子们的平衡技巧来说,却是很有益处的。有的身材好的女孩,跳起来就会给人一种轻盈如燕的感觉,让别人只有称羡的份。
在印象中,跳房子无疑是孩子们的一道极为纯真可爱的风景,而如今,这种游戏已经渐渐被一些新式玩法所取代,很难觅其踪影了。
现在年轻一辈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响簧”为何物,但在70、80后一批人的童年时期,“响簧”却是一个大江南北的孩子们都喜欢玩的事物。尤其是逢年过节,那响簧更是男孩子们手中离不得的玩具。
“响簧”又叫“空竹”,用圆木自制而成,形似哑铃。制作时先将圆木车成直径6~10厘米,厚度为1~2厘米的圆盘,中间打孔斗以一木长条圆锥做成。圆盘外边刻有6-8道风门,扯的挂子为两头拴以棉线的两根约50厘米长的红竹竿。通常一般人制作的响簧都不太好看,而在木匠手中就不同了,因此儿时如果遇到某人恰好是个木匠,那不消说,肯定有很多孩子缠着他制作“响簧”。
后来也有专门卖响簧的流动商贩,春节前后,商贩们在街头巷子尾一站,不需要吆喝,只要将“响簧”一扯,响簧发出的“嗡嗡”声就成了最好的广告。响簧价钱的高低一般以风门的多少和大小决定,几分至一两角钱一道门,门多、形大,价钱就高,反之则低。当时一个孩子如果得到一个新的、好的响簧,往往会兴奋得手都在打抖。“儿要响簧,妈要红糖”这句歌谣就成了过节时母子两代人需求的最好体现。
响簧是用来扯的,扯时两手握杆竿,把响簧放在地上,将竹竿一头的线绕上两圈,向上一提,松一圈线,响簧就转了起来,看起来简单,但要扯出名堂,没有天赋不下点苦功是不行的。
玩得好的,能把响簧往天上一抛,再用绳子稳稳地接住,两只手飞快地上下拉扯,响簧就在绳子上左滚右转,越来越快,渐渐发出清脆的“嗡嗡”声;或者是身子放低,让响簧轻轻挨着地面,旋转的响簧就会贴地而行。另外还有很多技巧,比如“仙人跳”“鸡上架”“放捻转”“满天飞”等名目,数都数不过来。如在路边玩耍,当响簧清脆的声音响起时,常会引得路人驻足观看,玩得好的更会让人啧啧称奇,这时孩子的脸上就会洋溢出志得意满的神情,惹得一些大人也不免手痒痒的。
通常,要想将响簧玩好,还有诸多要领。一般眼神要跟着响簧走,手要注意保持平衡,不管是拉还是抖,都要用黏劲,而腰和脚也要密切配合才行。
扯响簧不仅好玩,也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培养了节奏感、平衡性、耐性,锻炼了手臂力量、身体协调性,可以说这是这项游戏最大的好处。
只可惜,如今已经很难听到响簧的声音了。
……
展开